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④ 实在的本性,柏拉图到黑格尔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71本书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一书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读到了古代哲学家们对实在(或是真实性)的思考
更多内容,请戳:《大问题》③ 实在的本性,以及对物质论与非物质论的思考
他们中有的认为构成实在的基本成分,是如水、火、原子等物质的存在;有的人则认为构成实在的基本成分绝非物理,或物质的,而是像精神、心灵或者是数这样的东西。

事实上,整个西方历史都可以看成是两种观点对立的历史。很自然地,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唯物论者,大多数宗教信仰者都会赞成非物质论。
直到柏拉图时期,哲学家们才开始试图整合「唯物论」与「非物质论」,在更深的层面进行思考。
01.
柏拉图:理式
理式(form)体现了柏拉图试图把握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洞见,并竭力在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之后把存在与生成联系起来的思想。
与毕达哥拉斯类似,柏拉图强调形式比质料更重要;与巴门尼类似,他强调最终实在必须是不变的,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世界不可能是最终的实在;但他也与赫拉克特利类似,承认显见的变化是重要的,它们需要某种背后的逻各斯或最终原理才能够得到理解,即「理式」。
也就是说,柏拉图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
这个由物质的东西组成,会变化,会灭亡,会消失的感官世界,是纯粹「理式」世界在我们生活里的呈现。
就像是数学概念里的三角形,与纸面上的三角形一样,后者永远都只是前者的一个呈现,而不是它的全部。
在柏拉图看来,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物理世界  —— 我们凭借自己感官接触的世界 —— 的人,就像是把全部生命浪费在电视上的人一样。
他们打交道的对象只有影像,而不是影像背后的实在。理解这些实在,才是理智要负担起的工作,是哲学的根本任务。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柏拉图提取了前人观点中所赞成的部分,将其结合成了一种戏剧性的,有说服力的图景。
即便这些观点都不是柏拉图原创的,但并不妨碍他凭借着想象力,成为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02.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在柏拉图以后,他的学生,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 亚里士多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把柏拉图又拖回了地上,抛弃了柏拉图的「存在的世界」和「理式」,主张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

然而,尽管亚里士多德坚持我们的日常就是实在,却并没有抛弃几个世界以来实在与现象之间的重要区分。
相较于柏拉图的让它们分属两个世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事物的形式就在事物本身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另一个地方。
这种两种出发点之间的冲突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虽然做出哪种选择取决于你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出现,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变得多元化了。
一开始挑出一种,或是几种基本元素,说明世界是如何构成的,
到「柏拉图式」的,假想并设计出一个隐藏在世界「背后」的世界,用它来解释世界为何是这个样子,
以及「亚里士多德式」的接受常识意义上的世界,表明其中还有许多我们尚不能理解的东西。
03.
心灵与形而上学
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你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关于什么是真实的这个问题,有一种熟悉的答案尚未被提到。
这种观点就是,最终的实在是心灵或者意识。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物质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它们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影响。

过去的几百年里,出现了3种把心灵看做是实体(或实体的一个方面)的说法,而这些概念恰恰是古希腊人没有的。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灵是一种实体。
它是由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来的。
笛卡尔是一个多元论者,认为存在着三种实体,分别是物理意义上的物体、心灵和上帝。上帝创造了另外两种实体。
然而,这便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心灵与物体联系起来。
显然,我们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心灵与身体的结合,我们既有肉身,也有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然而,如果实体根据定义是最终的、完全独立的东西,它们又怎么会发生作用呢?我们怎么会因为踩到钉子而疼痛,或是因为疼痛而揉脚呢?
一种回答是,心灵与物体并非不同的实体,而是同一种实体的不同部分;另一种是心灵与物体是不同的实体,但无法相互作用。
斯宾罗莎的回答近似于第一种,与之类似的相信只有一种实体的哲学家被称为「一元论者」;莱布尼茨的则接近第二种,他假设了一个存在许多实体的世界,所有这些实体都是由上帝创造的,非物质的单子,且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相较于斯宾罗莎把世界看成是完全被决定好的,没有的自由的,莱布尼茨认最重要的东西,是它的自由与发挥性,它们是在变化着的。
04.
唯心论
唯心论是这样的一种哲学,它认为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其他的所有东西,如,物质对象、数、观念等等,都存在于人的心灵当中,或者从某种根本的意义上依赖于心灵而存在。
笛卡尔本人虽然不是一个唯心论者,他却构建了为后世绝大多数唯心论所需的工作框架。
他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说,我们唯一能够直接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由此出发,它距那种认为只有观念才是真实的东西的观点,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另一位则是爱尔兰主教乔治·贝莱克,他持有一种主观唯心论的极端立场,认为相信我们不能经验到的东西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例如,我们之所以知道一块石头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关于它的观念(经验),包括石头的视觉表象、对石头的接触、石头的重量、我们踢它时的疼痛,等等。
这些听起来似乎违反直觉,但依旧被19世纪三位来自德国的哲学家大力推崇,他们分别是伊曼努尔·康德、阿图尔·叔本华,与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康德主张,世界本质上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心灵强加于其上的范畴构建的。离开了我们的经验,就不会有空间、时间、对象这回事。
但这些事物的本性并不因此就依赖于我们个人的想象,我们的心灵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构造,即存在某些先天的(普遍必然的)规则,使得空间必须是属于我们的一种特定方式,因此时间和对象也必须是这样的一种特定方式。
在他这里,形而上学被分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和知识的世界,另一个是行动、道德和信仰的世界,这两个世界不仅都是理性的,还都会根据必然律来运动。
叔本华则认为,知识世界实则是一个幻觉世界,真实的东西是那些内在于我们的,让我们拥有欲望和激情并驱使我们去行动的东西。这些意志不仅是非理性的,还创造了数不清的困难。
康德之所以会把世界看成理性的,并把科学与宗教分开,是因为他同时致力于为知识做出限定,为信仰留出地盘,叔本华则认为,科学与人的激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位哲学家黑格尔,在两人的基础之上,把对科学和宗教的兴趣调和了起来,看到了一个处在不断冲突中的宇宙,一种无所不包的精神通过我们所有人和历史展开它自身。世界作为精神,是一种试图理解自身的宇宙意识或普遍心灵。
05.
目的论
黑格尔这种古老而不失活力的世界观被称为是「目的论」,认为世界最终有一个目标,而且世界正在朝着那个目标发展。

然而,现代科学倾向于削弱这种关于目的的思想,倾向于用原因来取代这种解释。亚里士多德将其称之为「动力因」,也就是某种东西产生的原因。
17世纪以来,宇宙便被当做是一台巨大的机器,一台依照自身因果规律运转的机器。但许多思想家都认为,将宇宙视作是机器的做法是不完备的。
比如,大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便在支持宇宙的机械因果解释的同时,还宣称上帝为其创造了目的。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对于什么是最真实的解答,能够带给我们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个答案那么简单。
阅读,尝试去理解这些看法,找出你支持或反对的点,虽然看似有些枯燥和无聊,却能让你在需要做出决定时,更加地坚定与果断。
从而你就会发现,你做出的选择将不再是盲目的、情绪化的、冲动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哲学家们对真理的思考。
敬请期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