疱疹性咽颊炎——季节病防治篇
最近六一将近,上周五儿子下午放学后就出现发热,我下班回去的时候他还在发热,睡在客厅的沙发上,估计也是被传染了。晚饭后他还没睡醒,岳母和太太催促我尽快给他诊治一下。初染病邪,尚且清浅,就给他做了一次小儿推拿,一套推拿做完,他浑身出了一身汗,精神也就恢复了,自己知饿索食,病已经痊愈了。周末的时候,班级群内在讨论六一节他们表演节目的事情才知道,一个班级三十几个人竟然有十二个小朋友感染疱疹性咽颊炎!
网传疱疹性咽颊炎来势汹汹,完超手口足病成为夏季以来最为多发的疾病,对于此病很多家长难免有些恐慌,特别是前些年手足口病误诊至死病例,让很多患者家长面对肠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很是恐慌,特别是有些患儿会出现超高热抽搐,加上咽喉部疱疹影响小儿饮食,吞咽会引发咽部疼痛,小儿难免会因痛苦哭闹。此病的传染性确实很强,老弱孕幼病者多容易因接触而传染,虽然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但是成人也是比较常见的。
众所周知,面对病毒性疾患,西医经常无力回击,特别是婴幼儿,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物是禁忌使用的,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这个时候就要看中医大显身手了,所有的中医喷子这个时候也只有缄默的份儿了。虽然病毒感染多数都被西医称为“是自限性的”——可以自愈,但是,说句讲道理的话,如果机体“正气不足”(抗病力不足),这种所谓的“自愈”恐怕很难!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 A 组 (1~10、12、16、22 型,其中 A16 也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还有 B 组 1~5 型 (相对少见) 和埃可病毒 3、6、9、16、17、25、30 型参与其中。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3~5天,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普通感冒其实并不难区分,可以根据下图进行辨治:
对于病毒性疾患,中医一般按照温病或瘟疫进行治疗,历代医者对于温病的论述记载也是比较充实的,只是近现代医者因为抗生素和激素的出现,对于温病的研究就稍微松懈,随着抗生素在临床运用客观效果反应: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无效!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存在着严重的肝肾损害和致畸性!目前,国内治疗病毒性疾病只得又把目光转向中医药!无论预防和治疗中医药对于病毒性疾患都远超西医疗法。历史上在无中医药干预下因为病毒流行造成死亡的人口数字都居高不下,如:①历史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就爆发过一次大流感,超过5000万人因此次流感殒命,远超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大约1700万),法美两国死亡率最高,但是因为战时封锁消息,直到当时中立国西班牙爆发的时候,才首次公开此次流感——历史上就称之为“西班牙大流感”。②1957年香港爆发H2N2亚型流感,接着传入日本,再进入美国,造成美国近7万人死亡。1968年H3N2禽流感又一次在香港爆发,病毒在秋后传入美国,造成3.4万美国人死亡。在很多西医在谈论病毒具有自限性能够自愈的时候,看着这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看着这在世人都认为现代医学顶尖的美国,面对病毒性疾患死亡率如此之高,又有何想法呢?2003年SARS流行之际,中国举国上下采用中西医两途防治,中国累积死亡人数829人,各位看官又如何感想呢?
对于疱疹性咽颊炎,西医目前没有相关疫苗和治疗特效药,只能靠预防为主。首先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此种疾病。孩子饭前、便后、进门等都要养成洗净手的好习惯。孩子的日常用品、玩具、移库包括餐具都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其次在疾病高发期,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儿童很多的地方。孩子越多,接触患儿的几率就越高,也就越容易交叉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缓解口痛症状。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不应使用奥司他韦(针对流感,对于疱疹无效)及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此类药物是抗DNA病毒药物,对RNA病毒无效,因此,此类药物不应用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颊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中医常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进行辨证施治,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岗梅根(又名百解)、板蓝根(又名大青根)、土牛膝、大青叶、黄芩、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青黛、马勃、玄参、蝉蜕、僵蚕、毛冬青、冬凌草、重楼、浙贝母、平贝母、木蝴蝶、皂角刺、石菖蒲、白芷、杏仁、黄柏、黄连、大黄、败酱草、鱼腥草、天花粉、乌药、仙灵脾、银杏叶、金银花、连翘、忍冬藤、野菊花、菊花、薄荷、虎杖、马齿苋、紫草、广藿香、佩兰、苦参、北柴胡、刺五加、猫爪草、黄芪、苍术、白芍、丝瓜络(藤)、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栀子、龙胆草、牛蒡子、丹参、赤芍、青蒿、升麻、羌活、西洋参、藏青果、桔梗、荆芥、草果、余甘子、淡竹叶、黄精、牛黄、羚羊角、荆芥(穗)、防风、木通、芦根、甘草、射干(又名开喉箭)、八爪龙(又名开喉剑、百两金、八爪金龙)、锦灯笼、矮地茶、泽漆、南非叶、天冬、麦冬、知母、石膏、鳖甲、海藻、昆布、莪术、三棱、钩藤、葛根、牡丹皮、白蔹、芙蓉叶、白鲜皮、扛板归、徐长卿、威灵仙、胖大海、绵茵陈、鸡骨草、木棉花、鸡蛋花、赤小豆、薏苡仁、白饭豆、绿豆、金莲花、青天葵等。
对于此症,我个人常用靖咽爽喉方治疗此症,药用:射干6—10克,黑玄参6—10克,山豆根3—6克,岗梅根6—15克,蝉蜕6—10克,板蓝根10克,平贝母6—10克,牛蒡子9克,青连翘9—30克,蒲公英10克,川大黄3—9克,夏枯草10克,苦桔梗6—9克,苦杏仁6—9克,贯众10克,鱼腥草10—30克,甘草6克,生姜红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病情险恶,加重楼、黄芩、黄芪、羚羊角;食欲不振加焦神曲、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鸡内金;伴随咽扁桃体肥大发炎加升麻、鳖甲、金银花、淡豆豉、木蝴蝶、败酱草;咽颊溃疡加炮山甲、三七、青黛、儿茶、冰片、白芨各适量研细末,吹敷患处;咽喉肿痛剧烈加栀子、延胡索、徐长卿、赤白芍,另用冰片、硼砂、枯矾、薄荷脑共研细末,水调漱口;失眠加制远志、五味子、柏子仁、珍珠(母)、石菖蒲、灯芯草、龙胆;大便干结加生地黄、麦冬、芒硝(玄明粉)、厚朴、炒枳实、黄精;伴外感风寒症状加藿香、佩兰、香薷、防风、麻黄;伴外感风热加荆芥、忍冬藤、菊花、大青叶、葛根;伴烂喉痧加六神丸等。外用常配合开喉剑喷雾剂、锡类散、六神丸、冰硼散、红白散、青黛、阿魏、冰片、薄荷脑等。
临床上,根据病情我个人还常选用《疫喉浅论》之清咽栀豉汤、清咽养营汤、导赤散、凉膈散、柴葛解肌汤和银翘散加减治疗此症。清咽栀豉汤:山栀子9克,淡豆豉9克,金银花9克,薄荷3克,牛蒡子9克,炙甘草3克,蝉蜕3克,僵蚕6克,水牛角6克,连翘9克,桔梗6克,马勃6克,芦根30克,灯芯3克,淡竹叶3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汤歌:清咽栀豉药分三,牛蒡马勃蝉衣蚕, 桔梗甘草薄荷角,银翘芦竹灯心添。又或:清咽栀豉汤银翘,薄桔蝉蒡勃蚕邀,犀角灯芯芦草竹,咽喉红肿痛能消)。
外用处方可以使用①红白散:青黛30克,人中白12克,枯矾6克,冰片4.5克,牛黄0.3克,共为细末,外撒患处。②鸡内金青黛散:鸡内金粉成细末,加入等量青黛,混合均匀,吹敷患处。③柿饼霜:柿饼、冰片共为细末,外吹敷患处。《本草纲目》云“柿霜,乃柿精液,入肺病上焦药尤佳。”《本草汇言》载“柿霜,清上焦虚火之药也。如病久畏药味者,用此可作药中果珍,每日早晚白汤调服数钱。”《沈氏尊生书》有柿霜丸治疗咽喉肿痛“柿霜、硼砂、天冬、麦冬各二钱,元参一钱,乌梅肉五分。蜜丸含化。”④密陀僧散(带状疱疹亦可使用):密陀僧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或加冰片、薄荷脑少许更佳。因密陀僧含铅较多,故而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以免汞中毒,是以目前临床上此药鲜见。
对于病毒性疾患,做好预防是最为主要的,除了上图的意见外,还可以配合煎煮金银花、贯众、岗梅根、板蓝根、蒲公英、猫爪草、木棉花、马齿苋、鸡蛋花等作为抗病毒的茶饮,也可以在居住环境焚烧贯众、艾叶、石菖蒲、苍术、大青叶的烟熏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