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辐合带

热带辐合带(ITCZ)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出现在热带对流层低层,在流场上表现为一条连贯的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汇合区;在地面气压场上表现为一个低压槽,故又称“赤道槽”。赤道辅合带内, 当辐合气流很强时,很容易形成热带气旋,据统计,西北太平洋上约85% 的热带气旋是由热带辐合带上的扰动发展起来的

2019年8月3日14时850hPa流场(EC预报场,填色为风速)

2019年1月26日08时850hPa流场(填色为风速)

从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分布图可以看出,赤道辐合带的位置,同时通过几内亚湾南北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移动也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一月和七月的差异。

图3:7月份海平面等压和风分布图

图4: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布图

它几乎环绕整个地球赤道,因此它是一个行星尺度的天气系统。辐合带中南北半球的信风气流的汇合有两种形式:

一种信风辐合带,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和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直接形成的气流汇合区,这种情况在辐合带中吹东风;特点是距离赤道较近且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它主要位于北大西洋、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地区。

另一种是季风辐合带,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越赤道到达北半球后,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改变了方向,而转为西南风(这支西风称赤道西风),它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形成了另一种气流汇合区。其特点是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流辐合强, 常有热带天气系统生成,如热带云团、热带气旋等。

季风辐合带主要出现在南亚到西太平洋一带,它的构成和季风紧密相连。在北半球,季风槽型辐合带的北侧是东风或东北风,南侧是西风或西南风;在南半球,其向赤道侧是西风或西北风,向极地侧是东风或东南风。在这样的汇合区中风速很小,几乎是静风,故又称静风辐合带或静风赤道槽。静风赤道槽有时也称季风槽,原因是这种辐合带多出现在北半球的西太平洋到阿拉伯海一带的亚洲季风区。由于气流的辐合,辐合带内存在上升运动,有对流活动。

热带辐合带位置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季风辐合带的变化,信风辐合带位置的变化并不明显。季风辐合带冬季在南半球,夏季在北半球,自非洲延续到西太平洋约东经150°处。特别是10月份,南北半球各出现一个季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的季节变化同海陆分布和地形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其平均位置1月在5°S附近,7月在12—15°N左右。在大洋上移动幅度较小,靠近大陆部分移动幅度较大,如在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南半岛的经度上,移动在25°N到10°S之间,幅度达35个纬度。

1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非洲几内亚湾地区辐合带位置较非洲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阳坡受热增温,气流上升所致。

热带辐合带位置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季风辐合带的变化,信风辐合带位置的变化并不明显。季风辐合带冬季在南半球;夏季在北半球,自非洲延续到西太平洋约东经150°处。特别是10月份,南北半球各出现一个季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的季节变化同海陆分布和地形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

热带辐合带位置的变动是大气环流调整变化的反应之一。它随冬夏季的交替在南北两半球间做明显的季节性位移,有时是阶段性的,有时为爆发性的,有时则停滞少动。其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南北进退和强弱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台风的发生、发展和移动密切相关。

赤道低气压带

约分布在南北纬5°之间,又称“赤道辐合带”、“热带辐合带”、“赤道无风带”,又称ITCZ,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赤道低压带是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带区,在气压场上表现为一个低压槽,又称赤道槽、热带辐合带,几乎环绕整个地球赤道,是一个持久的行星尺度的大型天气系统。分为信风带辐合带和无风带辐合带。赤道低压带是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带区,在气压场上表现为一个低压槽,又称赤道槽、热带辐合带。这里气温高,水平方向温差小,风力微弱,多处于静风状态,因此,又称赤道无风带。辐合带中南北半球的信风气流的汇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和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直接形成的气流汇合区,这种情况在辐合带中吹东风;另一种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越赤道到达北半球后,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改变了方向,而转为西风(这支西风称赤道西风),它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形成了另一种气流汇合区。在这样的汇合区中风速很小,几乎是静风,故又称静风辐合带或静风赤道槽。静风赤道槽有时也称季风槽,原因是这种辐合带多出现在北半球的西太平洋到阿拉伯海一带的亚洲季风区。

赤道无风带

赤道无风带(calm belt near the equator) 是现在赤道附近对流层底层风向多变的弱风或无风带。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据近代气象资料分析,明显的系统性无风带出现在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北半球)或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南半球)之间的过渡带(季风槽类型的热带辐合带)。近代观测表明,北半球东北信风与南半球东南信风常常在赤道附近辐合渐近,但风力并不一定减弱(信风槽类型的热带辐合带)。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B.东南风、东北风、西风、西风

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

2.热带辐合带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影响的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C.影响的地区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

D.影响的地区多为暖锋降水

【答案】1. B  2. C

【解析】1.  ①是东南信风,②是东北信风,③④在高空,摩擦力小,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西风,故B正确。

【解析】2.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A错;赤道无地转偏向力,没有台风,B错;赤道附近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C正确;赤道附近降水类型为对流雨,D错。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包括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上图中所示的月份为

A. 10月  B. 7月

C. 4月    D. 1月

4.上图中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为

A. 沿岸寒流增温    B. 亚洲季风势力强

C. 地势高气温低    D. 非洲轮廓南边窄

5.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可能为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 受热带辐合带的控制

C.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

D.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与解析】

本题组以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为背景材料,以图中所示的月份、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为切入点,考查了气压带与风带、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非地带性的成因等相关知识及解读与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组难度较为简单,解题时要注意图中所给的风向并要结合图示区域进行解答。

3.我们结合着亚洲南亚地区的盛行风向来判断月份,南亚地区为季风,此时风向为东北风,所以应该为冬季,最符合的是1月。

4.图中虚线框内的热带辐合带主要位于印度洋海域,地势高低不可能使海洋上的气流辐合产生弯曲,且地处南半球回归线以北,此区域没有寒流;区域内辐合带的弯曲并没有和陆地轮廓一致;南亚季风明显,在冬季时越过赤道,与南半球该区域的信风带辐合而成。

5.甲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其东部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地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第一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同时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甲、乙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

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

7.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

C.在丁地盛行风作用下洋流自东向西流

D.丙、丁都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

6.A   7.A

南极辐合带位于50S-60S,其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南纬50与南纬60

间的假想线。离开南极地区向北流动的南极表层冷水与向南流动的温暖的大洋水在这里相遇,构成了世界各大洋中最重要的界线之一一南极辐合带。下面两幅图分别为南极辐合带示意图(左图甲)和4000年以来南极辐合带的摆动趋势示意图(右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气压带中,与南极辐合带的形成原因类似的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0.下列因素与南极辐合带的位置无关的是

A.太阳直射点B.全球气候变化C.大气降水量D.南极海冰分布

11.南极辐合带的存在可能使

A.南极辐合带以南地区变得更寒冷B.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水温升高

C.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D.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海水盐度升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如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

(l)指出图甲和图乙所属的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

(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

(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答案】(1)读图可知,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2)读图可知,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是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3)读图可知,Q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

故答案为:
(1)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
(2)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
(3)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

【解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由于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拥有1630万人口的M国成为西非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其本国仅能加工棉花产量的2%,民众生活所需大部分布料依赖进口。有关部门强烈呼吁M国政府推动棉花加工,从而寻求棉花产业的增值。图1是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1923年底,连接B、D两城的西非铁路全程贯通,从此M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始有少量出口。但由于区域内政局动荡,铁路经营惨淡。2014年底,中国与当地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复建改造该铁路,并在2016年动工,计划4年内完成。

材料三: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图2是A、C两地6月份风频玫瑰图。

材料四:M国境内的N湿地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季节性湿地,这片巨大的绿洲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定期洪水不仅支撑了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保证了丰水期大型轮船的通航。

(1)简析M国首都B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2)简述改造西非铁路将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

(3)从盛行风角度,分析6月份A、C两地气象灾害的差异。

(4)从水位季节变化角度,简析图示位置修建水坝将对其下游产生的可能影响。

【答案】

(1)接近原料地(或纺织原料充足);廉价劳动力丰富;国内棉纺织产品市场需求大;首都基础设施较完善。

(2)进一步促进M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出口;②促进沿线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运速,扩大运能;提升D海港口地位(拓展D港经济腹地);促进M国的对外开放。

(3)6月份,A地盛行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降水量大且集中,多发生暴雨、洪涝等灾害。C地受盛行东北风(或受东北信风影响),因其来自干旱的沙漠(内陆)地区,多发干旱、沙尘暴等灾害。(从风向、风源地、气象灾害类型三个角度分别作答。)

(4)有利:洪水期水位降低,减少下游洪水的形成;枯水期水位有所提高,改善枯水期航运条件;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不利:洪水期水位降低,造成下游湿地萎缩,生态系统被破坏;下游两岸及绿洲区土壤得不到补充;大型轮船的航行受限。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非地区及马里国为背景,以多组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交通发展对区域的意义、气象灾害差异原因、水坝的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M国首都B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从原料、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M国为西非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图中信息表明,B城接近棉花产地,棉纺工业的原料丰富;当地工资水平低,廉价劳动力丰富;材料信息表明,民众生活所需大部分布料依赖进口,表明国内棉纺织产品市场需求大;B城为M国的首都,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发展棉纺工业。

(2)改造西非铁路将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可以从交通、资源开发、对外贸易、经济促进作用、就业等方面进行叙述。西非铁路改造能够提高铁路运速,扩大运能,拓展D港口的经济腹地,提升D港口运输地位;材料信息表明,西非铁路原来担任M国矿产资源出口任务,改造后的铁路会进一步促进M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出口,把M国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沿线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活跃国内经济,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

(3)6月份A、C两地气象灾害的差异可以从风向、风源地、气象灾害类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图2中信息表明,6月份,A地盛行西南风,风从海洋上吹来,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加上地形抬升,降水量大且集中,图中显示,A地地势较低,容易产生洪涝等灾害。图2中信息表明,C地受盛行东北风,因其来自干旱的沙漠(内陆)地区,水汽少,很难成云致雨,容易形成干旱、沙尘暴等灾害。

(4)题意表明,图示位置修建水坝将对其下游产生的可能影响应从水位季节变化角度分有利和不利方面进行分析。从有利影响来看,由于水坝的调蓄,下游洪水期水位降低,减轻下游洪水压力;下游枯水期水位有所提高,改善枯水期航运条件,有利于增加水运能力;水坝建设增加供水能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从不利影响来看,由于水库拦蓄大量水源,可能导致注入N湿地水量减少,造成下游湿地萎缩,水坝建设使得定期洪水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发生改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由于水坝拦截泥沙,使得下游两岸及绿洲区土壤得不到泥沙补充,营养元素下降,土壤肥力下降;材料信息表明,定期洪水保证了丰水期大型轮船的通航,水坝修建使得下游洪水期水位下降,不利于大型轮船的航行。

(2019年4月浙江选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8年7月1日,参加“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

材料二:下图为“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图。

(1)帆船环球航行经过①②③④四地,风浪最小的是      地(填数字),帆船在正面顶风航行时会采用“Z”字形线路,上述四地应该采用“Z”字形线路航行的是      地(填数字)。(2分)

(2)图中④地两艘帆船遭遇暴风雨,因桅杆折断而被迫退出比赛,桅杆折断的自然原因是处在      带(填风带名称),受      (填洋流名称))影响,风浪大。(2分)

【参考答案】(1)②  ③  (2)西风   西风漂流

说明:广州中学地理组为本公众号曾用名。本文转自澄池地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