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相 |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
来源:国学生活
ID: gxsh789
作者:国文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满足所有人的看法。
不管你做的多么完美,在嫉妒你的人眼里,你就是惹人厌;
不管你多么善良,在讨厌你的人眼里,你永远是假惺惺。
你尝试去解释,可最会发现,越解释越无力,反而可能把事情本身抹的更黑。
《道德经》中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辩,懂你的人不必解释。
在乎你的人,你怎么样都行,讨厌你的人,你再好都不行。
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在乎别人的评论,做好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01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
人生于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你用你的道理去跟他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越来越说不清。
反而,选择沉默,事情可能会有所改观。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丈夫和妻子牵着一头驴去城里赶集。
刚开始,丈夫牵着驴,妻子骑在驴身上。
一位路人看到这夫妻俩,说:“这个女人也太不像话了,竟然让自己的丈夫牵着驴。”
妻子听后脸红了,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让自己的丈夫骑上去。
走了一段之后,又来了一位路人,指责丈夫说:“你妻子为你洗衣做饭,出了门还给你牵驴,真是什么事也做得出来。”
这下,丈夫有些不知所措,让妻子也一起骑到驴背上。
没走多久,路人又指指点点:“两个人骑这一头小毛驴,这分明是虐待动物。”
夫妻俩听了之后,又双双下得驴背来,牵着驴走路。
走了没几步,又碰到一个人指着他们说:“这两口子够傻的,有驴也不骑。”
夫妻俩听了这几番话,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头驴了。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管怎么做,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想法。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有差异的,生活已经那么累了,何必再看别人的脸色呢?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生于世,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交情的人不会太多,懂你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不是一路人,不要太强求。
人生苦短,不必解释,与其去迎合别人,不如坦然做自己。
02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别人一误会自己就赶紧去解释,生怕自己的内心受到伤害。
古语有云:公道自在人心。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既然没做亏心事,何必去解释。
季羡林和臧克家在一家酒馆吃饭,邻桌坐着一对母子。
母亲去卫生间,把孩子留在了座位上。
孩子试图爬上桌子去拿花生米,却不料脚下一滑,差点掉了下去。
季羡林看见后,赶紧把小孩抱起来,谁料小孩突然大哭起来。
孩子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后,看到孩子在季羡林怀里哭的厉害,上来就对季羡林一顿数落。
臧克家起身想要为季羡林辩解,却被季羡林拦住。
孩子母亲见孩子哭的越发厉害,对季羡林的责骂也越来越大声。
旁边的客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起身说:
“你家孩子差点掉下去,这位先生只是帮忙去扶了一下,你竟然还责怪。”
这位母亲瞬间脸红,连忙道歉。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为什么不解释一下呢?
季羡林说:“大家都看着呢,我没做亏心事,没必要解释。”
是的,解释的力量是苍白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做好自己,事实和结果往往比语言更有力度。
《道德经》里写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古之圣人的处事方式,对于得失,不会去斤斤计较;对于误会,不会去过多解释。
不解释,不是消极回避,而是于心无愧,别人误会是别人的事,自己不必为其烦恼。
我们没办法去决定,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但我们可以做到就是,为人坦荡,处事清白,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03
受到别人误会时,不要苦恼,不要伤心难过。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你遇到的人不对。
我们做不到人人喜欢,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有些人看透了,也就离开了,有些事看淡了,也就放下了。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 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
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 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
为什么?
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道德经》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真正强大的人都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
一辈子不长,请为自己而活。
不要在乎别人的议论,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做到内心无愧就行。
流言蜚语,迟早会散,你越是争辩,别人越嚣张,误会矛盾,终会化解,你越是解释,越解释不清。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耗费自己心力的事情上,还不如留给自己多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
作者简介:作者:国文,来源:国学生活(gxsh789),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万国学爱好者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