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里的“拿来主义”|《临床研究经典案例分析》新书抢先看
在本书即将正式发售之际,AME科研时间将节选部分精彩篇章以飨读者。今天带来——科研论文里的“拿来主义”。本文主要介绍了何为“拿来”思想,以及怎样坚定走“拿来”路线。
科研论文里的“拿来主义”
一、前言
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也许只有从万人敬仰的“鲁大师”(当然人家本姓周)文中“撸”来这个“拿来主义”,才能切实描述我毕业后多年来对科研的坚持是何等单调,甚至自感有些无聊。“道”上的规矩大家都懂,有数据的是“爷”,有完美数据的是“大爷”,有完美大数据的是“老爷”。而我,一个必须专心于临床常规工作的资深老技工,又身处一个团队缺如、实验难开、自有数据匮乏的环境里,唯一能在大家面前显摆的就是不分昼夜在线“人肉”上述各位“爷”的“大作”“名作”,然后膜拜。最后狼吞虎咽般消化掉与自己专业和方向相关的内容,以示自己对科研的旧情难忘。
事实上是,读多了想法也就多了,自然会产生写自己东西的冲动。没数据,不怨天地,不怨爹娘,更不怨自己,境遇如此,我又奈何。自弃会浇灭一切美好想法的火种。其实本就无需灰心,前进路上总会有各种套路救我们于水火,其一就是“拿来主义”。此处的“拿来”,即通过检索他人研究结果,提炼原始数据,进一步整合、优化和分析,化为己有成果的过程。我就是一个执着本分、踏实践行“拿来”条款的人。通过设定一个合理的想法(idea), 然后检索( searching)文献或数据库、挑选( selecting)数据、重分析(reanalysis)数据,看似非常俗套的路子,却已被我奉为延续科研生涯最重要的作业逻辑!无它,全是为了保住三无背景下心中的那团科研火焰!
身为一个资历尚浅的硕士毕业生,我讲不出高深大道,道不明机制机理, 也给不了扎实的逻辑阐述,谨借此机会从个人两段经历出发,对自己的“拿来主义”作全盘供述,献给处于同样境遇的“科研斗士”,权当交流,请挑拣使用。
二、硕士阶段萌生“拿来”思想
讲“拿来主义”,在拿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拿”的理由,也就是要事先找到一个合适的想法或思路!这里我将想法的层次定位为“合适”,而非“好” 或“优秀”,因为我感觉这更符合一般硕士及以下学历人的实际,刚开始做研究或者身受平台及个人条件的限制,执拗于去寻找一个同时具备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思路是比较艰难的。尤其对像我这样一穷二白,依靠在各种文献和共享数据(库)里以“乞讨”二手数据度日的“拿来主义者”,更没有任何好高骛远的理由,必须冷静思考,量身打造一个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想法和思路,弄明白自己到底能干什么?多少东西可以为我所用?通过什么途径能干得漂亮?
阅读文献永远是科研人最有效抓取想法的途径,科研人请不要对此有任何质疑。我人生第一篇论文的想法和构思就是在无任何前期基础之上从文献中直接“拿来”的。说起这篇文章,就要介绍一下我硕士阶段最初的科研经历,2011年初,我作为联合培养生被导师派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参与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传染病检测技术平台”项目管理工作,一个临床检验专业做感染免疫研究(导师课题组的一个方向)的硕士生,加之预防领域的熏陶,专业方向自然而然地沾染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气息,虽然到现在本人的流行病学理论仍在基层“晃荡”,但一年半的委培时间里学到的东西,着实为我发展方向和思路的拓展奠定了基石。也就是在这段委培期间,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科研论文,也是个人的第一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论文。
记得是在一次常规工作会议上,指导老师突然提出要我写论文“练级”, 自己先找思路,1个月后汇报。写论文,多新鲜的事,人生第一回啊!只有1个月的时间,懵圈就懵了一个多星期,到底写啥?咋写呢?由于那段时间我做的是腹泻症候群病原监测工作,任务使然,脑子里首先浮现的肯定是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急性腹泻等主题词。而当时我认为相对于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似乎更具有临床和流行病学监测意义,观点是细菌性腹泻有药可治,而且发病率可以随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的提高而降低,而致腹泻病毒无法在临床实验室常规培养,且多无药物治疗,所以探求腹泻病毒的传播与分布规律似乎对疾病的预防和疫苗的开发更具指导意义。于是就决定以病毒性腹泻为切入点,先通过各大数据库检索文献探路,结果发现,诸如“某某国家/地区某某时间段轮状病毒监测结果分析”“某某地区诺如病毒流行病学分析”等千篇一律的单病原流行病学研究铺天盖地。不用想,如果我再照章弄出个“某某地区轮状病毒或/和其他病毒监测结果分析”之类的东西肯定没意思,指导老师也不会同意!单病原的想法也就此放弃。
于是继续对收集来的150多篇文献集中分析,发现有20篇左右是对多病原体监测结果同时分析的。这就有点意思了,不用随大流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传染病检测技术平台的哨点医院本身就肩负着同时检测急性腹泻患者标本中的五种常见急性腹泻病毒(轮状、诺如、札如、星状和肠道病毒)的任务。所有哨点医院相应的传染病相关病原检测数据及收集的病例和标本信息都要录入到检测技术平台的信息系统内,就像全国耐药监测网一样,只有哨点单位和国家管理机构才有权限导出和利用上传的数据。因为我们这个传染病重大专项项目是以五年为期持续滚动实施的,所以分布在全国的哨点医院很多,会有不少跟我一样的人有权限使用自己区域的检测数据。我随即从检测平台数据库导出各子课题组上报的数据,发现导师课题组积累的腹泻病例数和毒株已大有规模。总算有点眉目了,想法和现状有点匹配了,最起码当时国内多病原监测研究还没被流水般报道。
那么如何下手呢?难道还是像多数研究一样,定位在最基本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可以是可以,因为这是基础数据,做监测报告发表是有意义的,但肯定又会落入俗套,最多发表一篇“核心”论文。内心还算有点追求的我,再憋一口气,将多病原研究文献又认真理了一遍。又有新发现,其中有5~6篇文献做了混合感染和单病原感染的比较分析,有趣的是结论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单病毒感染和混合感染对患者致病的严重程度无差异,有的则认为混合感染比单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严重。这就好玩了,我也可以做啊,课题组每一个纳入监测的患者都有信息调查表,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诊断信息和标本病原学结果大都齐全。混合感染和单病原感染的临床严重性比较作为一个论点,妥妥的亮点,初显临床流行病学的意味。
但一张桌子只靠两条腿是站不住的,同样的,一篇文章只做两个论点略显不足,有必要再找第三个支撑点。这时候我已经对20多篇病原研究文献熟记于心了,晃晃脑子就甩出个第三点:轮状病毒或者诺如病毒基因分型研究。因为20来篇文献里有7~8篇在描述基本流行特征后都对轮状病毒或者诺如病毒进行了分子分型,且在上述5~6篇做了混合感染和单病原感染比较分析的文献中, 就有3篇对轮状病毒做了分子分型研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还做了进化分析,我从没接触过,就是感觉挺“高大上”的。于是决定也试着做一下轮状病毒基因分型特征,第三个论点就此诞生。但是从数据库导出数据后,才发现课题组没有将病毒基因分型作为一个必须要做的内容,所以很多毒株的分型信息是空缺的。不过不要紧,补呗,认定了事就要干,遂将需求电话告知远在导师身边(杭州)的大师兄,师兄鼎力支持,两周内把我需要的毒株的分型搞定了。万事俱备,最后几经讨论,精挑细选“拿来”的几个论点最终被认可。
随后就是针对每个论点分别选择2~4篇做得好的文献作为模板,“拿来” 人家的行文套路,模仿人家的数据处理方式处理自己的数据(当然,中途指导老师给了大量的指导),最后花了3个多月时间整理成一篇中文论文。后来指导老师突然改变主意,要求改成英文,投SCI收录期刊,遂又费九牛二虎之力对文章做了全文翻译,之后就是围绕既成框架不断修改、不断讨论和最终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被在儿科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杂志《儿科传染病杂志》(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Pediatr Infect Dis J)(当年IF=3.569) 接收。拥有一篇从想法的产生、数据的整理到写作的完成都是自己亲自操刀的文章,很有成就感。
看了这么长的文字估计大家已经有点头晕转向了,下图就是我第一篇文章三个论点“拿来”路线图,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图5-1)。
图5-1 文章想法及论点“拿来”图解
以上就是我第一篇文章形成的过程,也是我做文章的第一个阶段,借此只是想说明设计一个合适想法的重要性,想法并不一定要原创,通过筛选从他人的研究中原版“拿来”也是可以做好文章的。暂且做个小结,顺便送些干货犒劳各位看官。
(1)关于想法。写论文如果找不到创新性思路,想法是可以原模原样地“拿来”的,但不是随便凑几个论点就能写出心仪的东西,要懂得挑拣,挑拣的时候把握两个点。1)创新有两个层面,如果我们做不到“创”,但可以从“新”考虑,我的意思是,在挑选论点时,我们要多关注那些在近年的研究中才出现,成为或可能成为热门讨论的专业点,这样“拿来”的点最低也算得上“次新”吧。同时要关注那些科研里的矛盾,当不同研究者各持己见时,就是我们介入的好机会,或做meta分析,或收集数据做二次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2)挑选后也不能立即选用,要先看自己能不能拿得动,即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手头上有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承载所选论点,是否有可取的途径(公共数据库、已发表文献、各种监测网等)获得足够能支持所选论点的数据。
(2)关于阅读。阅读是一切写作的前提,每个科研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阅读习惯,不管以何种方式(手机、电脑、图书),在何种环境(图书馆、办公室,书房,大街上)阅读,只要感觉适合自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好。我这里仅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文献管理和文献索取途径。1)文献管理器:估计很大一部分人都在用Endnote,我对这个东西不了解。我一直在用国产的NoteExpress,全中文界面,入门简单,快速上手,而且正版也不贵!至于Endnote和NoteExpress功能上的区别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都总结得很好,各有千秋。由于我做一篇文章时会收集大量文献阅读,所以我需要首先对检索来的文章质量有个大概的了解,影响因子就是一个主要的依据,NoteExpress有个优点就是每一篇SCI文章的影响因子都会以一个单独的字段显示,且每年都会及时更新,所以我就能够按照影响因子对所有文献排序,对文献筛选及下一步的投稿有个初步定位。另外,自编参考文献样式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样式库没有需要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样式或更新不及时,我可以根据杂志要求自己快速编辑并导入样式库。2)文献数据库:①地址栏打开http://www.xuebalib.com/,这是个收费的数据库,花点小钱购买就可以,内部各种中文、英文文献下载数据库一应俱全,下载快速,无需等待,这里可以使用web of science,它可以查询杂志的即时影响因子,当有论文要投时,我都会先查目标杂志的情况,预估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这也是投稿的一个小技巧;②几个即查即用数据库,如大家熟悉的那个致力于支持科研成果开源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 in science)的集体,请自行网上搜索“removing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可以找到它;另外,PubmedPlus文献助手(http:// pubmedplus.com/#/index)、GCBI(https://www.gcbi.com.cn/)这都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我们的口味,方便实用;最后,大家做个有心人,平时一定多逛逛小木虫和丁香园论坛,找到文献求助和科研工具板块,随时都有可能“捡”到宝贝。3)翻译软件:强烈推荐全医药学大辞典V4(http://dic.medlive. cn/),医学专业词汇庞大!这个软件专业版只要90多元,而且现在开发者有意全面免费,专业版可以免费试用3个月,每天签到可领积分,到期后可用积分兑换继续使用专业版。如果积分不够,就降级为标准版,是完全免费的,比专业版少了一些功能,但影响不大,取词、整句翻译等都有。
三、工作后坚定走“拿来”路线
一年半的委培结束后,我回到杭州,按导师分配,开始做副溶血弧菌生化表型、毒力基因筛查、分子分型、耐药谱型等基础实验。在那个每天PCR做到“吐血”,手工血清凝集试验凝到眼神迷离,药敏纸片贴到手麻的最后1年内,我补齐了手头上近500株菌的实验数据。临结束时,我将文章初稿写好后交给细菌课题组老师,在最后一次讨论会上,导师问我文章能不能往5分以上的杂志投,我当时应了句“投是可以的”,结果大家都笑了。5分以上传染病流行病学或者临床微生物学杂志的真的是很难发表的,如《新兴传染病杂志》(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病杂志》(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临床传染病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等。在CDC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一个教授说,能在《临床微生物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上发篇文章说明你做的就很可以了,而这个杂志一直在3、4分左右晃荡。2013年7月份我随老婆(当时是女朋友)回江苏工作(她搞基础研究的,硕士的时候就发表了5分多的文章,27岁就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算是以一个附带品的身份过来工作的),留下我可怜未发的文章直到2015年才面世,最终发在《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杂志》(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上。
接下来,就是工作后的科研状态。我这个人在原则问题上是信守承诺的, 我保证毕业后就不会用实验室的半点数据私自发表东西,所以能带出来的只有想法。当时我分析的副溶血弧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包括:①副溶血弧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研究刚刚进入火热状态,副溶血弧菌pubMLST公共数据库(https://pubmlst.org/vparahaemolyticus/)自2008年建库以来,不断收录世界各地菌株的管家基因序列信息,持续5年,也就是2013年左右收录的原始菌株的信息已经初具规模,这是充分利用这个数据库对副溶血弧菌开展基于MLST技术的分子分型研究的大好时机。②副溶血弧菌种群结构分为不同的克隆群,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克隆群称为大流行克隆,因其具有在世界人群内广泛快速传播的特征而得名。但当时关于大流行株的研究多为局域性报道, 缺乏系统综述,仅有2007年《临床微生物学评论》(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 上的一篇综述对大流行株的传播分布进行了总结,所以,全球范围内,缺乏2007年之后大流行克隆研究的综述研究,研究者依旧引用这篇文章的结果作为基础数据,这对流行病学研究来说显然略显过时,所以很有必要更新世界范围内大流行克隆群的变异变迁、流行传播的新特征。在我国也从没有一篇真正的综述性文章对大流行克隆进行总结,这对于号称沿海地区第一位的食源性致病菌和我国丙类传染病里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中重要的致病菌而言是有缺憾的。
pubMLST数据库(https://pubmlst.org/),这是个公开共享数据库,最初由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系建立的,性质是一个“Public databases for molecular typing and microbial genome diversity”(网站原话)。数据库内已经建立了包括副溶血弧菌在内的96种细菌的亚库,数据库内导出的原始数据有菌株基本信息(来源、地区、分离时间等)、表型信息(耐药、血清型、毒力等)、多位点序列分型信息(包括序列型和原始序列)等。每个人都有权限上传自己的数据(上传上去的数据是需要审核的)和下载使用数据,下载下来的数据是excel格式的,非常方便统计分析。
基于以上背景,我首先抱着尝试的态度,于2014年2月份从pubMLST数据库中导出所有上传的副溶血弧菌菌株信息,筛选出来自17个沿海国家的具有完整序列信息(sequence tagged site,STS)的490株临床来源的菌株,开展基于MLST的副溶血弧菌的种群结构分析,写作套路如前面所说,拿两三篇MLST相关的文章作为模板,寻找论点,填补结果。3个月后成稿,6月份投给了PLoSOne,8月份被接收。对我来说,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我发现了什么,而是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我是从零开始学习,最终掌握了菌株聚类分析、序列多态性分析及进化分析等相关常用软件的运用和结果分析。例如,DnaSP(在进行种群遗传学研究时,分析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等)、DNAStar(大名鼎鼎的序列分析软件,功能上主要包括序列的格式转换、拼接,两两序列和多重序列的比较,探针的设计等)、Mega(进化分析软件,做各种进化树)、RDP3(主要用于分析、检测基因序列里的重组信号)、eBURST V3 [http://eburst/mlst.net,多位点序列分型将序列型(sequence tagged,ST)进行克隆聚类的必备软件,打开链接下载有教程]、Phyloviz software(http://www.phyloviz. net,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中可结合序列型和菌株基本信息进行多维度聚类分析的必备软件,打开链接下载有教程)等,大大扩展了个人分析数据的技能。每一个软件的学习都是“拿来”的过程,因为非本专业,软件中会涉及到的一些遗传学概念如“水平转移”“连锁不平衡”“突变事件”“中性理论”等背后的含义及计算结果的解释,都需要个人认真地从教程、文献和可靠的书籍中查阅、咨询、运用。
这种自学和“拿来”的过程是辛苦的,所以我们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很多东西不是因为我们不会,而是出现困难时,内心已经放弃了学习的机会。我一直认为做文章真正的初衷只有两个:一个是督促学习,另一个是总结经验。而我属于第一种,虽然数据不是我的,行文思路是我“拿来”的,但我接触的领域和分析方法对我本身而言是全新的,我认真地做了、学了、用了,这就是一种成功,最起码能证明在求学的态度上我是认真的。我从不喜欢为了写而写,而是喜欢那种按照既定的想法一步一步摸索的感觉,即使出来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汗水凝结的宝贝。
毕业后第一篇SCI论文已经发表,说实话心有不甘,因为从投稿到接收都很顺利,感觉自己完全可以往4分以上的杂志投稿试试(事后诸葛亮,成功就膨胀)。想归想,即成定局,安之处之。来不及对这篇文章总结了,因为我已经发现了又一个可以写的点。我有个习惯,公共数据库里的数据我会不定期(1~2个月)下载下来,看看更新了多少数据,是否有新字段更新。在第一篇文章成文投出去的那段时间里,我把导出来的数据字段认真捋了一遍,发现每一个菌株的核酸序列型(ST)都根据原始序列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The amino acid Sequence Types,aaSTs),也可叫肽序列型(peptide Sequence Type,pSTs)。利用这个信息可以将基因水平的聚类分析转向表型水平的聚类分析。由于上篇文章已经发现高分辨率的核酸序列水平的分型方法使副溶血弧菌表现出超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且很多菌株无法聚类,孤立无援(singleton),或许利用pST聚类分析形成的克隆群更能接近副溶血弧菌真实的种群结构。
翻阅文献发现观点确实算新,只有2013年《实用环境微生物学杂志》(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Appl Environ Microbiol)杂志和2014年《BMC微生物学杂志》(BMC Microbiology,BMC Microbiol)杂志上的两篇文章涉及这个话题,发扬光大的重任看来又落在我身上了。接下来就是从数据库中筛选数据的问题了,上一篇文章我选择了全世界17个国家的STs数据进行了分析,这次再从所有国家筛选数据不免有重复使用数据的嫌疑,于是我缩小菌株来源范围,决定只利用共享数据量最大的国家的数据分析,最大的现实和便利就是中国实验室向数据库贡献最大,提供的菌株最多,于是马不停蹄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我国1990—2014年分离的临床菌株,背景信息完整的一共218株,有了刚刚发表的那篇论文的基础,行文套路已是驾轻就熟,利用STs和pSTs分析对218株菌进行了聚类和进化比较分析。1个月成稿,历经两次投稿,于2015年4月份在《微生物学前沿杂志》(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Front Microbiol)(当年影响因子3.989)上发表。
然而,对于下一步“拿来”的想法,我已经感觉到压力的存在了,原因来自两点。①刚刚这篇文章最初投稿时,第一个杂志的editor直接就拒了,原因第一条就是我没有任何自己的实验数据,原话是“there is none of experimental data,and the sequence data are directly obtained from the public MLST database”。这是我的“死穴”,我也没办法。②以高通量测序为手段的全基因组水平遗传多态性分析初露苗头,势头就很劲猛。该技术挖掘信息的全面性和超高水平分辨率,让现行常用的细菌分子分型方法(ERIC-PCR、PFGE、MLST、MLVA等)的劣势尽显无遗,以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的文章潮水般涌来,再做单纯的MLST分析在国外期刊上已无卖点,必须寻找改变。
既然单纯的MLST走不通,我的目光就转向大流行克隆。我的初衷是做个系统性综述,模仿2007年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上的那篇综述对2007年后的大流行株的传播分布进行更新,但细细研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发现我做不来,原因也是两个:①很多机理机制的内容我不会(我接触的基础研究很少,听到信号通路和上下游、上调下调的概念就一脸懵,打心里不喜欢这些东西);② 我名不见经传,没有任何基础突然搞出个综述投出去99%没人要。那么既要对大流行克隆做流行分布的综述,又不要落入综述性文章的行文套路中,我想出的方法是以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的检索策略收集原始数据做成原创性文章(original research)。也就是通过在各大文献数据库严格检索文献,然后按照我预设的字段如“菌株编号”“来源”“检出时间”“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性”“序列型”等,把每一篇相关文献里的大流行克隆菌株原始信息提出来整合在一张Excel表中,我管它们叫作“个体菌株数据”(individual isolate data)。
检索永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防止干扰,在检索过程中,我不管原文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只管文章里有没有我想要的菌株信息,相同实验室或者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有没有数据重复。整个检索过程花了3个月,我对检索到的几百篇文章逐一筛选,最后从39篇文章中提取了263株有效大流行株,来自四大洲的22个国家,整理好后作为我的原始数据。然后我以大流行株在不同国家(地区)的流行、血清型与序列型的关系、大流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为论点成文。然后毫不犹豫地继续投给在微生物领域杂志中全球引用次数排在第二位的Front Microbiol,这个杂志最大的优点就是采用交互式的论坛评审回复模式,审稿速度特别快,一般一个月就能收到评审意见。2016年4月份文章被接收,当年IF=4.162。
因为付出了十分的努力,我一直坚信自己写的东西是有意义的。2017年6月13日,我收到了Front Microbiol杂志的通知,我发在该杂志上的这两篇文章同时被选入该杂志以“Applications of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tools in microb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为主题的电子书上,这是对我工作的又一次充分肯定。
2016年2月份在Front Microbiol杂志上有学者发文,鼓励科研人员以致病性和大流行副溶血弧菌的生态学、毒力和检测相关研究(editorial:ecology, virulence,and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and pandem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作为研究主题(research topic)开展研究,这对副溶血弧菌感染的防控和毒力机制的阐明具有重要意义。我对这个话题很重视,这说明大流行株仍然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且在我刚刚发表的一文中,没有针对中国的菌株做特别的分析阐述,所以决定趁热打铁弥补这一缺憾。再施“拿来”之策,检索各大文献库(中、英文均要),并最终从19篇文章中得到可以用到的个体菌株数据。走与上一篇文章大致的套路,但是论点里增加了不同序列型大流行株的耐药性比较分析,在耐药性问题上升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今天,这或许就是个亮点。成文后于2017年3月份投向《细胞和感染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5月被接收,当年影响因子5.218。
这就是工作后的科研经历,一个想法,一个数据库,无数条参考文献, 支撑了我3年,完成了4篇SCI,最后终于上5分。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我在默默地坚持着那个最初的想法,拿别人的柴煮自己的粥,虽然辛苦但自给自乐。在此再给大家开个小灶,煮上几碗“鸡汤”,继续与各位分享。
(1)文章中数据的使用不要怕重复,对笔者团队来说收集数据非常不易,所以要用尽、用透。不同的文章是可以用相似甚至重复的原始数据的, 只要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就会有人欣赏。例如,笔者第一篇发表在Front Microbiol文章中的原始数据其实一部分在PLoS One上已用过,投稿形式审查时编辑就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请我解释清楚两篇文章数据使用问题[原话:in a previous paper by the authors(Han et al,2014)189 sequences from China were already analyzed. Are there any of these included in the database analyzed here? If so,is it justified to publish a separate paper with a subset of the population already analyzed using the same approach? Please justify]。笔者很认真地回复了在新文章中增加的讨论点(pST),而且强调了两篇文章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编辑对我的回答是非常认可的。
(2)想法要与时俱进,适时改变,少做无用功。脑子里出现一个想法, 要回答三个问题才可使用:为什么这个想法有必要?目前的研究现状是什么?这个想法实施后什么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像我舍弃了继续利用pubMLST数据库做文章的想法,以后是全基因组测序的时代,像MLST和MLVA等基于几个基因测序开展进化分析的研究将不再是主题,尽管庞大的MLST数据库数据还可以做很多方面的分析,比如做不同来源(环境、临床或爆发)菌株的分子分化、变异变迁的比较分析,但我感觉投SCI杂志,上3分很难。我的下一目标是收集副溶血弧菌的全基因组数据,且我现在已经在学习和熟悉各种基因组序列分析软件的路上了。
(3)说说投稿,上面我没仔细讲投稿的事情,其实没那么轻松,比如我上学时的那篇文章,先后投了6个杂志最后才被《儿科传染病杂志》接收。不过我从没灰心过,我对编辑和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认真回答。我认为认真阅读每个问题并尝试着回复修改,这本身就是一个快速提高的过程。我敢说我们周围肯定有很多人投稿被拒时,不会认真看拒稿原因,更不会去修改原稿, 而是骂上一句运气真背,继续将原稿投向另外一个杂志。我不赞同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每一个反馈意见对我们都很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权衡我们的研究是否真正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改进。
除了对待专业问题的态度,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如果你的目标在3分以上的杂志,那么别犹豫,请把你的文章原稿拿给英语真正厉害的人帮着修改。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投出去,否则你有可能形式审查都通不过,我第一篇文章投的杂志有两个都给我直接拒了,让我先润色再投。
以上是我对整个科研生涯的回顾和小结,自学领域里个人观点不免会出现主观偏见,甚至错误,请多谅解。其实很多时候,我非常羡慕那些在导师的引领下,手头上有自己实验数据的人,但是在被下一个导师认领前,我会坚定践行“拿来主义”,延续自己的科研梦。
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说“大数据的核心要义在于共享”。在如今大数据研究背景下,全球都在强调资源共享,开源性期刊越来越多,所以公共数据的获取也会越来越方便,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拿来”的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不付十年寒窗苦,哪得梅花一径香。普通大众没有谁比谁更聪明,要出人头地完全取决于比周围人多一分的刻苦和坚韧,哪怕多那么一点点。
话说回来,科研这东西,没有SOP(标准操作程序),有想法就玩儿,别犹豫,配上点抗打击能力,干就完了!
最后送大家打油词一首,与各位斗士共勉:
江城子·科研之路
科研探索路茫茫,无思想,难成章。
挑灯夜读,孤寂勿声扬。
紧抱文献一篇篇,废寝食,乐钻研。
夙兴夜寐搞实验,求知路,逆境天。
无惧失败,起身扛孤单。
待到成果香满园,身心泪,付云烟。
作者介绍
韩东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免疫性疾病实验诊断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人员;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研究方向包括临床感染病原学分子检测及其质量控制、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等。主持国家级、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共2项;参编专著2部;获扬州市医学技术奖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各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国内多个主流临床检验专业杂志的审稿人。
相关阅读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