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慎防高黏血症
年逾花甲周大爷最近常常觉得胸闷、头晕,视力也变差了,看东西模模糊糊。检查发现血黏度偏高,周大爷被告知得了“高黏滞血症”,应尽快治疗。周大爷心中十分纳闷,这是种什么病,怎么得这种病,又有什么危险呢?
高黏滞血症是怎么回事
高黏滞血症又称为高黏血症,俗称“血稠”,就是血液过度黏稠了。高黏滞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该病由一种或几种血液黏滞因子升高所造成,主要表现为血浆脂质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含量高于正常水平。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血液黏稠度是反映血液黏滞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人的血液中脂质过高时,即造成血黏度升高,血液变得黏稠,流动缓慢,大量脂质、脱落的内皮细胞等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上,使管腔狭窄,机体组织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当血液黏度继续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血液在血管内淤积,易发生凝血,或红细胞聚集成串,丧失应有的间隙和距离。血液中红细胞在通过微小毛细血管时的弯曲变形能力下降,使血液循环阻力增大,微循环血流不畅,造成血管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为何多发于老年人
由于中老年人的血管壁弹性逐渐减退,管腔慢慢变窄,加上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随着年龄增加也可发生改变,所以细胞容易相互紧贴靠拢,引起血黏度增高,从而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中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增高与血浆中所含的蛋白质(球蛋白、纤维蛋白)和脂质(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有关。现已证实,高脂血症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另外,当血液中含有较多异物,如血管内壁脱落的上皮细胞、附着血管壁内脱落的类脂质等,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就聚集在异物周围,并把它们包裹起来,这样便容易形成血栓。当这些血栓逐渐增大或突然流入一根较细的动脉时,就会把血管堵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梗塞性脉管炎等。
注意早期预警信号
⒈早晨起床后感到头晕。休息了一夜,应该是神清气爽、大脑清醒。血黏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却感到头脑晕乎乎的,无精打采,思维也不清晰;吃过早饭后,大脑会逐渐变得清醒;晚餐过后反而精神状态最好。
⒉吃完午饭就犯困。如果午饭后觉得又困又累,眼睛睁不开,身体很疲倦,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打不起精神来。这是因为午饭后胃肠蠕动加强,血液流向胃肠道,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
⒊蹲着干活时胸闷气短。血液黏度高的人多为肥胖者,平时下蹲都很困难,根本不能蹲着干活。
⒋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血黏度高的人血液流通不顺畅,一些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充分供给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可防可治 重在预防
预防高黏滞血症,首先要戒烟限酒。要坚持锻炼,经常进行一些有氧运动。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出现不良情绪要及时适当地发泄,不要憋在心里。
要注意饮食合理调配。要多饮水,最好每天饮用2 000毫升20~40摄氏度的温开水或淡茶水。多吃能稀释血液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玉米、燕麦、黑木耳、洋葱、香菇、海带及山楂、草莓、菠萝、柠檬等。
中老年人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查看血黏度的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凝、降低血液黏度的药物。
(文/张宝华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