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点评】(28)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诗也一样,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一样,看诗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英子平台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诗词的甄选,同样也非常重视诗词的点评,既有“英子点评”的一家之言,又有“群英点评”的众家之说。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点评,英子平台都本着真诚对诗的原则进行点评。本期“英子点评”从第28辑“群英诗会”里选评以下12首诗词,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怀 远

傅占魁

一别天涯久,何时再并肩?

光阴如有线,寸寸断肠牵。

1994年11月

英子点评:

“怀远”之作是永恒的主题。起笔突出两地之“远”,次句自问,亦是心中所想。转句大妙,将“光阴”虚拟为有形可感的“线”,自然可“牵”。从而以“寸寸断肠牵”表达了刻骨的思念之情,触动读者的心怀。光阴是“有限”的,思念是“无限”的,无限的思念正在侵蚀着有限的光阴。作者巧用同音字,表达了“断肠人在天涯”这种千年不变的相思主题,别具一格。

探禹王亭得句 

宋彩霞

洪涛直泻落千寻,三避家门有传吟。

不治狂澜心不死,至今留响振潮音。

英子点评:

此绝章法娴熟,起承以“大禹治水”之典直接切入主题,首句状洪水之凶猛,次句以流传至今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道出大禹治水精神,做足铺垫。转结以坚定有力的笔调赞扬了大禹为民奉献的精神千古传承,以教后人。“不治狂澜心不死”突出大禹不治狂澜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一直激励着后人,“至今留响振潮音”用语大气磅礴,彰显大禹的精神力量与巨大的影响力。这已然是一种精神符号,不仅于今的抗洪救灾有具体的意义,而且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红城湖偶至

周济夫

五十年前此借栖,望中烟水忆迷离。

诗情已共湖光老,一刻低回归步迟。

英子点评:

诗人偶过红城湖,不禁想起五十年前曾在这附近居住过。望着湖中迷离之烟水,不禁思从中来,这久远的记忆也和烟水一般迷蒙了罢。而今的诗情已和湖光一样老去,“一刻低回归步迟”以徘徊之动作表现出思绪的萦回,这缕缕思绪使得诗人“归步迟”也,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留恋,对无情光阴的喟叹与无奈之情。

观天山飞来石

黄泽良

世外飞来欲补天,岂因五彩误流年。

初心不改危崖立,还把风云冷眼看。

英子点评:

此绝起承转合自然顺畅,环环相扣,干脆利落。作者善于借物喻人,暗含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彰显十足的精气神,读来令人振奋,亦令人感慨。这是一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飞来石”,它来自天外,自然没有沾染尘间俗气;这是一块“救世”的“石头”,心有“补天”的远大志向;这是一块“言既出行必果”的石头,作风果敢。“岂因五彩误流年”以反问句式巧妙化用“女娲炼石补天”之典,突出“飞来石”雷厉风行不误流年的奉献精神。转结自然点明“飞来石”的“初心不改”之忠诚,尤以“危崖立”一语暗示“飞来石”即便在困境之中,“还把风云冷眼看”,突出其清醒的头脑与惯看风云的镇定自若。这块补天的飞来石,就是时代的英雄。作者巧借飞来石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于今极有现实意义,手法堪赞!

思  乡

韩开景(河南)

万里迢迢几度春,门前老柳梦中亲。

清风一阵掀帘入,疑是家山来故人。

英子点评:

此绝构思新颖,笔法娴熟。起承直接从“思”字入笔,“几度春”暗示作者离开家乡已有若许年了,思乡之情自然生发,以至于家乡门前的老柳走进了诗人的梦里头。转结以错觉写之,疑风是人,这是思乡至深的表现,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全诗言浅情深,句式错落有致,自然顺畅。

春  来

韩开景

山寺桃花开正红,黄莺早起撞晨钟。

东风吹响冲锋号,一片春光占翠峰。

英子点评:

这首小绝彰显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作者不落俗套,起笔化唐·白居易的“山寺桃花始盛开”为“正开红”,突出桃花之艳。次句以拟人手法表现黄莺在晨林里欢快的鸣叫,尤以“撞”字炼得出神,开启了新的一天。转结想象新奇,将东风想象成吹号手,号令一下,春光即占领了整个翠峰。如此,整座山都活起来了!全诗主要以动态描写为主,辅以“红”“黄”“翠”等色彩渲染,突出了春来的气象,极有气韵。

回乡见农村抗旱有感(新韵)

郭通海(北京)

庚年雨水未分均,故里秧苗似火焚。

天公倘若肯开价,买断江南万里云。

英子点评:

此绝起承平平,交代今年雨水不均,家乡大旱,农田如焚,让人心也如焚,故而很自然地想到:天公倘若肯开价,买断江南万里云。希望江南雨水救救家乡的旱灾。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关切之情,更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在老天爷面前,有时候是不得不认输的。全诗语言浅淡通俗,感情朴实真挚。

奔马雕塑

陈镇(河南)

胜似唐王八骏华,膘肥体壮任人嗟。

骤然跃起蓝天小,背驮青山十万家。

英子点评:

古有描写绘画逼真之作,如唐·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的“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胡令能的《题绣障子》:“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此绝同样意在表现奔马雕塑的逼真效果,作者采用了虚实相生法,转结的以虚带实栩栩如生,仿佛奔马呼之欲出。以“蓝天小”反衬奔马“跃起”的昂扬气势,突出其“胜似唐王八骏华”。结句既是以青山为奔马塑像之背景,又通过“背驮”二字体现出奔马的无穷力量。唯觉次句表达稍欠。

秋后第一场雨

王小慧

暮雨斜针补矮墙,丝瓜满架受新凉。

扰人秋虎归林去,一榻清香卧晓光。

英子点评:

秋后第一场雨给人带来的是清凉之感,此绝在表达上有其轻巧之处。首句将本体“暮雨”和喻体“斜针”并写,形象贴切,“暮雨”斜飞,如细密之针脚,打在矮墙上,诗人以“补”状之,拟人手法恰到好处。次句由“矮墙”引出“丝瓜满架”这一农家意象,“受新凉”为转结埋下伏笔。转句平平,却抖落出精彩之结句:一榻清香卧晓光。农家的清香漫溢在晨光之中,温馨美好。作者巧以“卧”字将无形的“清香”化为有形可触,且与“一榻”这个数量词相吻合,一笔两到。

浣溪沙·老街记忆

范诗银

双埠对街浮梦生,花棂隔断玉山屏。高檐此夜挂红灯。

剪雨莫非焦尾曲,翻书又是凤箫鸣。晨敲石板最关情。

英子点评:

作者填词,有法而能跳出常规章法之外,自成一体。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笔法有致。开拍即扣住题目,总领全词:“双埠对街”是老街概貌,“浮梦生”突出记忆,“生”展开了记忆中的老街画面。接着以“花棂”“玉山屏”“高檐”“红灯”描绘老街景象,表现老街古朴之特点,尤以“隔断”一词用得精准。唐·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给人感觉窗户就像一幅大镜框,而此处的“花棂隔断玉山屏”则是纵横交错的花棂挡住了一部分窗外的景致,词人以“隔断”写之,表现了江南老街建筑的特点。下片借景抒情,雨声、书声、晨声的交织,构成了江南老街的人文特色,极富韵味。全词上片静景,下片动景,相互映衬,凸显了江南老街的风情。

渔家傲·湘西芙蓉镇

风清

小镇光阴如瀑注。烟针水线珠崖补。五里长街青石路。微云度,吊楼窄巷经行处。

有女纤纤曾一遇。风情楚楚盈盈步。背篓歌飞春曼舞。留心素,芙蓉梦里红无数。

英子点评:

这首词以流水般的语言展现了芙蓉镇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情,结构精致,描摹细腻。上片写景,因宏伟的瀑布穿梭于芙蓉镇,故芙蓉镇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开拍以“小镇光阴如瀑注”总领全词,既突出芙蓉镇的主体特色,又说明这是一座古镇,把光阴流逝比作瀑布流泻,恰如其分,巧化无形之光阴为有形可视的瀑布,增加动感。次句再将瀑布溅起的水烟喻为针线,巧补珠崖,想象新颖。接着选取芙蓉镇的五里石板街和吊楼窄巷这两种典型物象表现此地环境特点。下片写人,紧扣湘西女儿的娇媚之态,展现“背篓歌飞春曼舞”的土家族风情,并以“芙蓉梦里红无数”作结,由外而内陆将“女儿国”的美渲染到极致。

 鹧鸪天·依韵先生庚子立秋偶作

石泉林溪(刘晓新)

竹影摇窗月色明,秋临时序夜初更。凉风起处诗心醉,古句吟来韵律惊。

知雅意,悟真情,宛如江海涨潮声。钱塘梦里相缘见,对酒观澜激浪行。

英子点评:

看题目,这应是作者临屏的唱和之作。能将和作写到这个程度,是需要扎实的诗词功底的。作者善于将景语和情语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清幽淡远的立秋景色,并表达了深厚的诗谊。全词布局合理,开拍营造立秋环境,接着巧妙地以“凉风起处”与“诗心醉”相接轨,情景相融,并以“古句吟来韵律惊”做足抒情铺垫,自然有了过片的“知雅意,悟真情,宛如江海涨潮声。”以“江海涨潮声”喻诗情极具厚度与质感。情浓如潮,流进了梦里头,更见诗谊。作者以“对酒观澜激浪行”道出梦中渴望,抒发了希望与好友在诗词大潮中激浪同行的热切心愿。全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语言优雅不失大气。

评论既要从“心”出发,又要“以理服人”,指足指不足,“精准到位”是最高的标准。这项工作难度很大,评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方能写出让读者“悦读”的评论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英子评诗”的鼓励与支持!英子一直在评论路上行进,不断努力,还望各位朋友多多指正!

评 者 简 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粤人居琼。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担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特约评论员、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

《英子评诗》微刊第136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