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睡么?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一个真实的经历
十几年前一个夏日的早晨,北四环路上车水马龙,阿敏哥开车行驶在去中关村上班的路上。早高峰期间这座堵城的拥堵情况可想而知。因前一天加班到凌晨,为保持清醒,像往常一样,阿敏哥打开了车载音乐,放着快节奏的歌,半睡半醒状态下驾驶着车辆上了四环。过了健翔桥快到保福寺的时候,由于中关村出口车辆流量大,拥堵状况逐渐加重,车辆龟速行驶,阿敏哥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突然“咣”的一声,车辆猛地被向前推了一下,阿敏哥猛然惊醒,下意识地猛踩刹车把车停了下来。回头一看,只见后面一辆老款奔驰,前盖正冒着烟趴在那儿...
各位开车的朋友是否有过类似的危险经历,由于过度疲劳,开车时竟然“睡着了”。据科学家研究,24小时不睡觉就像喝醉了酒似的,其状态相当于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0.1%(即100mg/l,超过醉驾标准)。
幸运的是,当时的车速不快,而且下意识的动作踩对了刹车。设想一下:如果当时错误地踩到了油门,后果将会怎样?
一组数据
阿敏哥这段真实经历是睡眠不足导致的比较严重的情况,其实我们身边睡眠不足的情况比比皆是,先快速地看一组数据。
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预估,美国每年有5000万-7000万人(截止2020年9月美国人口共计3.32亿,相当于每5-7个人就有1人)患有与睡眠有关的疾病,包括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
在中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经济压力的增加,年轻群体的失眠现象愈发严重,特别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咨询顾问、IT及金融行业从业者、新闻媒体行业等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不规律的年轻人。近年来,因日益加剧的升学竞争压力,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睡眠不足现象也日趋严重。初三学生每天只能有6-7个小时的睡眠(晚11:30以后上床睡觉,早6:30前起床),据说高三学生的睡眠时间更少,甚至每天只有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全中国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每5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指出,2020年国民平均睡眠时长为6.92小时,经常失眠的人群占比增长至36.1%,其中年轻人的睡眠问题更为突出,有69.3%的“90后”会在23时之后入睡,其中不少存在入睡困难。
来源:《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调查显示,2013年到2019年,人们平均入睡时间已推迟了近两小时。
看到这儿,继续阅读之前请稍停一下,想想你贡献了上面哪个数据,并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你一天睡几个小时?
你每天睡眠充足吗?怎么判断睡眠是否充足呢?
睡眠时间越多越好吗?
上床后你多久入睡?
醒来后你会立刻起床吗?
认识睡眠
是不是睡眠时间越多越好呢?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会,花了六年时间对100万名年龄介于30岁到102岁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成年人睡眠时间在6.5—7.4小时之间,死亡率最低,而少于4.5小时或高于9.4小时,死亡率明显增高。可见,睡眠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
来源:网络
下图为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按各年龄段建议的睡眠时间表,大部分20岁以上成年人的日常睡眠时间需求为6-8小时,而初中学生的睡眠时间需求是9-11小时(12-13岁)或者8-10小时(14-15岁),高中生的睡眠时间需求是8-10小时(15-17岁)或者7-9小时(17-18岁),可见目前中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来源:网络(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
但是群体性数据并不适用于所有个体,我们会发现身边就有一些人每天只睡3-4个小时也能长时间保持精力充沛,高效工作,毫无倦意。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呢?可以简单地观察自己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精力充沛、办事效率是否足够高等一些直觉的方法来判断,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办法可供参考:如果入睡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可以认为睡眠正常,如果入睡时间不到5分钟,则基本上可以判定睡眠严重不足,需要注意。
阿敏哥曾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随时随地瞬间入睡:只要想睡,不管是坐在办公室或者会议室的椅子上、或是航班登机落座后、甚至站在地铁里或者公交车上,都能做到秒睡,不用说这就是典型的睡眠不足。
如今人们睡眠时间被剥夺,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常态,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提升睡眠质量以确保精力充沛呢?
先简单了解一下睡眠的生物学机理。
科学家通过对睡眠期间脑电波的监测,发现大脑在睡眠期间存在三种不同的脑电波,分别对应于三种意识状态:清醒、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快速眼动睡眠(REM)。
其中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最易进入并感受到生动的梦境,而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成4个阶段,随着睡眠深度的深入,脑电波活动逐渐变慢,但变化幅度则越来越大,其中第三和第四阶段称为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
不同睡眠阶段的脑电波 来源:《睡个好觉》Page 9
怎么睡?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被压缩了的睡眠时间里睡得香呢?
至此我们了解到在一个睡眠周期里,人们从清醒阶段首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从NREM的第一阶段浅睡眠逐渐进入第三四阶段的深度睡眠),此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REM)状态,然后苏醒,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睡眠周期。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一个睡眠周期耗时90-120分钟,典型的睡眠周期是90分钟。如果睡了6小时,就是完成了3-4个睡眠周期。研究还发现,如果在深度睡眠阶段不经历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就苏醒,会出现头晕,而经历了完整的NREM及REM眠周期后再苏醒,就不会出现头晕现象。
来源:网络
所以专家建议睡眠时应尽量保证1.5小时的整数倍时间来调整睡眠时间,以确保完整的睡眠周期,从而提升睡眠质量。
研究也发现90分钟以内不同时长睡眠时间的睡眠效果如下:
打盹儿时长 |
效果 |
10-15分钟 |
记忆效果得到暂时提升: 小睡10分钟可以提升对之前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一周以后提升记忆的效果逐渐消失 思维变得更敏捷 不会犯迷糊 |
30分钟 |
比10分钟打盹后的记忆效果更好 但醒来后大约会犯迷糊30分钟 |
60分钟 |
记忆提升更持久 犯迷糊的感觉减少(慢波睡眠阶段已经结束) |
90分钟 |
完成了整个睡眠循环,效果最佳,包括情绪、学习动作的习得效果、知识记忆的提升、创造力也明显提升。 伴随着轻微的犯迷糊。 |
所以,我们应该将打盹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或者踏踏实实足足睡上1小时,避免20-30分钟的睡眠(容易犯迷糊)。
写在最后
睡眠障碍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动腿(不宁腿)综合症、发作性睡病、睡眠行为异常等,睡眠行为异常分为快速眼动睡眠中的异常行为(如噩梦、梦中的生理反应、睡眠麻痹等)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中的异常行为(如梦游、说梦话、夜惊、遗尿、夜间盗汗、甚至撞头或身体滚动等)。这些睡眠障碍轻则影响睡眠质量,重则关乎患者自身生命安全以及他人的健康和生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感兴趣并希望深入了解的话,推荐详细阅读文末的两本书籍。
【推荐书籍】
《睡个好觉》 (加)迈尔·克利伯 著 2019年10月第1版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美)丹尼尔 L 施瓦茨 等 著 2019年9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