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殿堂】智者之乐,屋宇难遮方寸山

孔子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智慧的人喜欢流动的水,仁爱的人喜欢厚重的山。为此他更进一步分析了“知者”与“仁者”的特征——“知者动,仁者静”:智慧的人活泼好动,懂得变通;仁爱的人沉静稳重,平和从容。自古以来,诗词之中,总离不开青山绿水;园林之内,也少不了湖光山色。——正如人要有铮铮傲骨,没有骨气则不能顶天立地;园林之中则必有山石,没有山石则没有骨架。

诗人笔下的山色精彩纷呈:

毛主席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豪迈激荡,最美的风景,只有站在最高处才能尽收眼底胸中。这似乎与王安石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未将世间的艰难险阻放在眼中,只因为站在了最高层。

当然,“山色”也不尽是壮志凌云的豪迈:

谁能料到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也会写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款款柔情?纵情奔放的李白,也写得出“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至于宋朝王观在其《卜算子》中更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比拟,写美人,也写美景。

依托于山,也不乏一些理性的哲学思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熟悉的领域呆久了,往往会限制思维的边界。

这样精彩的“山色”,落在园林之中,也丝毫不逊色。

欧阳修有一篇《醉翁亭记》,其中记录了琅琊山的秀美: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这样的山,无法1:1复制在江南士子自家的园子里;但稍作变通的等比例缩小,却是可行的。在我们游赏的江南园林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苏州的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等等,都有着这样的小山。山形虽小,但却是园林必不可少的构景元素:撑起了园林的骨架,也与园林之中的湖光相映衬。山水在一静一动之中,呈现着刚柔相济的和谐之美。

江南园林之中,对山石的巧妙运用,并不只这一种方式。仍是在苏州,对始建于北宋时期的沧浪亭而言,缺少称得上“湖光”的大面积水面,不得不说有些遗憾。但这种遗憾,又被匠人用山石,不着痕迹的弥补了过来。在这里,“山”是园林最主要的构件。山之伟岸气息既然无法隐藏,就干脆围绕着山来展开布局:土山之上,种植大量树木;土山之间,堆砌山石成路。回环往复登顶之后,古朴典雅的沧浪亭近在眼前。在匠人的巧妙心思中,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质;对于沧浪亭而言,或许“我”不够温柔,但“我”足够别致。

南北风光本就不同,南北园林自然也各有特色。北方园林的代表,首推皇家园林。相较于江南园林的山色秀丽,皇家园林当得起“雄伟”二字了。

诸如颐和园,万寿山。

想当年,乾隆皇帝为母祝寿,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堆砌成山;山上林木葱茏,景色宜人,撑起了颐和园的框架,称得上是这座皇家园林的“主心骨”。在它的两侧,宫殿楼阁对称分布,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至万寿山处,呈现出缓缓上升的态势。这样美好的寓意兆头,这样的大手笔,称得上是真正的“皇家出品”。

不过,可别据此就认为皇家园林只有大气磅礴的高山绿树;毕竟”园林“二字,就少不了心旷神怡,玲珑心思。

仍是颐和园,仁寿堂。

仁寿堂前,也有一座小山;只不过这座小山,却不是由土方组成,而是一整块完整的太湖石。毕竟,若园林整体布局,自然是可以移山填海亦或拓湖造山的;但一殿一阁之中若也想如此大手笔,肯定施展不开。可若仅有房舍,又会显得有些呆板......造型各异的石头,就成为装点环境的绝佳素材。——其实石头与我们的互动,从古至今就十分频繁。且不说精卫填海的材料之中,就有小石子;单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愚公移山,就与山石有着持之以恒的“互动”不断。

我们常说,“独木难成林”,其实“独石”也是一样的。虽然大块的太湖石美轮美奂,烙印着岁月的痕迹;但在园林之中,却也不能处处如此。成本昂贵不说,审美疲劳也会随之产生。为了让园林呈现出更为生动丰富的精致,大量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就成为人们的首选。

其实,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假山,并且已经成为人们赏玩的一道风景。晚唐诗人郑谷就曾写下“峨眉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看假山”的诗句,可见“假山”在当时的风靡。

至于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园林造景中的叠山艺术,更至炉火纯青。

譬如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琼岛西北部有一座阁楼,名之曰“烟云尽态亭”。“烟云尽态”四个字大有来历: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而这四个字的由来,离不开北海西坡与北坡之上颇具规模的假山。假山之间,点缀着零星院落;假山之下,摇曳着北海水面。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夏日的清凉去处,自然也不会马虎。

山庄有湖,名为澄湖;山庄有山,位于澄湖东侧,称之为“金山”。避暑山庄因始建于康熙年间,故此园中景致称之为“康熙三十六景”。金山之上,就包含了称之为“天宇咸畅”的第十八景,以及“镜水云岑”的第三十二景。“天宇咸畅”与“镜水云岑”都是山上宫殿的名称,因着金山的“底气衬托”,显得气度不凡,格外巍峨。

又一次想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冥冥之中重读这篇文章时,忍不住想:这是否也是千百年前的古人想要告诉我们,古时中国的山色,从来都不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也不会是千篇一律的灌木丛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