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述五脏气机,有“化禁发乱见”,该如何理解?
《素问.宣明五气篇》在内经里,是一个以五脏气机运行为主的章节,主要阐述了和五脏相关的多种气机异常。但因为有多种变化,对初学者来说,理解和记忆并不方便,我们就从其中的“化、禁、发、乱、见”这几个方面来说说。
所谓“化、禁、发、乱、见”,一句话概括,其实就是描述的脏腑气机变化:
1、化,指的是五脏化液:
这个稍微好理解一些,比如后世医家所说的:心主汗、肺主涕、肝主泪、脾主涎、肾主唾。“汗、涕、泪、涎、唾”就是中医所说的五液。
古人认为,机体向外的分泌液和体内脏腑的气机之间,有某种独特的联系。心气运行不畅的人,常有盗汗出,并容易从梦中惊醒,于是便总结出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等诸多说法。
而肺主一身之表,风寒之邪侵袭机体,必将是从口鼻、皮毛肌腠而入,流鼻涕就是肺之液外溢的表现。
而一旦激动就会流泪,肝主疏泄、开窍于目,便总结出肝和泪水之间的联系。
当人们食指大动、胃口大开时,便会有唾液分泌增加的变化,所谓“垂涎三尺”,就认为涎和脾之间的关系。
最后,肾主水、咸生津,多唾就和肾的关系密切了。
根据上述五种“液”的异常,有诸内必形诸于外,也就能辨析出内脏的气机变化。
2、禁,指的是五味所禁:
辛味能走气,气病就不要吃太多辛味食物;咸走血,血病就不要吃太多咸味食物;苦走骨,骨病不要吃太多苦味食物,甘走肉,肉病不要吃太多甜味食物;酸走筋,筋病不要吃太多酸味食物。
这就是五禁,就是不要多食。需要注意的是,五禁不是绝对不能吃,而是要不过份多吃。
从中药的四气五味来看,辛能散,最契合体内运动的气机,故情绪波动时、气分病发时,辛味药食容易助火,所以应该少吃。
咸味的药食容易进入营血,但过了又需要从肾而出,故营血和肾发生问题时,就要少食咸盐之类的药食。
苦味性寒,有收敛之能,人体最坚固的部位是骨,当折断之类的骨病时,进食多苦的食物,就容易妨碍它的生长愈合。
甘入脾走肉,过食甘味容易肥胖,引发脾虚。比如糖尿病,古今医家都建议少食甘味,其意正在于此。
酸入肝,肝主筋,如果筋缩引痛,是肝气收缩太过,不能濡养筋脉,再多食酸就会令肝气越发不能调达。
3、发,指的是五病所发:
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阴寒性质的疾病形成与发生,都与骨、肉这些阴凝成形的组织有关,常常在夏季发现并发生。
而阳热性质的疾病形成与发生,都和血液的流动有关,常常在冬季容易发生。
4、乱,指的是体内气机的紊乱:
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这就是“五乱”。
一乱是寒湿之邪入于骨肉关节则成痹症,
二乱是阳气过于旺盛升到头顶会成为巅疾,如疯巅、巅间之类。
三乱邪气入于阴分,就会导致说话发音的问题。
四乱阳气进入阴中则静,阴护阳,守阳。
五乱阴气从阳气中出来,人就表现为发怒一类情绪发作。
可以说,这是从阴阳的层面来判断病邪引起人体气机的乱状。
5、见,五邪所见:
这个主要和脉诊相关。也就是所谓的“真脏脉”: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
我们都知道,脉诀里说,春脉应浮而毛,夏脉应洪而沉,长夏脉应在洪毛之间,这是正常的脉象。
如果长夏时节脉浮,秋天的脉洪大,冬天的脉却在洪毛之间,这些都是阴出之阳的脉象,如果再加上善怒的情绪,就不容易调治了。
从五行来分析,金克木,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秋得春脉,长夏得沉脉,冬得洪脉,夏得秋脉,这就是相克,都是预后不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