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厥阴病之寒厥热厥浅论

烟台海阳中医老庞

厥阴病的关键,突出一个“厥”字。《伤寒论》中指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它概括了厥的共性。但是厥证又分为寒厥、热厥。

1寒厥

寒厥证,乃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不能达于四肢所致。阳衰 则阳气不足,外邪侵入易为寒化,由于火衰失固,故出现“手足 厥逆而恶寒者”或“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寒厥之证,非用大温之剂不能还阴阳之气于顷刻,故提出: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 濡,脉虚后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只能用回阳救逆,温 通经脉之法。

治疗寒厥的代表方,首推四逆汤,《伤寒论》中“大汗若大下 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目前临床上用于真心痛而阳气欲 脱者,喘证而心肾俱脱者,以及麻疹逆证正不胜邪者,均有较好 的疗效。

2热厥

如邪热深伏于里,阳气被阻,为真热假寒之病,阴液不足, 外邪侵人易为热化,临床以热、厥、利并见为多。汪琥:“厥阴后 难治者,唯发厥一证,据仲景论中,真寒之厥,十居其七,郁热之 厥,十仅二三,以故今医治厥,每以热证作寒治者,其提良多,殊 不积压寒厥证,仲景治疗虽多,而病者十不得一。热厥者,仲景治法虽少,而病者十居其九。”对厥阴病热厥的临床作了补充。

热厥的临床表现是:“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有 人认为,热深厥深,不仅四肢厥冷并且神志昏迷,所谓“内陷”、 “内闭”之类。热厥可以开始发热,后厥而利;或开始发热下利, 以后出现厥逆;或开始即有厥逆,后出现发热下利。至于条文 中所列日数,如厥几日,热几日,仅是对比厥与热的程度而言, 以作预后的判断,并非真的厥几日,热几日,再厥几日。关于热与厥,陆九芝说:“此其热固是热,而其厥则更是热,非当其热时则为热,而当其厥时,即为寒,是一气也,而五日能寒,五日能热 则当此五日厥时用热药,彼五日热时用寒药,而如厥后复热,则 前五日之热药必为祸,热后复厥,则前日之寒药必为灾。天下岂有此等病情,此等治法乎?”陆氏能认识到厥阴病中有热厥, 是可贵的。

热厥之证,有用清法。如“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 汤主之。”本条是概括了多种急性热病的提示,如暑温、风温、春 温、温毒等证。

热厥阶段,应正确地、及时地识别热邪内伏的病机,透过现 .象,看到疾病的本质,不失时机,予以清热,可用攻下,使热毒外 泄。如果失治误治,邪气内盛,则可进一步恶化,如“阳气退为 病进”、“躁不得卧者死”、“厥不止者死”均为预后差。

上述可见,厥阴病的厥证,寒厥有里真寒,外假热之象;热 厥有里真热,外假寒之候。因此识别寒厥与热厥,在临床上是 首要一环。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果断地处理正邪之间的关系,是能够转危为安的。

(0)

相关推荐

  • 瘚逆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四肢逆冷 手冷可过肘 足冷可过膝 而能够复苏 为主要表现 的一种病证 以及因为: 气机失常 气逆上冲 所导致的 其他疾病 <内经>全书 "厥逆"一词 ...

  • 《伤寒论》反治法应用举隅

    原创 赖海标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1周前 <伤寒论>反治法应用举隅 赖海标 中医的治疗方法,从是否顺应病性角度,可分为正治法和反治法,最早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素问 ...

  • 《伤寒论》厥阴病四大方剂浅释

    《伤寒论》厥阴病四大方剂浅释

  • 运用伤寒论六经辩证治疗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由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且经络与脏腑相连,六经辨证 ...

  • 伤寒论:厥阴病解

    至道汇推荐搜索 胆结石 太阴厥阴.皆以里症为提纲.太阴为阴中之至阴而主寒.故不渴.厥阴为阴中之阳而主热.故消渴也.太阴主湿土.土病则气陷下.湿邪入胃.故腹痛自利.厥阴主相火.火病则气上逆.火邪入心.故 ...

  • 《伤寒论》厥阴病的四大方剂+八大厥证

    经方学苑 今天新朋友点击上方蓝字快速关注! 杏林明医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9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一.厥阴病四大方剂1.肝疏不及肝疏不及是由于阳气虚衰,寒湿内盛,心包失于温通,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 ...

  • 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

    北京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韩世明主任医师 <伤寒论>的六经理论极为复杂,正应了张仲景的这句话'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但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逐渐地去思悟.首先,学习<伤寒论>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        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 ...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且亭读医笔记 2020-12-09 09:27 + 关注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

  • 10分钟捋顺一遍伤寒论六经框架!

    ■ 太阳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