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能不受戒
——读汪曾祺先生短篇小说集《受戒》有感
徐建华
《受戒》是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是1978—2000年中国小说50强系列丛书之一。每一篇小说的篇幅都不长,在一段被封在帏内非常紧张工作的日子里,每晚临睡之前读1篇或几篇,就象是小时候在夜里在床上,听妈妈讲神仙鬼怪、讲家长里短。房间伸手不见五指,但那些人和事,伴着妈妈的声音象放电影一样在眼前掠过,那种美好说不出来,心里是明明白白的,反正就是津津有味又特别放松,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汪曾祺先生把爱写的很干净。
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即将受戒的小和尚相爱了,女孩问和尚她做他的老婆好不好?小和尚经不住她反复问,按要求大声回答好。他们一起把船划到芦苇荡深处……
一个年岁较小的姑妈爱上年岁较长的侄儿,她不顾一切和侄儿结合了,为逃避风言风语他们远走他乡。后来,小姑妈难产丧生,侄儿将她安葬在他们一起长大的院落里后,云游四方不知所踪。
巧云和十一子明明相爱了,迫于生计和偏见都不敢面对爱情,巧云失身于一名兵痞后,才后悔没有把自己给心爱的人,于是她约他幽会。兵痞知道后,着人把十一子打的半死,要他保证再不找巧云,十一子死也不肯保证。巧云把伤残后的十一子领回家,毅然挑起养育父亲和爱人两个病人的生活重担。他们终于在一起了,巧云问十一子:宁愿被打死也不承诺不再找她,值不值?十一子说:值!
乐队吹黑管的岑明是一名清高、骄傲的人,没有人喜欢他,他却暗恋着另一名吹黑管的女人虞芳。岑明把一切都放在心里,却忍不住犯了一个错误——偷窥女人洗澡,被发现后遭人们痛打。虞芳把他叫到自己房子里,问他为什么要偷窥他没有回答。问他有没有看到好看的,答说没有。问他那些女人身上有音乐吗?答说没有。于是她对他说:“你想看女人,来看我吧。我给你看。”岑明接触到虞芳的身体时,脑海里回响着美妙的音乐。
……
这些爱在正人君子的眼里不伦不类,在些在平常人眼里也是惊世骇俗,却被汪曾祺写得干干净净。他用云淡风轻的笔调,无比悲悯的情怀,写出身陷其中的人的怯懦与勇毅、幸福与悲苦、称心与无奈,让人读来不忍心责备谁,要怪只能怪命运,是造化弄人。
汪曾祺先生把人写的很真实。
一名只舍得把长袍做到与膝盖相齐、每天吃晚茶只吃两个最便宜的草炉烧饼的粮店掌柜,与世无求也与世无助,过着自己克勤克俭但还算殷实的日子。他以为可以像这样自扫门前雪地过下去,没想到被流窜的军棍狠狠地敲了一记竹缸。经历了割肉与断腕之痛后,他毅然穿起了时尚的士林布做的长及脚面的长袍,并且把晚茶常用的草炉烧饼改成了三鲜面,把标榜自己不管他人成瓦上霜的“概不作保”的牌子摘了下来。人常常是在痛失之后,才知道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
一名十四岁的少年小吕,第一次被安排夜间“看水”——看着灌溉的水不决堤并且保持相当的流量。少年紧张、不安、担心,看到任何情况都如临大敌。经过尝试后,又变得自信、自得、自赏,对付了一种状况后如立大功。少年独立承担一项任务的心路历程,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仿佛就是在那样的经历中一夜长大。
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不拘泥于戒律自由自在地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穿梭的尼姑仁慧,向往斯文却屡受斯文人排斥的一介武夫鲍团长,眼里揉不进沙脾气火爆爱提意见的王全,命运坎坷实诚能干的保姆小芳,走街串巷嘴皮功夫了得的候银匠……从这些人身上看的见自己、亲人、邻居、街坊、曾经见过的某个人。因为熟稔,他们的故事就非常亲切,读起来一时为他们的聪明点头赞许,一时又为他们的自相矛盾哑然失笑;一时为他们的不幸仰天长叹,一时又为他们的不屈握紧拳头……
汪曾祺先生把生活写的很真切。
书中每一篇小说,都把人带到一个个充满浓郁的烟火气息的生活现场。
在小说《大淖记事》中,你可以看到解放前在大淖那个地方,南边是轮船公司,西边是小生意人集居地,东边原住民居住地,他们各自经纬分明的生活习俗,以及难以避免的交互联系。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读来有如亲历亲见。
小说《黄油烙饼》,从一个七岁孩子萧胜的视角,可以看到三年自然灾害全民饥饿的情况;看到在那样的年代里吃商品粮的父母与农村奶奶的境遇差别,看到父母的领导与普通员工父母的待遇差别。虽然他把悲剧中的人祸写得很隐晦,但读到奶奶因不舍得动用爸爸给她的一瓶黄油而饿死,读到妈妈近乎负气地动用那瓶黄油给萧胜做黄油烙饼的举动,读到萧胜吃着烙饼心里想着奶奶而哭了起来的时候,对他隐而不言的人祸有着切肤之痛。
每一篇小说写的都是本真的生活,汪曾祺先生太善于观察和善于描写生活了!他就像是一位高级摄影师,有层次、有聚焦、有背景、有重点地展现生活的原貌。隔着一页纸从文字中看这些生活,常常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很多感慨聚拢来。心里最敏感的那个地方被触动,总是因一阵阵地会心会意而快慰莫名;心里最柔软的那个地方被触动,总是因一次次的同理同情而深陷其中。
如果概括一下本书的读后感,一句话:平实的讲述,绵长的余味。
汪曾祺先生看人、看生活明察秋毫,又善于用平实的语言把所观察到的人与事生动细腻地描述出来,写人状物栩栩如生、读来如亲见其人,如身临其境。他目光犀利内心却特别柔软,对笔下的人物因为理解所以慈悲,即使是批判,也常常用调侃的言语,幽默的笔调说事,决无疾言厉色。在反应战乱、运动对生灵的荼毒时,他总是要让人看到,即使在那样的情形下,依然有人心的觉悟和人性的光辉。因此,会读得心酸却不难受。他包容并宽恕一切荒谬或狭隘的真情真性,也用事实婉转地告诉人们:人生哪能不受戒?即使爱,如果不受戒多么美好也是殇;即使勤,如果不受戒多么努力也惘然;即使善,如果不受戒多么醇厚也无益。能安然、坦然、欣然地活一场,那恰恰是心存敬畏、自觉受戒的人们才能有的福份。
谢谢这本书,伴我度过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