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之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一种方法论,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范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着。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着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凡是具有“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亢进的”特征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阳的范畴;具有“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衰减的”特征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具体事物或者现象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表现为,一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还可再分阴阳,二是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和阳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阴阳通过对立斗争达到相互制约,最终形成动态平衡状态。例如,人体的机能,兴奋属阳,抑制属阴,阴阳同存在于人体中,维持着动态平衡,这就是正常的生理状态。若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该平衡的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所谓“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2.阴阳互根
阴和阳之间,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有阳无阴谓之“孤阳”,有阴无阳谓之“孤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若是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生”就会导致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甚则“阴阳离决”危及生命。
3.阴阳消长
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消长表现为,“此长彼消或者此消彼长”,其中包括了阴长阳消、阴消阳长和阳长阴消、阳消阴长。若是阴阳维持在相对平衡范围内的消长变化,则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若是破坏了阴阳平衡状态的阴阳消长,则“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属于病理状态了。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一定条件下,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在生理上,营养物质(阴)与功能活动(阳)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阴阳转化的表现。病理上“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阴阳转化的表现。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胸腹属阴;胸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内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而一脏之中,则又有阴阳之分。
2.说明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故病理生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1)阴阳偏盛
一般情况下,阳邪致病能使阳盛而伤阴(“阳盛则阴病”),多出现热证(“阳盛则热”);阴邪致病能使阴盛而伤阳(“阴盛则阳病”),多出现寒证(“阴盛则寒”)。
(2)阴阳偏衰
阳气虚损,不能制约阴,阴相对的偏盛,出现寒象,即为虚寒证(“阳虚则寒”);阴虚时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即为虚热证(“阴虚则热”);当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时,最终会导致阴阳两虚。
(3)阴阳转化
疾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的寒热性质可以相互转化,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亦可转化为阳证。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包括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个方面,其中阴阳是辨证的总纲。诊病过程中要注意分辨阴阳属性,只有掌握了症状、体征的阴阳属性,才能正确的区分阴阳。然后,根据阴阳偏盛或偏衰选择治疗的方法,阴盛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盛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凡阴虚不能制阳者用补阴的治则,阳虚不能制阴者用补阳的治则。治疗时,需要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的依据。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欢迎各位中医专业人士和中医爱好者们共同探讨中医学,做一点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