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死儿”“妈死儿”和“杭育(Yo)”派那个发音更适合? | 夕霞夜话——汉字的童年(37)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写在前面
本人不是专门搞文字研究的,本着对汉字的喜爱,以己之心,度着先人造字时的场景及心态,写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与热爱汉字的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汉字的童年(37)·
汉字的读音
汉字的发音,也就是把这个字念成什么,也是人们认为汉字比较难学的原因之一,字母文字,音义基本相符,比如书,book,就读作“不克”,我上初一刚学英语的时候,都在句子下边用汉语标上读音,好记得住,比如在父亲father底下标上“爸死儿”,在母亲mather下标上“妈死儿”,被戏称为大舌头英语,记得同学还编一个节目,在六一儿节里演出,就是学了英语后,回家得瑟,喊“爸死儿”“妈死儿”,被爸妈打的小节目,总的说,文字的发音很关键,是能不能互相交流的基础。
我们汉字的发音呢,当先人们从山洞中、从树上下来走进平原,要集体生活,就得有交流,就得有语言。语言,发音是先于文字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人们一起劳动,发出“杭育(yo)、杭育”的声音,这就是最早的文字了,叫做“杭育”派了。那时,我们的先人的喉咙应该是刚开始发育,就像小孩子一样,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还是在原始阶段,发出来的音,估计就是本能的“伊伊伊呀呀呀”。我国有专门研究汉字发音问题的学问,叫“音韵学”,非常复杂,比如什么唇音啦,唇齿音啦,舌音啦、卷舌音啦,还有方言,就是同一个字,不同地方的人发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特别是南北方,就是现在,对于一个字的发音都是不一样的,北方人管南方人的发音叫做“鸟语”,北方人到广东,你要是能听懂广东话,那你真的是语言天才啊!古人说的“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风”,其中就有包括语音上的不一样,更有甚者,同一个村子里,村东和村西的语音都不一样,所以,在文字的发音上,汉字是千变万化的,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日本”的这个“日”字,在中国,发音可以从“一”到“十”,可以读“一本,二本,三本,四本,五本,六本,七本,八本,九本,十本”,基本上都可以听得懂,是说的“日本”,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各地的人民很少有交流,广播电视也基本没有,所以,很多地方基本还保留着以前的发音,改革开放以后,交通的发达,人员的流动性加强,南北方人们也走动起来,加之普通话的普及,使得人们的语言交流更加便利起来。
有时候我不禁要问,这语音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呢,上古的先人们是怎么发音的呢?就是我们现在研究的音韵学吧,那也是一个时期的发音,并不代表着这个“音”一成不变。近些日子,网上流行用宋朝的语音来读苏东坡的词,很是有意思,如果没有文字,你都不知道他在嘟囔些什么!有兴趣的可以到网上搜一搜这些用古时的语音读的《大江东去》、《国殇》等,特别有意思。
这就是我们在读古人的诗词时,为什么有的不押韵,因为时代变了,音调也变了,所以有的诗词读音就不押韵了。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教我们古典文学的老师是上海人,他用他的南方普通话给我们读《木兰辞》,特别好听,像唱歌一样,唧唧复唧唧,我们用普通话读,就是“ji ji fu ji ji”而南方话就读做“jia jia fu jia jia”,“织”字,普通话读“之”,平声,而南方读做“至”,入声而短促,读下来,就非常好听,后来,他讲《木兰辞》的韵脚都应该读“入声”,这样就押韵了,我们试着用“入声”调来读,果然好听!为何南方人学习古文比北方人好,可能,他们与古人在发音上有着天然的、没有割断的联系吧!当我们与人初次见面后,一般都会问,你哪里人?哪里的人区别是什么呢?就是口音呀,山东话,如大葱,冲;山西话,如山药蛋蛋,土;东北话,如“土匪”,直;广东话,如鸟语,花香;苏州话,如燕子衔泥,呢哝软语;上海话,叽里呱啦,啊拉啊拉透着蔑视天下的骄傲,这些人,不管走哪里,都会带着地域性特有乡音,古代就是这样了,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别,乡音无改鬓毛衰”,说的就是这个方言,也就是乡音。在外游子,以乡音认老乡,为何泪汪汪,因为是一方水土养大的,有着天然的亲情啊。
我在前边说“东”的时候,先人们把装好东西的布袋扔到车上,“咚”的一声,于是,先人就把“东”这个字发音固定为“咚”声,比如猫这个动物,由于它发出的叫声是“喵喵”的,于是,就管这个动物叫做“猫”,这种给字定发音的规律,古代研究者叫做“其名自詨(xiào)”,就是它自己发出什么声音,就把它叫什么,古代字的发音,可能从它被造出来之后,就没有变过,比如这个“东”字、“西”字、“猫”字等,有的字的发音就会一直在变动中,一个朝代一个读音,所以,不能用今天的读音去认古人的读音,因为,那时也没有录音机什么的,没有实物的证明。所以,你怎么研究怎么说都不行,人家一句话就否定了:拿证据来!所以,对于一个字的发音,谁都不是专家!但是规律还是有些的,否则,不就成了“死”文字了么。
对于那些没有“自詨”的字怎么办?先人就给它一个组合,发半边的声音,如“江”字,古代读“刚”,因为“工”,在古代发“刚”音,所以,“江”就“读若”“刚”,这就你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看到的,每个字下或者写作“读若”什么,或者写作“某某切”,“某某切”就“反切”,反切是什么呢,就是取两个字,第一个字呢,取它的声母,第二个字呢,取它的韵母,两个音合起来,就是这个字的读音,比如“张”这个字,或者写作“读若章”,就是跟“章”一个读音,或者写作“之昂切”,就是说这个字是先发“之”字的头音,再发“昂”的音,相当于现在的拼音,要是读者“章”也不认得,“之”“昂”都不认得,那就没有办法了。这就是上古教人认字的读音方法。因为,汉字是音和符号的结合,一个汉字的形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才定形的,音,可就不一样了,随着南北不同,人的不同,等等的不同,读音可就不一样了,比如“给”,我们现在都读“gei”,三声,但是,它的标准音应该是“ji”三声,但是,读“gei”也行,也没人说错,这说明就是现在,当代,汉语的语音还在变化着呢,所以,就汉字的发音来说,真的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正因为是这样,汉字就需要统一,在中国,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听不懂当地的语言,无法交流,不用怕,只要你把你想要说的,写在纸条上,只要是认字的,都会告诉你,这叫笔谈,是没有交流障碍的,这就是中国的汉字文化。
说中国是大一统的国家,无论什么强硬的统治来到这个地方,都会被同化,比如金、元、清,特别是金朝和清朝,现在,他们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了,据说全国研究满文的,认得满文的,只有八个人了,现在,估计八个人都没有了,因为,他们要统治中国,就得交流吧,就得说话吧,就得写字吧,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汉字,接受了汉字就得接受汉文化。当年满清进关时,怕自己被汉人同化,规定满汉不得通婚,不得这个,不得那个,最后,连自己的民族都快不准没有了。这说明文字的重要,文字的统一才使得中华文化没有断流,因为谁都得用。至于发音,并不重要,现在推广普通话,使得汉字的功能更加强化,我觉得只要汉字不亡,中华民族就亡不了,那些一门心思要将汉字拼音化的家伙们,才是真正的不孝子孙,那才是刨祖坟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