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史:拒纳维州,唐朝错失扩大版图的时机
简述唐史:拒纳维州,唐朝错失扩大版图的时机
关键词:李德裕出任西川节度使、牛僧孺罢相
前因:李德裕出任西川节度使
830年,唐臣李德裕出任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抵御吐蕃入侵。
▲吐蕃
后果:牛僧孺罢相
832年,唐文宗后悔拒纳维州,埋怨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决策失误,慢慢疏远牛僧孺。牛僧孺察觉自己宰相之位不能坐长久,接连上表请求辞职,唐文宗同意。
▲牛僧孺剧照
过程始末
一、悉怛谋向李德裕投降
830年,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不满吐蕃统治,向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投降。悉怛谋向李德裕投降时,唐和吐蕃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很久。李德裕怀疑悉怛谋诈降,便托言请示朝廷再作答复。
但悉怛谋为表诚意,不久就率领维州兵马,并携带上州印和甲仗,来到李德裕驻地成都归降大。李德裕见悉怛谋真心请降,欣然接纳,并派亲信虞藏俭进驻维州。
▲唐文宗
二、牛僧孺独排众议,反对收复维州
维州地处唐和吐蕃边境,地理位置重要,李德裕将维州副使悉怛谋投降一事向朝廷作了汇报。唐文宗收到奏报,感到十分疑惑,他将奏章交到尚书省,下令召集文武百官商议这件事。大臣们都赞同李德裕的策略,认为维州投降百利无一害,纷纷要求唐文宗批准李德裕纳降。
但宰相牛僧孺和李德裕不和,他怕李德裕会凭借收复维州之功入相,对朝臣意见表示反对。牛僧孺独排众议,反对收复维州。
他告诉唐文宗说,吐蕃地域辽阔,失去一个维州损失不大,且近年唐蕃冲突有所减少,关系渐趋缓和,如果此时让李德裕收复维州,只怕会招致吐蕃不满,到时候双方外交关系破裂,吐蕃出兵长安,长安便岌岌可危,收复维州得不偿失。
牛僧孺抓住唐文宗生性懦弱这一弱点,利用他惶惑的心理,加大恐吓之词。唐文宗被牛僧孺这么一吓,自然胆怯起来,不顾百官反对,下诏命令李德裕将维州归还给吐蕃,同时将悉怛谋和随同他降唐的人全部遣返。
▲李德裕剧照
三、李德裕只好服从圣旨
李德裕接受悉怛谋归降时,觉得纳降一事十分稳妥,曾指天发誓,当面保证要向朝廷上奏,对悉但谋等人加以酬赏。
接到朝廷的命令,李德裕感到十分为难,他又多次上奏朝廷,请求赦免悉怛谋等人,但唐文宗答复严厉急切,态度十分坚决,命令必须将悉怛谋等人送还吐蕃。
李德裕只好服从圣旨,将悉怛谋等人送还。吐蕃方面接收到悉怛谋等人,因愤怒他们的叛变,随即就在唐蕃边界上,用残忍的手段,把悉怛谋等三百多人全部杀害,就连婴儿也不放过,目的是恐吓那些已经对吐蕃离心离德的各族部落,使无人敢归降大唐。
唐文宗拒纳维州,没有接受悉怛谋等人的归降,最终导致归降百姓被惨杀,唐蕃边境的部落再也不敢归降大唐。
▲唐边境
四、唐文宗深感后悔
唐文宗拒纳维州是怕失信于吐蕃,但吐蕃却没有信守诺言,就在悉怛谋归降这一年,吐蕃还在围攻属于唐朝国境的鲁州,这本省就是背弃盟约的行动。
到底该不该拒绝维州投降,此后成了唐朝君臣的心结,但真相澄清的日子很快来了。不久之后,唐文宗将西川监军王践言调回京城担任枢密使,王践言对唐文宗说,当时朝廷命令李德裕把吐蕃降将悉怛谋捆绑送还,使吐蕃人心大快,以后无人再敢来降,这事确实办错了。
唐文宗听罢深感后悔,开始抱怨牛僧孺决策失误。朝中支持李德裕的官员乘机对文宗说,牛僧孺和李德裕有矛盾,所以才故意阻挠李德裕为朝廷立功。唐文宗对牛僧孺越来越疏远。
牛僧孺察觉到自己相位不稳,他接连上表请求辞职。 唐文宗也顺水推舟,将牛僧孺调出京堿,命其充任淮南节度使,而李德裕也因此迎来了成为宰相的契机。
▲牛僧孺(779年~848年)
结论:
拒纳维州加剧了唐在边境地区的局势紧张,使原本有心归顺大唐的南诏、西山八国打消归降想法,唐朝错失扩大版图的时机,唐在西北边境的安全也没有了稳定的保障。
【参考资料】《唐史演义》《中华上下五千年》《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