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坚持拆北京古城墙,林徽因夫妇阻止不了,多年后全说中

民国时期,在旧文化和新文化的冲突当中,留学国外的学者都摒弃了旧文化,封建思想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一味的放弃旧文化,也并非明智的选择,中国之所以能够有5000年的文化,也不是依靠新文化。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些文化都是老一辈遗留下来的,若是文明将它们全部拆除,那么后人又怎么能够看得到文化传承?若我们毁掉《史记》,铲平兵马俑,炸开马王堆,那么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各大历史奇迹又从何而来。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首都新建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古牌楼第一个被拆,同时北京古城墙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在“拆”古城墙当中,两派学者争论不休,以过郭沫若为首的学派主张“拆掉”,以林徽因和梁思成为首的主张保留。

北京古城墙已经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元代正式开始建立,1403年,明成祖迁都北平改为北京,1406年,明成祖又下诏建宫殿,修城垣,重建的宫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

在历史上明城墙也是多次被毁,在清末时期就已经开始,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就被毁了,北洋军阀时期为修环城铁路又拆毁了几处瓮城和箭楼,建国之后,关于“拆毁”提议又出现了。

梁思成夫妇一直都致力于保护古都,日本人都尊称梁思成夫妇为“古都恩人”,因为他在二战时期成功劝阻了美军对奈良和京都的轰炸,这一次他同样提议将古城墙保存下来,他为此给出了扩建建议。

他提议将宽阔的城墙顶部开辟为登高游览的地方,同时将墙外的护城河加以修缮,对两岸进行绿化,在旧城西侧另辟新区来作为新中国的“心脏”,梁思成和陈占祥一起提交了2.5万字的《关于中华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但是支持郭沫若“拆除”古城墙的人还是居多,这份提议最终被打了回来,“拆除”提议通过了,但是定在2年后动工,梁思成和林徽因并没有放弃,他们四处奔走游说,据理力争。

林徽因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哪怕是奔走2年都没有阻止拆除,外城城墙多数被拆,1953年,郭沫若又提出拆朝阳门和阜成门的城楼,林徽因一听说,病情更加严重,她拖着病重的身体。嘶哑的说:拆了这些八百年的古城墙,来日方长,就算后悔了复原重建,赝品的城墙没了历史的厚重感,只是件多余的摆设。但是没人听,他们认为历史的车辆是滚滚向前的,这些旧建筑也不该保留。

经历数年古城墙被拆的七七八八,虽然现在修复了不少,但是终究只是赝品,没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