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往事

虽然我搜集资料力求客观、真实、全面,但因为这类资料少有白纸黑字,即便有,也不一定是真实客观。比如,我曾在图书馆查阅1980年代编写文史资料,一些文字涉及到我老家1949年前后的历史事实。我顺藤摸瓜找到了目前还健在的八十多岁的作者本人。他说,他不是本地人(杭州),53年调到某办公室开始编写搜集49年前后的资料,所写的文字并没有实地采访,都是根据档案馆或者报纸杂志整理。所以那些文字与事实有一定的出入。

我的整理大多源于民间老人口述,而他们中有的年老昏花,记忆也不一定可靠。我尽量在保存下来的档案馆,有正式记载的白纸黑字,不同的老人口述之间力求交叉验证,还原真相。
前文叶劲柏一生的一段话发遭到方正(曾用名方秋涨)后人的追问,他们印象中:方正是带领舅舅叶四弟的妻子和五岁的表弟根林,并不是带领叶周显的妻子和儿子开平回到了老家。地点,是从上海回来,不是武汉;时间,1938年是对的。
叶周显(叶劲柏)的第二任老婆正是上海人,我一开始还以为两者是同一回事,怀疑有一方出了记忆的差错。
为了弄清真相,我再次询问叶周显(叶劲柏)儿子开平先生。他今年88(虚岁),记忆力敏捷,思维清晰。据他回忆,方正确确实实再1938年从武汉带6岁的他回家。武汉会战前夕,叶周显(叶劲伯,担任四十五师---第五战区独立团长)为了亲人安全,要求他们请长假回老家。同行的除了方正,还有东叶同村的胡新汉、能山,根有(脸上有痳子)、南山(眼睛有点毛病)、根塔、根发(名字不知道怎么写,音同);盛如营没有回家--------继续给叶周显当勤务兵,大大小小是12人。当年叶周显妻子挺着大肚子,六岁的开平特别好动,途中还在船上摔坏一个热水瓶。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之后叶周显(叶劲柏)虽然在部队,在老家的叶开平和方正两家来往还是密切的,每年的正月和六月六或者方正、新汉都会邀请开平去他们家玩;后来方到绍兴,叶也受到热情接待,和方家女儿也都认识。
那方正从上海带人回家是怎么回事?据开平先生表述,那件事情发生在1938年之前。方正追随他舅舅在上海当兵,淞沪会战前,部队要求把家属送回家,方正就带着年幼的表弟和舅妈回到东叶老家。后来叶四弟抗日时在上海牺牲(地点也许是吴淞口)。
因为方正舅妈是上海金山人,来到东叶后语言不通,孩子幼小,生活不是很顺利。又是在方正、金满等亲人的帮助下造了房子,才安顿下来。上海回来后,方正去参加叶周显(叶劲柏)的部队,当时叶周显已在部队担任要职,大约在1933年,他曾回老家招募士兵,同村(下何村)开兰的父亲-----外号“懵住”,曾经加入叶周显部队
现在叶四弟和他儿子根林先生(88岁)都已不在人世,碰巧的是,根林和开平都是88岁,是同一年出生的。我在东叶村找到了两个年纪最大的老人,89岁的明老伯说,听说根林先生很小的时候就回老家了;91岁的如老伯说,不知道根林先生究竟几岁从上海回来,听别人说好像是在3岁左右。
综合以上,方正是一个有革命精神的热血青年,既去过上海追随舅舅叶四弟的部队,又到达武汉追随远亲叶周显(按辈分也是舅舅)部队;既保护了舅妈表弟回东叶老家,也保护了叶周显(叶劲柏)家人回下何老家。

方正见多识广,有担当,年轻有魄力。在武汉回家不久,就在村里成立自卫大队进行抗日,当时有徐宅村的徐良(音同)原本在天目山担任职务(营长或连长),带回了一些枪支,方正任大队长,叶开禄担任副大队长,施金根担任文书。这也许能很好地解释某位细心读者的困惑:同在1938年,方正刚在武汉国民党的部队回来,怎么又8月份在方正东叶家里成立中共兰北区委。该区委正式成立由中共金衢(严)特委宣布。


原因之一可能是,方正以前都是追随别人,现在形势需要,时机成熟,可以在共产党这边独当一面;另外(据方正家人讲),方正认为国民党有抗战的一面,但也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感觉国民党不行,所以他回家后选择了共产党。



因为方正对叶周显妻儿的帮助,叶周显也很感恩。1944年方正被丁谷土匪抓走,被上“老虎凳”刑法(见通济桥今昔),丁谷怀疑方正私藏枪支。四周乡邻都想方设法救助方正,其时叶周显(叶劲柏)恰巧在龙游带兵。有老乡跑去叶周显(叶劲柏)那里求助,周显问,丁谷要几支枪?老乡说,两支。叶周显说,两支算什么?20支,200支都可以。最后在何侠儒乡长、何汝兴保长、何正良等三十多人签字保证下,方正被安全释放,丁谷也没有提起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