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 2024-06-09 13:33:21 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重,但西北地区的土质干燥,玉器入土不易受沁;东南地区的土质湿润,玉器入土易被浸蚀。因此,古人有“东土不如中土,中土不如西土”之说。当然不管东南西北,这里也有入土地点具体环境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年冬天,山西的考古学家介绍了他们发掘的西周墓葬,墓坑在地下17米,但是却没有受到地下水的浸蚀,可想而知墓葬里的玉器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考古学家却在清代墓葬里发现了受到较重浸蚀的玉器。 五彩沁我们判断一件古玉器的真伪,需要的是将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这五方面的信息加以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是十分和谐的组合,不应该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即所有的信息都明确无误的告诉你,这件玉器只应该是某个时代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如果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就是“信息紊乱”,“信息紊乱”的“古玉”一定是伪古玉。五彩沁“沁色”的品种,据清人陈性《玉纪》所载,就有: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等,总名之“十三彩”。还有许多巧沁花色,如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唐烂斑等等不一而足,共计有二十六种。其后古玉鉴藏家刘大同更将红色分为鹤顶红、朱砂片等五种;黑色分为黑漆古、美人髻等五种;紫色分为茄皮紫、玫瑰紫等五种:青色分为竹叶青、熊胆青等四种;绿色分为苹果绿、鹦鹉绿等五种;黄色分为鸡蛋黄、老酒黄等八种:白色分为鸡骨白、鱼肚白等七种。还有梨皮、桔皮、象皮、骆驼皮、蛤蟆皮等等共计七十五种。一、 包浆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便可显现。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远也不出包浆。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二、 霜尘沁玉的表面好像下了霜的大地,又是霜雪又是灰尘,看似浮在表面,但是擦不下去。要到这种程度,至少120年以上。三、 斑块沁斑块色沁一般需要200年以上;斑块水沁需要400年;斑块土沁需要700年;斑块水银沁至少需要1300年。四、 花脸沁花脸沁往往有多种沁蚀,比如色沁、土沁、水银沁、钙化等,至少需要600年以上。五、 牛毛纹牛毛纹一般由水银、铅锌等物质沁成,线状,顺着某一个方向排列。时间需要800年以上。六、 鱼子斑指沁色为小黄斑点。七、铁红沁受铁或者土沁所致。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轻,重的地方还带有棕红或黑红的块状物。沁成这种程度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八、铜绿沁玉器入土时与铜器相邻,受铜锈的影响出现的铜绿色沁变。九、石灰沁石灰沁轻者在玉器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灰白色或青灰色膜,需要四五百年时间。石灰沁重者,玉内开始变得发红,像小孩子的脸色,称为“孩儿面”需要千年以上时间。沁蚀的更重者,形成一层不透明的皮壳,有薄有厚,称为“鸡骨白”,需要1500年以上的时间。沁的最重者,状如朽骨,时间要在3000年以上。 十、乱柴纹指沁色杂乱无章。十一、血沁又称血古。古人认为血古为血所沁。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血液时间一长就不再是红色。这种色是由尸骨、色液、颜料、石灰、红漆、木料、土壤等东西共同沁成的,可将玉器沁成猩红色、枣皮红、酱紫斑等色。不过要形成枣皮红和酱紫斑需要700以上的时间。十二、朱砂沁主要受敛葬的朱砂所沁。朱砂沁入玉里的速度很慢,大都附在玉器的纹饰处、镂空等凹陷和镂空处,将附近的玉皮染红。若将白玉的玉肌沁成淡棕红色,得要1800年左右的时间。十三、水银沁水银沁的水银既来自敛葬的水银,也来自土壤中的水银。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银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们习惯将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漆古,将沁成线状的或小斑点的叫做水银沁。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十四、土沁土沁一般由红土和黄土沁成,呈浇黄至土红色,中间似乎有一个小核,核周围呈现放射性云块形斑痕状,好似用黄色炸药的鞭炮崩的痕迹。过千年的土沁,其核的部位会出现疙瘩或小坑,或变为土咬或蛀蚀。西汉·筒状器十五、水沁净水能使玉器晶莹、温润,几百年之内的,呈玻璃质的蓝绿荧光,被称为“澄潭水”;几百年以上表面就长一层水锈。大部分的水沁是污蚀之水,玉器被染上污浊之气,或被水中矿物质所沁,300年开始长水锈,1000年可以使玉器表面不透光,1500年以上使水锈变得十分干老。十六、钉金沁玉的内部分子结合有“松紧”,玉器入土受沁,松的地方首当其冲,结果出现了一些坑坑凹凹,好象被钉子钉过一样,故名。钉金沁的沁占呈钉子眼状,带色,抽坑,有棕色、紫色、灰色、黑色等,大都伴有线状凹陷。呈灰黑色或黑色的叫钉金水银沁。形成钉金沁至少需要1500年以上。十七、凹陷形成凹陷之沁,原因之一是沁进的物质与玉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挥发,流失一部分;原因之二是重金属沁入。时间分情况而异,一般在六七百年以上就开始显现,时间越长,凹陷越重。十八、饭糁是指在玉的里面生成的点状、颗粒状的带色物质,就像玉的里面有大米饭粒、小米饭粒、玉米糁,有的还伴有粥状物。沁成这种情况,玉质疏松的600年即可,致密的需要2000年以上。十九、黄香沁是一种酷似香蕉的或烤炙的黄色,非常美丽。其沁源可能有木材、松香、铁质、土壤等物。时间在1500年以上。二十、钙化这是玉石的一种变质现象,多由氧化和复分解过程而形成比较疏松的物质,所以较为松脆,怕磕碰。这种钙化层就越厚。玉在土中受土质、温度的影响,产生一种钙化的现象,似煮熟的鸡骨,沁名“鸡骨白”。真鸡骨白玉器表面有一层钙化的包浆,肉眼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用强光照射,此处可偶见透光。二十一、全色沁也称坩色沁。这种沁的特征是,大面积的乃至整个玉器,从外到内沁成某一主色调。名称有坩黄、坩青、虾籽青、皮蛋青、秋葵黄、枣皮红、老土红、冰糖色、玫瑰紫等几十种。沁成这类颜色至少要用1500年以上。 二十二、玻璃光玻璃光一般在潮湿和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颗粒细、密度大的玉质容易形成,盘过的比没有盘地的容易形成。玻璃光泽,又似由内发,其色蓝盈盈的,还能反射其他物品的影子。沁成时间在1200年以上。二十三、玉萎缩沁造成缝隙处萎缩,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缘等处的大面积萎缩。用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二十四、芝麻点芝麻点沁分布在玉器的里面,星星点点的,常在全色沁的基础上形成,形成点缀的效果美。时间约在1500年以上二十五、黑漆古多由墓坑中的水银所沁,有凹陷现象或闪现银星。时间在1600年以上二十六、根须纹这种沁呈现根状,好像在玉器的表面长上了植物的水根。在那些硬度大而透明度差的玉器上容易形成。时间要在2000年以上。二十七、开窗古玉受沁最慢的地方是表面最光洁和距离边缘远的地方,所以,在到了满沁或者快到满沁的状态时,往往会留有一小块尚未受到沁染而显露原来玉器底子的地方,这片地方就称为“开窗“,从开窗的地方能清楚 地看到玉器原来的本来面目。沁到这样的程度,需要1800年以上。二十八、玉浆生坑的古玉,往往会在雕痕内、绺裂处、伤痕中生城一种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物。用开水能将其煮出。沁成这种程度需要2000年以上二十九、冰裂纹冰裂纹又称“开片”。是玉石的自然老化(例如受热胀冷缩和水、空气作用,以及弱酸、弱碱的腐蚀)现象,以及沁进之物的催化作用的结果,需要的时间要在1900年以上。三十、松软沁痕呈水流状,这是玉质软硬部分界限分明,软的部分受沁,硬的部分保持原样的现象。三十一、洒金黄在洁白的玉上,宛如洒上金黄金的斑点,美丽异常,这种沁色大多出现在美玉身上。以上沁蚀状态生成时间,是相对于中等的土壤、气候条件而言的。我们习惯将古玉存放环境分为干、中、湿以及热、温、寒等若干类土壤气候类型。若在干性和高寒地区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慢得多;在密闭及腐蚀物少的环境里,沁蚀的速度就会更慢一些;在湿热性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会快得多;在强酸、强碱或海滩盐地区的环境中,沁蚀和腐蚀的速度就更快。古玉所处的小环境还分水坑、火坑和干坑。一般讲,水坑之玉多斑点,形如虫蛀;火坑之主多裂纹,形同石灰;干坑之玉皆带有枯槁之色、土锈之痕。三者如无变质或蚀缺,盘之日久,皆可复原,但水坑不如火坑,火坑不如干坑,火坑之玉是最难恢复原状的。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赞 (0) 相关推荐 关于沁色名词汇总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 ... 古玉辨真假:记住这些诀窍 鉴定沉香.结交香友 结缘真正的野生好沉香 免费领取<破解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 沁是辨玉开门否的首选标志,沁种开门古玉开门便八九不离十了.但是沁种五花八门,古玉受沁的名称也很多,这里搜集了古 ... 玉得五色沁 胜有十万金 古玉之美,贵在有沁.沁乃自然之恩赐,亦是岁月之见证.浅薄深厚之间,总是让人意外连连:浓凝淡匀之下,又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恩怨.玩古不玩沁,犹如雨过天晴无彩虹,虽给人以清新,却少了绚丽与惊喜 沁生色,色生 ...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 古玉的沁色有一定的规律,古书分为土沁(黄色沁).水沁(白色沁).血沁(红色沁).铜沁(绿色沁)和水银沁(黑色沁)等许多种.古玉沁色后不仅颜色有了改变,其身价也得到了提高.一般以血沁为贵,铜沁次之,土沁 ... 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图解高古玉之沁色! 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重,但西北地区的土质干燥,玉器入土不易受沁:东南地区的土质湿润,玉器入土易被浸蚀.因此,古人 ... 古玉界:有美沁的古玉更有灵魂 作为古玉收藏爱好者都知道,古玉由于流传年代长久,入土时间长,在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 ... 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 古玉之美,贵在有沁.沁乃自然之恩赐,亦是岁月之见证.浅薄深厚之间,总是让人意外连连:浓凝淡匀之下,又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恩怨.玩古不玩沁,犹如雨过天晴无彩虹,虽给人以清新,却少了绚丽与惊喜. 沁生色,色 ... 古玉界:有美沁的古玉更迷人 作为古玉收藏爱好者都知道,古玉由于流传年代长久,入土时间长,在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 ... 古玉界:高古玉的沁色之美(一) 虎纹玉璧 西周 直径16.1.孔径5.9.厚4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 ... 古玉界:的高古玉沁色之美(二)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 ... 古玉界:古玉中的“朱砂沁” 朱砂在古代墓葬中是很常见的一种下葬时使用的天然矿物质.这样的丧葬习俗从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一方面:古人喜欢红色,喜欢在器物上"涂朱",人类对红色的崇拜以及在器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