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30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孙尚见认为,“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金矿”。他擅长治疗肿瘤,数十年间接诊10多万病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法则,用攻下败毒排毒法来驱除病人体内的邪气;用软坚药使病块变软,变软后肿块再经过破血活血药的破散作用慢慢消散,自始至终重用解郁的药物,让病人气血和畅。他说医院病人多的奥秘,就是独特。治则独特,治法独特,配方独特,用药独特。现在医院里开太平方的医生大有人在,不敢创新,而民营医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创新。
二、
肝硬化腹水民间偏方:旋覆花10g(包煎),蝼蛄1只瓦上焙干研末冲服,三棱10g天葵子10g桂枝10g丹皮10g云苓10g桃仁10g。水煎服,日一剂,其中旋覆花可化老痰顽痰,无形之痰;蝼蛄开水道消水;三棱破气行血;天葵子排毒清热;桂枝茯苓丸可散下焦瘀血。
三、
消化道溃疡其病在胃及十二指肠,临证治疗重心在脾,其形成病理因素复杂,多为诸多因素久积而成。临证选药可从肝胃不和,脾失健运,气血两虚入手。肝胃不和者可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脾失健运者可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气血两虚可用归脾汤加减治之。此外消化道溃疡为多因素长期影响、反复发作而形成,故久病久痛而致血瘀损络,故中医有“久病久痛入络”之说,可用四逆散合失笑散治之;也有郁热伤阴者可用一贯煎合百合汤治之,亦可收效。治疗消化道溃疡在应证方药中加入蒲公英30-60g常收良效。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推荐蒲公英为治疗该病之佳品,临证笔者也喜用之。考蒲公英为治疗消化道疾病不可缺少之品,本草文献均认为蒲公英可消痈疗疡,归胃肝二经,性虽寒凉而味微苦且甘,清热健胃,抑菌消炎而不伤胃气。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明该药不仅具有抑菌作用,且对实质性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抑制大白鼠肾酸分泌。
四、
归脾汤加石菖蒲可治“饥时腹痛”,为清·陈修园经验,载其著作《时方妙用》中。上世纪70年代,湖南名医刘天鉴先生善用本法治疗消化道十二指溃疡,常收良效。临证脘腹疼痛有饥饿感时疼痛重或明显者可,用归脾汤加蒲公英、石菖蒲、橘叶治之,确有良效。
五、
蒲公英有解毒清热通淋止痛之功。孕妇尿路感染者可取该药15-20g当茶饮用。
六、
中医养生有五难,正如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在其《答难养生论》中提到一些难处,他总结出有“五难”,人如果解决了这五难就能健康长寿。第一.名利不灭,名利者可追求,但不可强求这才是正确的态度;第二.喜怒不除,这里强调的是情绪时常不稳定;第三.声色不去,贪欲好色伤人气血;第四.滋味不绝,饮食不节贪食美味;第五.神虑转发,心事重重多虑多疑,活得浮躁缺乏宁静。
七、
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在2010年8月12日举办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年度论坛上说,“中医师承教育自古以来一直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最佳途径,学生不仅继承了老师的经验、技术、特长,也在临床实践中体会经典,对照加深了解。”路志正先生说,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既要系统理论又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而师承教育就是有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多临证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临床疗效。
八、
生地既可清血分热,又可复已耗伤之阴血兼能止血消瘀,使瘀血去而新血生,滋阴降火。《本草求真》认为其“力专清热泻火,凉血消瘀。”《珍珠囊》亦赞其“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
九、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外感风邪头痛而设。临床实践证明本方是治一切头痛的主方,不论左、右、偏正、新久皆效。临证可结合辨证进行适当加减,用药得当,疗效好。
十、
乌梅有生津收敛之功,临床上凡遇顽固性湿疹,与土茯苓、白鲜皮、莪术合用其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