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孙绍振教授解读2021年高考作文题

孙绍振教授解读2021年高考作文题
孙绍振
  【孙绍振,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统观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可谓形式纷纭,风格各异。
  全国卷的时代精神十分明显。全国甲卷列数党史“百年历程”。从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到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再到经典《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再到革命先烈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以及当代科技战线上的英雄楷模钱学森、黄大年,等等,表面上纷纭繁复,似无头绪,但是命题又提出以“可为与有为”为纲,就变得很单纯,说明命题者意在将单纯的主题寓于丰富的感性材料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不过,也许这个思路的空间太广阔了,难免有些考生一时理不出头绪,时间仓促,发挥不出正常水准。
  02
  更多的省份使用全国新高考卷,其素材取自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此文专论体育,于非专于体育者不适,命题者乃以“体育之效”一节的观点为基础进行阐发:“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里表面上说的是体育,是生理上的问题,但其内涵乃是强弱矛盾的转化。
  “目不明可以转明,耳不聪不可转聪”,隐含的哲理乃是弱可以转化为强,这就超越了生理的外延,而成为普遍的规律。从正面说,矛盾可以由弱转强;从反面说,“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其深度在于,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如果滥用了强项,必然走向反面,变成弱项。
       确立了这样的辩证转化主题,接下来的励志性论述就顺理成章了:“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是作者身处五四时期,在中华民族处于民族危亡之时,以历史的强者的前景自诩。当时列强视我们为东亚病夫,我们的前驱也着力于文化自我批判。这样高瞻远瞩的气度,不但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仍然在理论上有坚定民族自尊自信的鼓舞性。
  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想作文有竞争力,关键在于立意不能停留在“论点—论据—论证”的直线性思路上,因为这里不是一点论,不是固定的,而是两点论(强项和弱项),是不断转化的。这道题还立足于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两点上,要依赖举例证明,这不仅复杂,写不好的话还会自相矛盾。
  第一,矛盾的正反两面,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统一。要把这一点写好,考生就需要把思路拓宽,在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内盘活自己心灵的库存,把与之相关的素材凝聚起来,把一些耳熟能详的格言和故事运用起来。表面看来,调动记忆并不困难。但实际上,耳熟能详的素材,考生由于过分熟悉,不容易写出新鲜感;考前准备的形形色色的格言、故事,在高度紧张时可能会限制考生思路。这个时候就需要极强的素材选择与加工能力。
       比如,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都很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但如果用它来说明弱者转化为强者的哲学观念,它就活了。有了这样的素材自觉,内容就源源不断流淌出来。毛泽东曾通俗地讲过,好事可以转化为坏事,坏事也可能转化为好事;汲黯对汉武帝说,“譬如积薪,后来者居上”;荀子曾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想到这些,思路马上就活跃起来,素材就变成了自己的,获得了新生命。
  第二,对立的两面存在于统一体中,互相不能分割,并在某种条件下相互转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处于对立之中,丢掉了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没有条件,不能转化,性质不变;有了条件,就能转化。如“温故而知新”,故之所以转化为新,就是因为温习,因此《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
       若是条件不足,操之过急,双方非但不能转化,反而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孟子有“揠苗助长”“邯郸学步”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失败的原因皆在于没有条件,或者转化的条件不足。用旧的材料说明新的道理,文章就活了。思路一打开,材料便纷至沓来。这些看起来是常识性的素材,在文章中就变成了亮点。
  03
  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虽然异彩纷呈,但在根本观念上高度一致,几乎所有的命题意图都集中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念上(个别试题例外)。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独立命题的省份,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几乎都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国甲卷是“可为与有为”,全国乙卷是“理想的追求”与“实现理想”,北京卷是“生不逢时”与“生逢其时”。
      上海卷的命意与其基本一致,但是稍稍深邃一点,它提出矛盾转化的条件可能不太简单——事物的价值被人认识与否,时间的沉淀是不是唯一的条件呢?这个问题思考的自由空间更大。浙江卷更精致一些,提出“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这乍一看并不是二元对立,而是三元,但归纳后会发现,它还是二元:把得失看成起点和终点,都是绝对化的,只有将其看成过程,看成永不中断的过程,才可能是全面的。
      全国新高考卷比较有难度。由于书法比较专业,题中的“藏而不露”“不偏不倚”“迂回出头”等说法可能给考生带来困惑。但是,更可能被忽略的是最后一幅“人”字描红,可能很少有考生会把个体的独立和描红作为对立面展开叙述。
  虽然十个指头有长短,但总体来说,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在体现辩证思维、矛盾分析的根本观念上高度一致。这一点,在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是空前的,甚至是历史性的。
  回想最初,我们要求高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反对封闭性、强制性命题,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受到了广泛称赞。命题开放性问题解决后,对高考作文题改革的呼吁变成重视开放性中的导向性,这是第二个阶段。现在这个问题也基本解决了,进入了第三阶段,提倡导向的深度。仅仅对观念进行提示可能是不够的,更为根本的是要有导向的深度,引导即将进入大学的青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统编语文教材已经收录了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贯穿其中的世界观,是把世界看作在内在矛盾中不断发展的;不论是自然、社会还是人的主观思想,都是在内部、在矛盾中不断变化的。故我们的方法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在这一点上触及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值得大大肯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