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琛莉: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语文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格物于心
可观天地风月
如此自在
可得世间千年
2021.06.24
静的夜,找一颗知止的心
01
惶恐,一学年竟然如此飞驰而过。
忙碌的日子,不觉中让我、你、他练就了去追赶时间流速的本领,而越是如此,越让自己感觉到时间快到令人窒息。
唯有深夜,隐匿于安静中,才会矫情地想起:独坐幽篁里;亦想起:竹窗下,唯有蝉吟雀噪,方知静中乾坤。
此刻,才觉这黑沉沉的夜与静,是畅快、怡然、欢欣、自由的。
在此时,才在平静与恣意中,享受慢。
02
果然,唯有时间能解决一切,消融一切,然后内观、自省、自在。
用这静的夜,整理着一学年来听的课。
150余节。
多乎哉,不多也。一年听课30周,每周不过5节,而已;多乎哉,多也。每日上课听课磨课,还有其他零零散散碎碎零零的事儿,一眨眼,竟是期末,猛然一惊。
(以上言语纯属故弄玄虚,无病呻吟。每每批改作文,我们不也曾试图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开头要美,要情景交融。不得不承认,本人也一样,依旧存有陈腐之气。好吧,博人眼球后的接下来,才是重点。)
听课者喜欢听怎样的语文课?
03
粗粗算来,这一学年的听课约莫150余节。绝大部分都是本校老师的语文课,有家常课、公开课、试教、磨课、过关课等等;有老教师、新教师、骨干教师、新新教师的课。作为一个听课者,我也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
真。我喜欢听真实生发的课。师生真情的流露,思维真实的碰撞,错误真实的发生,文化真正的融合。
实。我喜欢听扎扎实实的课。总有那样的老师,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循序渐进,心里装着学生,步伐贴着学生,节奏顺着学生——读出增量,思出增量,写出增量,学出增量。
靓。我喜欢听别出心裁的课。家常课,真的只能平平淡淡?我不认为。哪怕是一个环节的设计,哪怕是一个句子的想象,哪怕是一个片段的描摹,哪怕是关于一个词的拓展,哪怕是老师一句充满智慧的一句理答,哪怕是学生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我都会记下来,然后旁注上打上一个大大的“★”,每每翻阅起听课笔记,我还是会将目光停留在那一个个“★”上。嘿,一年来,“★”还不少。年轻老师某个点的设计,经验丰富老师的某句话的理答……都在,都记着,值得,值得!
美。我喜欢听美的课堂。这“美”是教师语言的美,是文本解读后共同感知的美,是能读懂的语言独特的音韵美、意趣美、含蓄美、意象美、时代美;是学生争辩讨论时碰撞的美;是课堂节奏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沉静,时而激越,时而张扬,时而内敛的美。是老师板书设计的赏心悦目,是学生朗读激起的情感共鸣,是文化涤荡心灵唤起的自信觉醒,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是人课合一的美。
可遇不可求,
但向往之,探寻之,
每每听课得一点,便心驰神往,
如“咕咚咚”痛饮一杯星爸爸。
上课老师期待怎样的语文课?
04
作为上课的老师,无论是借班或是自己班,都巴望着:
当然是学生好呀!什么好?
朗读好。读书如空谷银铃,声声清脆;如山涧溪流,汩汩入心;如大江东去,奔腾豪迈。
思维好。老师抛啥,学生接啥;老师想要啥,学生就说啥;教学重难点,逐一轻松拿下。
氛围好。老师想热闹,课堂就瞬间热闹;老师想安静,课堂就转眼安静。有笑有泪,有血有肉,有单打有独斗,有齐鸣有独奏。
就问:这样经得起武斗,来的了文斗的学生哪里来?这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引经据典的学生哪里来?
这样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课堂哪里来?这样动静相生,起伏有致的课堂哪里来?
练、炼、恋出来的呀!练本事,有能力上语文课;炼功力,有底气上语文课;最后还得恋,问自己有每年如一日的倾慕之情去爱语文吗?唯有这样才有动力精进每一节语文课。说到底,语文不仅是语言,更是文化呀。那些课文,那些经典的作品,就是那样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而我们语文教师,是带着文化使命向前走去的,不,是奔去!
赵越佳
桑铭璐
陈 吉
夏 丹
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语文课?
05
你问过学生了吗,听课老师?
你问过学生了吗?上课老师?
学生们到底喜欢怎样的语文课?
二年级的小朋友如是说:
喜欢生动有趣的语文课;
喜欢互动讨论的语文课;
喜欢头脑风暴的语文课;
喜欢幽默投入的语文课;
喜欢有故事有拓展有活动有情境有更多知识容量的语文课;
喜欢畅所欲言形式多样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声情并茂的语文课。
这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喜欢的语文课,那么三年级,五六年级呢?
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个课堂不是属于上课老师的,是学生的,学生的,学生的课堂。学生们有什么,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渴求什么?说到底,不仅是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现在,未来都在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中,告诉我们:都是他们的。
也许,所有的过去,皆是未来。就如《觉醒年代》中“辜宝宝”,他那种浑然天成的文化自信,仍是让所有年轻人可以认同。这些过往,是我们中国人的品性,需要坚守与担当,更需要我们有信仰之光去点燃与照亮。
我们,可以是那束光;我们,可以引领着学生去读懂文化的力量;我们,可以尊重着学生一同经历文化自信的觉醒。
fengchenli
冯琛莉工作室
止园——一同寻找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