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参与编写的《2021年城市可持续移动性观察报告》 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发布
上海讯 国内首个回归价值本源解读城市交通内涵、观察城市移动性的行业报告——《2021年城市可持续移动性观察报告》近日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1)发布正式发布,获得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报告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云合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编制。
图1 报告封面
报告以出行有效率、街道有魅力、城市有活力为主线,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昆明、南昌等8座城市开展探索性的观察与评估,旨在紧密围绕“人民满意”核心价值,推动城市交通发展理念升级、促进规划与政策逻辑转型,加快技术方法体系创新,重塑人、交通、城市间的和谐关系。
图2 各城市内容框架
三大发现
【发现1】出行有效率
各城市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通勤时间比普遍大于1.5。
公共交通全程出行时间与小汽车比值是公共交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新加坡、深圳市均提出了“公交1.5战略”,即将公交全程出行时间控制在小汽车出行时间的1.5倍以内。目前,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普遍不强,纵观本报告八座城市,出行时间比小于1.5的地区所覆盖人口比例,仅上海市中心城区超过40%,其余城市均低于30%。
图3 各城市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通勤时间比一览图
轨道交通为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
提升交通可达性,能够极大地拓展丰富居民就业选择面。报告发现,轨道交通建设,为八座城市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就45分钟可达岗位规模而言,轨道沿线地区是非沿线地区的2.5倍。
(1)北京
(2)上海
图4 公共交通45分钟可达岗位数量(以北京、上海为例)
轨道快线有效提升了交通枢纽的辐射能级。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大兴机场线开通后,五环内乘坐公共交通90分钟可达机场的居民比例由64%大幅增长至92%。浦东国际机场在考虑磁悬浮线路后,公共交通出行1小时覆盖中心城区的居民比例提升了一倍,极大改善居民的对外出行便利性。
图5 大兴国际机场开通前后航空枢纽公共交通辐射等时圈分布图
图6 浦东、虹桥机场公共交通出行1小时辐射圈(未考虑磁悬浮)
图7 浦东机场公共交通出行1小时辐射圈(考虑磁悬浮)
中心城区一半以上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便捷地享受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
目前,提升城市宜居性已成为国内城市的共识,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报告发现,8座城市中心城区社区生活圈建设成效较好,超过50%社区生活圈便利性达到“较为方便”以上级别,居民就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1]平均达到5类。但是,国内城市也普遍面临养老、体育等基本服务设施规模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
(1)上海
(2)武汉
图8 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分布图(以上海、武汉为例)
图9 各年龄段人群15分钟宜居圈(以成都为例)
[1] 8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教育、商业、休闲、体育、养老、交通、文化。
【发现2】 街道有魅力
绿视率、围合感、建筑界面、街道家具共同构成了街道的魅力图谱。
高魅力街道,往往给人以优质体验。较高的绿视率给人舒适的视觉感受,适宜的天空可见度给人开阔明朗的步行体验,连续的建筑界面则有助于营造安心的围合感。
高魅力街道,并非千篇一律。街道魅力基因图谱显示,高魅力街道包括景观型、生活型、商业型等各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型街道兼具高绿视率和高围合感,生活型街道兼具高绿视率、高界面渗透率及高人行道空间设置率,商业型街道兼具高建筑界面、多样街道设施与丰富街道色彩。
图10 体验优质的非主干道画像(以成都为例)
“窄路密网”对营造街道空间魅力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窄路密网”有利于提高步行通达性、提升街道体验。报告发现,低等级的“窄路”普遍具有高人行道可见度、高绿视率、高建筑界面等魅力基因,体验感高于高等级的“宽马路”。目前,各城市仍存在大量宽马路、大街区的片区,步行体验感、通达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图11 基于ANN评价模型所开展的非主干道类型得分示意
【发现3】城市有活力
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城市活力由通勤出行向全时段活动拓展。
活力不同于传统的交通出行。报告显示,8座城市活力高峰出现在中午12点和下午6点,大量“家门口”、小区内的活动构成了城市活力图景。因此,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策略需要调整,从传统关注通勤出行为主向更加关注全时段活动转变。
此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夜间活力高峰持续时长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超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和更发达的夜间经济。
图12 工作日0-5点活力热点分析(以上海内环为例)
(1)上海
(2)武汉
图13 工作日和周末24小时活动强度分布(以上海和武汉为例)
城市活力与15分钟生活圈呈现正相关关系。
丰富的服务设施更加吸引人。以北京五环内为例,社区设施服务非常便利的区域,工作日全天平均活动强度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显著高于设施便利度低的片区。
图14 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分布与活力变化图
图15 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与工作日活动强度(以北京五环内为例)
大咖点评
汪光焘 /原国家建设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
报告聚焦出行效率、街道品质、城市活力,力求从百姓视角出发观察城市交通的综合社会效益,无疑是对传统城市交通规划思维的有效拓展,更是对推动交通发展范式创新的有益尝试与积极探索。期待这项工作能够持之以恒做下去,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的评估指标体系,发挥指标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促进城市可持续运行的引领作用,推动城市交通研究思维方式转变,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交通发展的道路。
张晓春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董事长
近年来,业界对城市交通内涵的认知逐步从关注出行这一派生性需求向关注市民生活这一本源性需求转变,交通发展的核心理念、关键目标、规划技术方法等也亟待突破创新。作为城市交通规划技术体系转型升级的初步探索和尝试,报告探索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及评估指标,将可持续移动性这一行业前沿热点转化为人民能够切身体验的“身边故事”。希望能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引发行业更多的有益探讨,共同谱写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亮丽篇章。
景国胜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院长
城市交通工作关乎民生利益,应该遵循新发展理念和交通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准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这个报告从就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交通服务水平入手,引入有温度、可感知的指标,对各城市可持续移动性状况进行评估,是交通工作走出专业领域获取更广泛共识的一次有益尝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推动城市交通长期可持续发展!
孔令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正逐步进入存量阶段,国家提出了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由注重发展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由关注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对人的服务。因此,城市的可持续移动性研究立足人的活动与交通服务品质提升,是促进我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有益探索和研究,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借鉴。
陈小鸿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
出行有效率是交通系统的基本职能,街道有魅力是交通设施的提升要求,城市有活力是交通服务的恒久目标。交通对于城市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人与物在空间移动的能力,还在于营造、甚至是引导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民城市的目标。但城市有个性、观察需多元,比较不是为评判高下、通过借鉴取长补短才是这个报告的意义所在。期望这个工作能延续,成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观察的样板;也期望从大城市逐步延伸到中小城市,从城市到城市中的有代表性的空间单元。更希望这个工作能保持独立性、公信力、开放度,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添砖加瓦。
潘海啸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能持续跟踪,为了更有说服力最好可以使用公布和可核实数据来源。建议报告中包括环境和社会的参数。技术路线比较有趣,可能有不少游客会感兴趣。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比较很有必要。在我国二轮车使用比较普遍,如果能补充这个内容更加全面。
邹兵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总规划师
评估报告体现了“有温度的城市交通”的新理念,拓展了城市交通评估的维度;建立的评估体系和方法有利于方便快捷地开展各类城市的特征比较,且具有现场感、体验感。希望持续深入开展此项研究,纳入更多有代表性的城市,例如将评估城市的地域范围尽快涵盖东北、西北等地区;同时持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可考虑增加与都市圈范围的其它城市联系度的评估指标,有利于对所评估的中心城市所在都市圈的发育程度进行比较。
黄焕 /武汉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院长
交通是空间的位移和时间的艺术,报告从出行效率、空间魅力、城市活力三个角度诠释可持续移动性内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可持续移动性,不仅关乎效率、亦关乎公平性、选择的多样性、安全、成本和品质,评估现状亦需要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建立衡量未来发展的基线,发挥目标导向作用。大数据评估的通识性和人文地理的精准性如何拿捏?移动性与社会功能如何对应并强化生活圈与城市功能的联系?如何通过一个适宜的观测角度,基于人本出发自下而上,从时间支配、空间活力、移动性等开展一些穿透性的分析研究,在一个点上做足,这些都可以在后续工作中予以延展。希望该项工作能够长期坚持、持续创新,不断丰富可持续性移动性指标体系及内涵,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终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评价体系,为新时期交通规划转型发展提供有价值和洞见的思考与观察。
汪小琦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面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已成为指引城市规划编制的核心方向,本报告从“交通服务于人”角度入手,开展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特征评估,既是一次突破传统思维局限的全新探索,也是对“以人为本”研究理念的充分彰显,为后续开展城市交通出行特征与系统运行评估研究提供了范式路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同时,城市规划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多元大数据分析手段开展定量化研究已逐渐成为指引规划编制的重要支撑依据。本报告利用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依托科学高效的分析技术方法,深入分析多个城市的交通出行活动与交通系统建设发展特征,为精准评估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基础。报告中所展示的依托大数据分析的数字化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
刘岱宗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 主任
从研究目的来看,报告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过去的交通研究更为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运力规模等数据指标,该报告从居民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城市发展中可持续交通这一重要环节的故事,切实地了解不同地区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目前亟待解决的交通问题,为未来的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从研究方法来看,报告采用了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城市规划上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城市规划日益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趋势。(同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