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将至,今年啥时候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为啥是三庚?

夏至即将到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祖节。以前的夏至被称为“夏至节”,宋代的“夏至节”还要放假三天。夏至到也就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即将到来,俗话说:“夏至三庚入伏”,为啥是三庚入伏呢?那么今年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入伏”呢?今年的“伏天”到底热不热呢?

老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气大多出现在三九时,而最热的天气则是三伏天。从这个“伏”字也能看出来,就是因为天气闷热,人和动物都都趴着不想动,所以伏天也是易静不易动的时候。古人常把“伏”与“服”通用,意思就如无论是人或者动物,都被热得服服帖帖的,只能趴在那儿,无精打采的。

以前人在一年之中有两次大的祭祀活动,一次是腊月的“腊祭”,一次就是夏季,叫做“伏祭”。人们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少不了肉类,那当然就要宰杀牲口了。而“伏”与“副”的古音相同,意思就是用刀刨开,像现在有些地方依然把“杀猪”叫“副猪”,而“伏天”就是因此而得名。

从夏至之后,虽然太阳开始南行了,白昼也开始一天天变短了,但是从夏至到秋分之间,白昼依然比黑夜长,而地面的温度也是一天比一天高。到了“三伏”期间,也就是最热的时候。所谓“三伏”是对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初伏为十天,中伏为十天或者二十天,末伏为十天。

“夏至三庚入伏”是啥意思?

古人以干支历来记录年月日时,在干支历中共有六个庚日,因为庚为阳天干,只能与阳地支相配,在十二地支中有六个阳地支,所以六个庚日分别为: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那么“夏至三庚入伏”的意思就是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就为头伏的开始。

为啥要从庚日开始数头伏呢?

在四季之中,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夏季是火最旺的时候,特别是夏至更是火气的巅峰状态,火旺则金藏,因为火克金,所以“伏日”的意思就是金气伏藏之意。因此在夏至之后,庚日则是金气伏藏的开始,也就是入伏的开始。

那么今年的夏至当天就是庚子日,六月初二庚申日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今年是从六月初二开始入伏,到六月十一头伏结束。从六月十二进入中伏,到七月初二中伏结束,中伏共20天。从七月初三进入末伏,到七月十三出伏,也就是三伏结束。

那么今年的三伏天会不会热呢?

老话说:“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意思就是夏至那一天如果打雷或者下雨,那么三伏天就不会太热,如果夏至那一天是晴天,那么三伏天就会很热。因此三伏天热不热,是根据夏至那一天的天气来决定的。

很多农谚都是根据夏至那一天的天气来判断的,比如“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意思就是夏至那天如果刮东南风,那么入伏以后雨水就会较多,雨水多也就意味着天气不会太热。

“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也说明了夏至那一天如果天气不好,入伏之后雨水就会较多,如果夏至天气晴朗,入伏后就会比较热。至于今年的三伏天会不会热,还要看夏至的天气来判断。

不过今年是农历的平年,整体节气的提前同样会导致炎热的天气提前,也就是说夏至过后最热的天气就来了,或许还没有出伏,炎热的天气就结束了。意思就是炎热的天气会比往年有所提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