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是怎么一步步让我们失去了选择权的?
文章来源:DT财经(DTcaijing)
作者: 阿 米
在上海打开大众点评搜索「深夜食堂」,你会搜到大概1559家相关店。但当你走进其中一家「深夜食堂」时,迎接你的才不是电视剧里那种「想吃什么直接跟我说」的浓浓人情味,而是服务员指一指桌上的二维码告诉你「扫码点单」。
二维码,QR code,英文全称是Quick Responding code(快速响应码)。但使用二维码点单的过程并不一定那么Quick Responding,没信号、没网速、没加会员、没关注公众号,以及路途坎坷的跳转再跳转,都可以是你点单路上的绊脚石。而且扫码点单这件事本身,好像也有点问题。
欢迎光临
请「被自愿扫码点餐」
让我们重新来梳理一下如今的点餐流程吧。当你在一家餐厅坐下,服务员倒完水就立马告诉你「扫码点单」,并立马转身不给你留下任何拦住TA点餐的机会。
不过,扫码点餐这件事上,你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
店内的手机信号不出意外地差劲,所以你又把服务员请过来询问WiFi密码。服务员把那个结合了店名缩写和数字的复杂密码告诉你,而你一定不出意外地没听清楚。你径直把手机给到服务员,请他直接输入正确密码。
(客:网太差 服务员:扫码都不会 图源:破产姐妹)
与网络世界重新建交后,你的用餐智慧告诉你,扫码的角度以43.85度为宜,即便你已经坐在了光线较柔和的角落,这个角度仍然可以保证你能够在0.78秒以内完成扫码,不会因为光线照在塑封二维码上形成反射导致扫码失败。
此时,按照所有当代电子软件的默认规则,二维码又抛给你了一个「请求」——×××申请获取你的昵称、头像、地区及性别、手机号、生日并请求你关注其公众号。
说是请求,但这和「要求」又有什么差异呢?想吃饭,你只能选择「同意」,这没有商量余地,不然系统会像妈妈一样取消你的用餐资格。就这场景,足够写出另一篇10万+爆款《困在系统里的食客》。
作为一个被千锤百割的互联网年轻人,你早就熟知:用户除了「用隐私换便利」之外,没啥第二选择。面对小程序的这个「请求」,你能做的只有嘴角微微上扬,给所有人留下一个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迷之微笑。
然后点击「同意」。
进入主选单开始点餐,虽然手机菜单上的选品相当多样,但一家店的小程序制作水平和餐标相符倒还好,要是倒挂就愈加让人心生悲壮。与一份经过精心设计的菜单、酒水单相比,小程序点单在诚意分上至少差了152个米其林餐盘。拿着手机滑动操作的感觉似乎也有点熟悉——没错,像极了点外卖时的样子。
如果到店用餐和点外卖的差异仅仅存在于炸鸡翅不会受潮,那几元钱的配送费只能说是过于超值。
不过,没有抄着手、以稍息姿势在一旁「督战」的服务员,点菜的过程也变得坦然许多,至少你可以点开菜品详情页细细品味了。
点开每道菜品的详情页,系统使用的词汇都是那么精心又那么敷衍——「Q弹」「爽脆」「鲜甜」……上一个对你使用这些词汇的,还是某档美食节目的外景主持人。至少她还会闭着眼睛使用语气词「嗯~」,才显得不那么死板。
如今的你已经学会,不论多无助,都会千万按捺住向服务员求助的心,因为TA通常要么没看到你的求助,要么就是过来把手机上的菜单重新播报一遍,自说自话的样子像极了Siri,或者一幅「我好像不太明白」的表情,留下「我去问问」后消失在地平线。
(我booming bye你的意思 图源:网络)
作为一个打卡网红餐厅的当代人,《用餐修养流程手册》里是这样写的:以最快速度完成本次扫码点单,并在薛定谔的上餐时间里乖巧等待,再以最快速度拍照进食,以免门口排队的朋友们AirDrop给你图片——「吃快点」。
但还得注意,别点到一半退出页面,那就要把所有步骤重来一次了。
几天之后,你的微信突然亮了起来,你以为是谁点开了你的头像,但其实是你上个礼拜天忘记取关这家店的官微,而它又发了新推文而已。这种情况我们俗称「赛博诈尸」。
整个二维码点菜的流程,从提交信息到餐后取关,食客们一直在退让。如果扫码点餐是食客和店铺的一次斗智斗勇,那么付钱消费的你和我,反倒像1919年的签署《凡尔赛和约》的德国一样,给了钱还要不断妥协。
现在吃饭还有「不扫码」「不关注」
「不注册」的自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