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大师”
前些天被热议的流浪大师终于有所降温,不知道那些费尽周折拍到了大师以及和大师合过影的后来都有什么收获,也不知道大师的生活是否已经恢复以往的平静,从大师被拍时的无奈能看得出他是不太情愿被打扰的。
看到大师的模样,突然想起了读小学时在老家街边能经常看到的那个“疯子”:蓬头垢面,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经常安静地蹲在街边的土台上抽烟,很少和人说话,即使说话也多是自言自语,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说他是“疯子”,是因为村里的很多人都说他精神不太正常。平时也没什么人和他搭话,小孩子更是怕他,远远地一见他蹲在那里,就赶紧绕道走。
我原来也和别的孩子一样,看到他就会离开老远。但因为他所待的位置正好在村子中心的那条街,属于交通要道,除了上学,去村里的小卖铺买东西也是绕不开的。时间长了,也没见他打过谁骂过谁,慢慢就放松了警惕,偶尔也会从他眼前经过。直到有一天上学再次从他前面走过时,他招呼我,但叫的并不是我的名字,是一个我没听过的名字,也没太在意,以为他又是在自言自语。但他很执着,对着我又叫了几声,确信他是在叫我之后,就有点害怕,但看他也没什么异常,就仗着胆子对他说,你叫错人了。他又自言自语地说,就是叫这个啊。我也没再管他,赶紧上学去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和母亲说起了这事,才知道在自己姐姐之上还有个大哥,名字就是他早晨叫的那个名字。只是小时候患病,不到十岁就得病夭折了。这位没见过面的大哥非常聪明,很招人喜欢,母亲也只是简单说了两句,就没再多说。然后,又说起了这位“疯子”,当年上学时,他的成绩很好,是村里第一个考上中专的,毕业后,因为工作分配上的事,精神受了刺激,变得性格孤僻,有些不同于常人,也丢了工作,之后就回家静养了。平时也没什么事,只是偶尔发病的时候,脾气会有些暴躁。
从那以后,上学时再看到蹲在土台上的他,觉得也不是那么可怕了,感觉他应该是沉浸在多年之前的世界里。偶尔也和他打个招呼,他也还是招呼我那没见过面的大哥的名字。又过了一段时间,算是慢慢熟悉了,有时他也会断断续续地和我讲些以前的事,只是时间太久,记不得当时他具体都说些什么了。考上初中之后,住校的时候居多,就很少再看见他。读高中之后的一个星期天,回到家,听说他生病了,在家很少出来。
时间过得很快,自己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考研失败、找工作时又遇到了一些麻烦,对他之前的情况算是有了一点体会。但自己还算顺利,找到了一家单位,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参加工作之后,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知道了人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出自我调节,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什么的。我国早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到了大学,才有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近年在媒体上也会看到中小学生离家出走、校园欺凌、自虐自杀等“极端事件”,认为还是有必要在学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