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假修道士章)
第70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此章说“大道甚夷,世人好径”。亘古之道是常道,所以甚易知,甚易行。但世人却“莫能知,莫能行”,这不是知的问题,是世人故意躲避大道。为什么故意躲避大道?世人喜欢走捷径,捷径就是斜径,就是邪路。
上章老子宣说了“知子守母”的修道第一秘诀,从事法界到理法界,从理法界到事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老子第一次宣说世人修道的障碍在于世人“好径”的恶习,好径就是只知现实地,不知究竟地。世人哀叹,知道明天追求什么,却不知道一生追求什么。
修道是人生的究竟地,是认识自己的关键。于是出现了假修道士,这些人“带利剑,服文彩,厌饮食,财货有余”,似乎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双修,都获得大成就。不明真相者以为他们就是修道士的代表。老子在此章呵斥了假修道士。
第五十三章
第一段: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yǐ,迤)是畏。
第二段:大道甚夷,而民好(hào)径。
第三段: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第四段: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第五段: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盗,谐音道,假修道士】
此章经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经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yǐ,迤)是畏。
老子用字令人吃惊,也令人迷惑,“介”字就是如此,这是不得已。历代注释家对“介然有知”争讼不已,有解为“小”,有解为“大”。老子是一个孤独者,卓立不群者。第70章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褐怀玉。”《金刚经》说“此人第一稀有”,与老子的“知我者希”何其相似。“介然有知”就是“知我者希”的另一种表述。“介”的解读一直有分歧,清代重视训诂,“介”字未有更好的解读。
《帛书老子》出土,甲本作“挈”,乙本作“介”。庄子《庚桑楚》有“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不免遭网罟之患。”意即能够一口吞下车辆的巨兽,一旦独自离开藏身的深山,难免会遭受被捕猎的祸患。庄子又说:“明乎人,明乎鬼(应作“神”)者,然后能独行”,能够通达把握现实地又能够把把握究竟地的修行者才能独行(不受外境诱惑和困扰)。“介”就是独自、独行之意。
独立不群者为介,汉张衡《思玄赋》说:“孓不群而介立”。修行者都是独行者,遗世独立,卓尔不群。所以单足站立成为介,受断足刑法者称为介,因为是单足独立。佛教中有独觉圣人,一个人独自在高山顶上参悟大道,俯瞰世间群生之苦难无穷,亦爱莫能助。
庄子《齐物论》说“有大觉而后知此大梦”,大觉者肯定是孤独的,万世才一遇,故大觉即是独觉。老子宣说,我这个独觉大道者,完全通达解脱密法,能够遵循大道,刹那不离。但令我担忧的,就是大道边上有很多斜径,世人误以为是修道捷径,甚至故意当做修道捷径。这些斜径引诱世人,最终偏离坦荡大道。
介,河上公注,“大也。”介又为居间、坚硬、甲壳、微小多重意义。由坚硬引申为耿介坦荡义,由居间引申为在意(介怀)、介入。傅佩荣作“坚硬”解,张纯一作“微细”解。《易经·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介有中正义,中介即是,这是从独立、居中引申出来的。
立于石缝之中,不用一整天,既贞且吉。因为立于石缝中既中且正。贞为正,即上天眼中视为正,不是人眼中视为正,后世引申女子品行端正为贞节。注释者简单把“贞”注释为正会失去微言大义,《道德经》中有贞有正,亦需细细分别。傅佩荣注“介于石”为“立于磐石上”似未确。
甲骨文介字是溪水中穿过,金文、隶书下部似小字,因为把甲骨文的水形简化为线条(二短线简化为一长线)。《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八有分开意,居中、居间、中介都是从八引申而来。介又引申为一个,居间之一才能分为二之意。
“独立”“卓立不群”是从居间、一个引申而来。考查介的多重含义,对于选择最佳文意有帮助。若做“微细、纤微”解,则可解为知入纤微、无所不知意,不是知之极少。清代道家学者黄元吉注:“此介然有知,是忽然有知,不待安排”。依据不足。
经文“使我介然有知”与“行于大道”连接,“介”解为独觉者、独行者更为恰当。“我愚人也哉”、“众人皆有以,而我独若遗”、“吾将以为教父”都是独觉者、独行者的形象,古代悟道的大宗师都是独觉者、独行者。独觉、独行又和于群生,为世人的愚痴而发悲心。“唯施是畏”正是发大悲心。
“介”有微小义,陈鼓应注“微有所之,稍有知识。介,微小。”“介然有知”翻译为“假使我稍微有一些认识”。但这里引起人们 的迷惑,老子怎么是“稍有知识”。《列子·仲尼》说:“其有介然之有”,就是极微之有。老子为什么说极微有知?这是老子道家特有的认识论。
庄子说,黄帝听说师父老龙吉突然死了,先是拥杖而起,接着是嚗然放杖大笑,证悟了!原来师父得到了“秋毫之末万分不及一”的道,就不愿我们这些为开悟的俗人在一起(我们俗人太脏了),不辞而别。我们跟随师父学道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开悟,老师只得显示“死相”,这是宣说道的无上珍贵,第一稀有。
得道只是得道的“秋毫之末万分不及一”,但已经是清净无染身,反之一点不得即是肮脏身,是二个不同的世界。得道不能错会为得道之全体,而只是“介然有知”,微尘那么一点。在世人的语境中,“介然有知”是少之有少,在修道的语境中,“介然有知”是极多极多。此处不能错会老子的“介然”,理解为世俗的微少。
“介然有知”极少、独觉、中正、坚定四义具足,是老子修道的特殊语境,不可做普通文句看。
施,王弼解为“施为”,言悟道易,行道为难。“施”帛书乙本作“他”,借为迤。王念孙说:“施读为迤,邪也。言行于大道之中,唯惧其行于邪道也。”行路最怕有歧路,路有分歧就有可能误入歧途,不能到达目的地。杨子看见路分叉就大哭起来,分叉还有分叉,将来不知自己会迷误到何方?
老子“唯施是畏”与“而民好径”一致,近似于杨子“见歧路而大哭”。老子悲心极为广大,见歧路而大哭(是畏)正是悲心的表达。修道事业已经广为传播,于是出现了假修道士,借修道之美名,实际在追求世俗利益和欲望的满足,但外相上以修道士示人。
第二段经文: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经文:大道甚夷。夷即平坦,作动词即夷为平地。大道当然是平坦的,通向人生的究竟地。但这个平坦不是肉眼中的平坦,而是天眼中的平坦。正像贞是天眼中的贞,不是肉眼中的贞。世人眼中的大道不是平坦的,而是最艰难的崎岖之道,即“以道若纇”(41章)。
玄奘西行,心中知道自己是“大道甚夷”,世人的道才是斜径,因为不能通向究竟地。但世人看玄奘的西行之路是最危险、最崎岖的。现实地和究竟地是绝然不同的显现,所以老子说“与物反矣”(65章),“物”即世人,假修道士。
经文:而民好径。王弼注:“言大道荡然正平,而民犹尚捨之而不由,好从邪径。”大道本来坦荡平正,但世人宁可舍弃大道而走邪路。“民”有争议,有人以为应该做“人”。《道德经》中的“民”不仅指普通人,也指侯王,是世人的通称,不作地位分别。只有对比情况下(民与上),民才是百姓之意。
斜径是什么?“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63章)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这四句经文代表老子的贬斥,但历代注释为老子赞同,错会已久。世人认为从易处、细处开始修行很好,其实这是“斜径”(而民好径),从未有处作为,从未乱处治理,确实是高法,但却是俗谛的高法,不是真谛的高法。真谛的高法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即不是从大处作为,也不是从小处(易处、细处)作为,而是知难而上,勇猛精进。可惜传统上以为老子赞同从“易处、细处”修行的讨巧方法,殊不知这是“而民好径”的特征之一。
斜径含义极为丰富,可以指1.眼前有利,不作长远打算。2.现实地有利,远离究竟地。3.表面有利,本质上不利。4.欲望引诱,能够满足眼前欲望,但埋下无穷后患。5.对己有利,对他人不利,即损人利己。6.对假我有利,对真我不利。损之而益,益之而损。7.对肉体有利,对心灵不利。
第三段经文: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朝,王弼注:“宫室也。除,洁好也。”河上公注:“高台榭,宫室修。”二者都是认为修建豪华宫室,不顾民生之意。从句法看,三句经文是同一语境,与后四句相反,这是对比。后四句也是同一语境。
朝指朝政,除指去除,废除,即朝纲大坏。西汉东汉末年的皇帝昏庸淫乱,外戚宦官当政,朝纲大坏,导致天下奔溃。历朝历代均是如此。司马光不把自己十九年所著的二千年的编年史称为历史而称为《资治通鉴》,希望后代吸取教训,以史为鉴。
老子是柱下史,与司马迁、司马光一样是史官。但老子显然不愿写《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因为老子知道“以史为鉴”的可能性不大,只有修道,认识宇宙万物的本原,认识自己的本性才能从野蛮走向文明,学习历史的效果微乎其微。《道德经》没有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不同凡响的。
经文:田甚芜,仓甚虚。此二句经文都是描绘朝纲大乱以后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30章)这都是“田甚芜,仓甚虚”的描绘。后文“带利剑”也是大兴战事的一种景象,当然也是恐吓的象征。
第四段经文: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老子举了四种衰败之相。“服文彩”是侯王上层对丝绸美衣趋之若鹜,“带利剑”是显示身份和恐吓双重作用,也有大兴军事之意。侯王饮食之费更是惊人,很多帝王收刮天下民财还以为不足,导致国库空虚。“厌饮食”之“厌”是“餍足”,吃不下还要强吃。
“财货有余”是超量收刮的结果,反面衬托民间“仓甚虚”,沦为流民饿殍。曹操和蔡文姬的描写极为详细,令人唏嘘。庄子说“千年之后人相食”,五胡乱华、八王之乱的战乱中,人相食是常态,“千里无人烟”是现实的描写。
第五段经文: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盗夸”,严遵本为“道夸”,韩非引文为“盗竽”。“盗夸”是双关语,盗谐音为道,所以做“道夸”也是对的。钱默指出《道德经》有多处是双关语,“莫若啬”之“啬”也是双关语。夸,大也。“盗夸”就是大盗。“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者也号称自己是修道士,口中玄谈道、德不已,甚至文意甚高,外人以为是修为极高的修行人。老子此段经文严厉贬斥这类假修行人,与大盗无别,与真正的修行人背道而驰。
王弼注:“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盗夸也;贵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则皆盗夸也。”王弼把“邪”的含义详细解读,以道得之为正途,非以道得之为斜径。世人好径,就是不想“以道得之”。非以道得之,都是“盗夸”,就是假修道士(道夸),本质就是大盗(盗夸)。
老子可谓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只有大宗师才有此气度。后世很多帝王喜欢《道德经》,也有被骂而心生欢喜。因为帝王被欲望所勾牵,夜深人静时也会骂自己不争气,正像酒鬼喝醉醉,会骂自己不是东西,一点自制力都没有。此时读《道德经》经文,犹如替自己出气。
老子此章经文以一个独觉者,对人世间的假修道士予以贬斥。孔子《论语》开始就斥责假儒生“巧言令色,鲜矣仁”,都是一个意思。
假修道士,满口仁义道德,令人真假莫辩。只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修行者才是真正的修行者。老子宣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正是针对假修行者此类“道夸”。
老子不仅贬斥假修行者,使真正的修行者有正知正念,同时也是对假修行者的慈悲。为什么会出现假修行者呢?因为假修行者不能分别现实地和究竟地,以现实地为真,以究竟地为假,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听闻大宗师宣说究竟地的妙理。上章知子守母四句偈是修行第一真言,但假修行者错过听闻的机会,惜哉!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宣说远古证悟者对假修道士的呵斥。
修道事业从远古传来,
当猴子睁开第一只人眼的时候,
修道事业就开始了,
道从不动地生起一念悲心,
这就是道之动。
真正的修道士致虚极、守静笃,
证得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无上智,
道业圆满,戒律清净。
现在修道士的队伍中混进了假修道士,
因此修行者要辨别清楚。
我曾经在高山顶上入甚深禅定,
独自觉悟大道。
当我行走在这条大道上时,
大道平坦顺直,通向解脱的彼岸。
我发现大道上有不易觉察的小径。
整个世界只有我独自一人修道,
我对此一点也不害怕,
但对这些小径顿时担忧以来。
大道是多么平坦,
但假修道士特别偏爱邪径。
他们本来是欲望的奴隶,
不愿从欲望的奴役中解脱出来,
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修道,
他们也冒充修道士加入了行列。
他们的朝堂混乱不堪,
使万民的田野一片荒芜,
仓库空虚,没有维持生命的食粮;
但假修道士身穿美丽的丝绸,
腰佩长长的利剑,
饮食甘腴吃到反胃还不停止,
财货堆积如山,粮食以致腐败。
这些道貌岸然的人是大盗,
不是真正的修道士啊!
假修道士信奉修道与人间享受两不相仿,
这不是修道士的教法,
你们要擦亮双眼,
不要被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