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堂】当“路盲”汉字遇到“双生”兄弟……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件镇馆之宝,只要读到高中的人都知道;至于它的名字,则要看是在哪一阶段读的高中……它最初的名字,称之为“司母戊大方鼎”;后来经过考古学家、文字学家的考证,更名为“后母戊大方鼎”。作为迄今为止出土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礼器,早已被纳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之中。但为什么,地位如此之高、身份如此之贵重的大鼎,最初连个正确的名字都没有?

我们先来看“司”与“后”。

《说文解字》:“司,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权杖之形与评判之口的组合,合而为之,有掌权执法并进行审判之义。发展到金文时期,增加了“手”与“丝线”的形状,但显然与纺织无关。想要表达的是梳理案情,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许慎在对“司”进行注解时,将其名词化,译为“在外办事的官吏”。

现在仍十分常见的词语,如“司令”、“司机”等,运用的仍是其本义:执掌,掌管。

《说文解字》:“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许慎认为,“后”之本义,为继承王位的君主。

显然,若仅依据甲骨文字形而言,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方向”——简直是像一位“路盲”造字师创造出的汉字。

说到含义,虽然“后”身为国君拥有发布命令的权力不在话下,但很多时候国君都会将发令的权限交给大臣。甚至在特殊时期,诸如我们十分熟悉的“摄政王”,是可以代国君直接发令的。

譬如周朝。周武王去世后,下令让弟弟周公旦辅佐朝政。没多久,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继位的周成王年幼,下令周公率兵讨伐……这段时期,周公旦的权力也达到顶峰。虽然走过历史长河的我们清楚地知道“周公旦”是什么人;但在现实中,恐怕那句“周公恐惧流言日”,才是最真实的写照。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所谓“戎”,指的是军事活动。

但凡军事,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自保,一种是攻伐。

《说文解字》:“戍,守边也。从人持戈。”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正是人扛着戈矛之形,故其本义为守卫边境。

《说文解字》:“伐,击也。从人持戈。”

毋庸置疑,这是两个字;但许慎在对他们的字形进行分析时,却用了同样的表达“从人持戈”——妥妥地双胞胎是跑不了了……

虽然身为“双胞胎”,但二人的“禀性”截然不同:“戍”是自卫,“伐”则进攻。

有些汉字,可能存在“你中有我”的现象。

《说文解字》:“年,谷熟也。从禾,千声。”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像农人与禾苗之形。故其本义为:谷物成熟。

为《春秋》作注的《谷梁传》中有一句“大有年”,指的正是“大丰收”。

做为“年”的组成部分的“千”,最初的字形是这样的……

《说文解字》:“千,十百也。”

显然,表示“十个百”的“千”,在构成“年”的过程中,发挥着“数量级”的作用。

至于最初为何要在“人”的造型上通过加“一”来表示数量,至今不很明确。

有时候细微之处,正是事物的本质所在,不可不慎,不可不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