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一)
四逆散由4味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壳、甘草。枳壳书上都是枳实,而现在一般都是用枳壳。这个方子在最早的康治本里面是没有的,它出现在宋本的第318条,为什么条文排得那么后?宋本一共只有400来条条文,318条已经是接近于后面部分了。因为它讲的是少阴病。从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看并不像少阴病的方,少阴病应该讲是一种补的方子,但是此方有一个症状——“手脚冰”,这很像少阴病的四逆汤证,所以它的名字叫四逆散,此方也主要是针对这一点而设立的。
宋本318条讲:“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它的主症只有一个:四逆。这里的“少阴病”,主要还是说疑似少阴病,严格地讲它应该是少阳病。下面的或然症有好多,咳、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这样就有5个了,故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很多时候不光是根据一个主症,有的人长期咳嗽不好的,用四逆散治好了;有的人心悸长期不愈,但有手凉,同时出现腹证,腹直肌紧也用四逆散,加上桂枝,这样也把它治好了;有的人小便不利,这个小便不利就很多了,膀胱炎症、尿道感染这一类有的非常难治,特别有的妇女检查为尿道膀胱综合征,这些经常就是用四逆散加茯苓进行治疗,效果也非常好。“或腹中痛”,腹中痛涉及的面就更多了,不仅仅是消化道的,甚至结石,包括肾结石在内,用四逆散加附子,后人往往四逆散和大黄附子汤一起用,效果也非常好,特别是对肾结石。
“或泄利下重”,就是长期的直肠炎、结肠炎、结肠溃疡这一类非常顽固的腹泻,假如是四逆散证的话,用四逆散效果也特别好。比如浙江的范文甫是一个经方家,黄煌老师也非常赞赏他。他运用四逆散治疗顽固的痢疾,效果非常好。他应用时,一般加薤白。薤白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治胸痹,如瓜蒌薤白白酒汤;一个就是治泄利下重,加在四逆散里面,假如碰到一个患者的脉象有弦紧、四肢冷、泄利下重,人不是很虚,前提条件不是虚的证,就可以用四逆散加薤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范中林治疗小便不利,有的患者拖了好多年,小便点滴难出,他往往根据手脚凉,脉象沉紧,再加上小便困难、小腹胀痛,喜欢用四逆散加上茯苓。他讲小便不利,四逆散加茯苓,再加桔梗,效果特别好。在范中林医案里面可以看到好多例都是用这个方子治疗,他非常拿手。所以说,四逆散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都要慢慢地把它学起来,以后用在自己的临床上。
四逆散的治疗目标不仅仅就是一个四逆一一手脚冷。这个冷也是有程度的,它不像厥冷,手脚冷得刺骨,而就是不温。比不温还要冷一点,是凉。但比凉还要稍微浅一点,即冷和凉之间,四肢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同时它还针对很多方面,其中最常见的并不是刚才提到的那些或然证,而是一种心情不适这一类的神经精神方面症状。腹部的弹力中度以上,这个非常重要。四逆散的“四逆”并不是四逆汤的“四逆”,并不是虚证。腹部的弹力,假如分五分的话,它起码是三四分的。腹皮呢?整个腹皮比较紧。这里用了芍药,同时还有柴胡,是主药,所以它应该看作是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之间的一个方子。也有胸胁苦满,其苦满的程度也在这两个方证之间。还有心下痞、不硬,这是气痞,气机停滞在这里。特别典型的就是两条腹直肌好像木棍一样,从肋弓下一直拉到耻骨这么长,都有两条棍子一样夹在肚脐的两边,有的比较轻一点,到肚脐旁边就断了。其实就抓住腹肌弹力中度以上、胸胁苦满、腹直肌好像两根木棍一样这三点。
四逆散的应用范围,假如用西医的病名讲,就多得不得了,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癔症、神经质、癫痫和神经过敏症。肩膀的酸痛,特别是肩膀这部分,跟四逆散证有很大的联系,跟柴胡剂证都有联系,大柴胡、小柴胡证都有肩膀不舒服。还有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胃炎、胃酸过多、胃溃病、阑尾炎、急慢性结肠炎、直肠炎、直肠溃疡等,还有呼吸系统的肺结核、急慢性的气管炎哮喘,还有鼻炎这一类五官科的病,四逆散也都会用得到。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疾病谱的范围,有时候心里就有点数了。这些只要熟悉而不要求记住,记是记不完的,假如记住了,反而受它控制,不能够随证治之了。
随证随什么证呢?第一个是手凉,第二个是腹部两条像棒一样的腹直肌痉挛,还有腹肌弹性是中度以上的,还有胸胁苦满,这几个是最重要的。至于它应用在哪个病,那就很多很多,我们只要知道一个范围,知道这种状态。
举个例子来说明四逆散临床上的应用思路及临床效果。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一个姓施的男性患者,35岁,肾结石造成的绞痛已经7天了。B超检查说他右肾积水,输尿管以上感到膨胀,具体的狭窄部分看不到,但是根据上面的积水,认为可能是第二狭窄部分卡住了。患者痛得不得了,两次注射杜冷丁,但是依然发作,医院已经多次要求患者准备手术。患者总觉得中医针灸有办法,所以经邻居介绍,夜里由别人背到我家里来诊治。患者就在别人的背部嗯啊嗯啊地叫,已经带了棉被,做好了不方便就在门口走廊夜宿的打算。他们进来以后,就把棉被铺在我的沙发上,患者躺下,其中等身材,脸色苍白,阵发性疼痛,频频发作,发作时痛得不得了,还冷汗淋漓,手脚冰冷。腹诊比较困难,只有候其不痛时才能进行,右侧胆区有叩痛,右边的肾区有积水,轻轻敲一下就痛得不得了,这个位置和胆区距离近,也可以看作是胸胁苦满。腹壁紧,两条腹直肌就像两条木棍一样,从上面肋骨弓一直延伸到耻骨,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四逆散证。平时遇到患者不怎么疼痛的时候,我一般都是用等量,即柴胡10g,白芍10g。而这患者就不是,柴胡10g,生白芍30g,枳壳15g,甘草10g。这样先给他开了方,让他赶紧找人去药店抓药。
紧接着就给他针刺,这种情况下,针刺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耳郭上针神门、交感、肝俞、肾俞这4个穴位。针刺之后,感觉就像气球被放掉气一样,整个人就松下来,不痛了。不痛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小便,当时为了保险起见,起针之后把小的揿针埋在穴位上,压刺,压痛点很明显压下来,让他回家自己有空就压一下。好了,这么厉害的病,一下子就缓解了。痛的时候,全家人的心都揪着,医院让做手术,大家总觉得做手术是个大事情,怕手术,现在一针就不痛了,假如药再吃下去有效了,那多好。大家应该知道这就是管子被塞住了一点,走下去了就好了。芍药防止痉挛,使其放松,而不是排石,假如是用排石的方法拼命加压的话,有可能还卡在里面,若是痉挛的那个地方放松了,舒张开了,堵住的结石就自己掉下来了。患者离开时候的情况和来时大不一样,来的时候被人背着,哇哇一直叫;离开的时候,他自己把棉被卷起来,背在背上,一句话也不说,感觉没事了一样,自己走下楼。
3天以后,患者独自来复诊,满脸笑容,说已经很好了,回家解了很多的小便,肾绞痛这几天都没有发,石头排也没有排出来。我说有时候排出来也不知道,可能已经排掉了。目前不痛了,我让他过段时间再去做一个B超。这个患者复诊时,两条腹直肌紧张的状态已经到上腹部了(原来是从肋骨弓一直到耻骨)胆区还有叩痛,肾区没有叩痛,叩的时候不是背部疼痛而是右边的腹部疼痛,肚脐旁边以及上腹部疼痛,原来肾区积水轻敲很痛,现在后面敲上去也感觉不到痛,但是胆区还有叩痛,于是就把原方的量减掉了,柴胡10g,芍药10g,枳壳10g,甘草10g。
1周以后,他打电话过来说B超已经做了,积水没有了,石头好像也没有看到,那个狭窄部位即使在,一下子也看不出来。他说什么时候有情况再来看。我让他按照这个方子多吃几天。这个事情过去了十几年后,他带一个亲戚来我诊所看病,他站在那里问:“你认识我吗?”我早忘记了。他说这些年都没有再发作了。我说你自己要小心,要多喝水。
医生就是通过这些成功病例,对中医、对针灸有了信心,当这些病例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相信也会被事实所征服了。有本书叫《行医的金科玉律》,是19世纪美国著名医学家奥斯勒写的,他说,医生都可以从每一个患者身上看到医学的奇妙,当出现这种非常奇妙的生命体治疗现象的时候,你会对自已的事业感到热爱。所以我觉得,虽然当时我半夜被吵醒。但后来看到他经治后不痛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个患者的丈母娘一直跟着他,她自己不看病,但后来却带好多人来看。有一次我问她:“看你经常到这里来,也不看病。怎么,这些人都是你亲戚吗?”她说:“我是帮你介绍,专来治肾结石的就有11个人,各种亲戚,好多人。”我问她效果怎么样,她说有一个后来做手术了,其他都很好,疗效也快。后来我把这些人的情况都补充记录下来,弥补了之前没有联系电话,无法知道疗效的情况。她都一一叙述,我们都仔细记录下来,还进行了录像,很有意思。像这样,我也不是采用固定的方法治疗,有时候肾结石出现一种恶寒,往往就不是这个方子;有时候不仅仅是手冷,痛起来可能全身都恶寒,大便秘结,很多时候用大黄附子汤和芍药甘草汤,我在《中医人生》里面也写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