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鲜为人知的别样地道战,你知道吗?!

地道战不仅打鬼子过瘾,对付国民党、土匪、还乡团同样屡试不爽!没想到在这个滑县也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地道战故事!

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由晋冀鲁豫野战军10万大军在纵横100多里的战场上,发起了豫北战役,至4月中旬收复了滑县、卫南、高陵等县。从1946年9月豫北沦陷到最后解放,这次历经7个多月的“拉锯”战争,一方面滑县的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遭受到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积极拥护共产党的群众也遭到严重摧残,他们的斗争情绪严重挫伤,好多老百姓怕“变天”、怕挨打、怕抄家、怕杀头。加上此时县区周围的国民党残军还虎视眈眈,伺机向解放区反扑;盘据在牛屯、黄塔、沙店、王庄、小铺、道口镇和滑县城一带的兵匪王三祝部也不断到解放区偷袭骚扰,抢劫和杀害共产党人,这就进一步使有的人不敢再当干部,有的农户在土改中分的东西不敢要,有的白天要了,晚上再给地主送回去,甚至还给地主赔情道歉,以防报复和再次倒算。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冀鲁豫四地委指示各地:挖地道,防敌人,誓死奋斗,今后无论在什么时候,不管环境怎么艰难困苦、恶劣危险,保证和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永不再走。于是,1947年夏季,在滑县迅速掀起了挖地道的高潮。

在大挖地道的前夕,地委和县委曾几次提出:区与区、村与村、户与户必须有地道相通。规格要求必须严格执行,以备实战,不得草率应付。县、区、村根据上级要求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安排,同时又进行了技术培训。

地道的规格,是根据当地土质承受情况而定。一般土质(即两合土)地道必须在地表面以下1米处通过。地道高1.5米,宽0.7米,上面为拱形,沙地为菱形。每5到7米向外设立气孔一个,孔多用筒瓦扣成,瓦露出地面3寸,以免雨天雨水下泄。地下岔道处设有“箭头”标志指示去向。地道根据地形和需要设立弯道,在土质较好处还设有比较宽敞的办公、指挥、食宿、休息的地方。地道的出入口,一般都设在较隐蔽和便于作战的地方。在野外的出口多设在树丛中或墓地空隙处,平时地道口用枯树枝或干草掩盖。在村内多设在模范班住所,区、村办公室的床底下、桌下或假设的锅灶下面,洞口以什物掩盖。

人民群众力量大。在挖地道过程中,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般村庄在20天内就完成了任务。据统计,滑县除边沿地区距敌较近不宜开挖外,有672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通了地道,院落之间达到了地道相连。

地道挖好后,对敌人确实是个很大的威慑。盘据在长垣县城、方里、樊相、青庄、牛屯、延津、封丘、黄塔、沙店、王庄、滑县城、道口镇的敌人,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使解放区军民免遭很多灾难,土改运动也得以顺利进行。

可是,国民党残军和王三祝部,他们虽不敢妄动,但也不甘心失败。尤其是王三祝部的恶霸地主及其子弟,更不甘心家里的土地白白让贫苦农民平分耕种,财产被分掉,更不容忍家里人被打、被斗、被杀。他们极力鼓动国民党残军和王三祝部偷袭解放区,进行抢掠和捕杀革命群众。解放区的人民利用地道与敌人周旋、战斗,在豫北平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地道战”新活剧。

1947年7月5日夜,盘据在长垣县的还乡团两个排向滑县南辛庄、张户固偷袭,两村民兵武装借助地道的有利条件奋勇抗击,很短时间便将来犯之敌击退,使群众免遭劫难。同日,从长垣县城出发的国民党军队300多人突抵高平集一带抢粮,沿途各村均遭抢掠。七区武装部带领民兵借助地道工事奋勇回击,敌人闻讯弃物而逃,所掠麦子4000余斤,大小车8辆、牲口20头,全部物归原主。

8月12日,中共卫南县委在郭固集召开万人大会,主要布置土改复查、发动群众扩军支前等事宜。为了确保大会安全,县委命令武工队注意王三祝部的动向,严防其破坏。果不出所料,王三祝正准备轻装突袭万人大会。卫南县武工队员利用地道作好了迎战准备。当大批敌人来到曹固营南地与胡村北地之间时,遭到了武工队伏击,王部死伤30余人,其余仓皇逃遁。

同年秋后的一个早晨,王三祝部的30多名亡命之徒突然闯入路营村,意欲抢掠和行凶。他们刚入村,便被村内民兵刘景然、刘建章、刘崇山发现,立即向其开枪射击,匪徒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撒腿就往村南跑。刘景然三人又从地道赶至村外,分别在三个地道出口向敌人射击,匪徒以为中了埋伏,拼命向西南溃逃。若没有地道的有利地势,三个民兵使用本地土枪,无论用什么巧妙战术,也难以击退装备美式武器的30多名匪徒。

11月13日,大批敌人从长垣偷袭滑县七区,包围9个村庄。西高平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利用地道和村内有利地形地势,打退敌人四次进攻。东、西起寨和梁二庄民兵赶来增援,也利用地道和熟悉的地理击溃了敌人,使群众的生命财产免遭很大损失。此次作战,鼓舞了群众的斗争情绪,白天儿童团放哨,夜间自卫队站岗,群众麦播顺利完成。事后,不少群众说:“多亏有地道的帮助,不然几个村的民兵怎能打跑武器精良的大批敌人呢?若赶不跑敌人,咱们这一带不知会有多少人被杀、多少粮食被抢走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