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来了,家里存储中成药的,了解这点很重要!

高湿多雨的梅雨来袭,除了给慢病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外,家里的药箱也备受考验。尤其是成分复杂、剂型多样、储存难度大的中成药。

中成药储存“四步曲”

第一步:将药品分门别类

如果家里有好几个人需要服用药物,要将不同家人的药品分开存放,分配不同“房间”,以免拿错而误服。
外用内服药要“分居”。外用药多含有刺激性成分、防腐剂含量较高,内服将造成严重后果。
急救药品单独存放。急救药物最好单独保存,放在一个醒目而且易于拿到的位置,方便急用时拿取。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
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等因素对中成药的质量影响很大。如环境温度过高或阳光直射,容易导致胶囊软化黏结、药酒中的有效成分挥发;温度过低又可引起糖浆等液体制剂沉淀。湿度过大可引起颗粒、散剂吸潮结块,湿度小可导致膏药失去黏性。给药品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对保证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家庭存放的地点以卧室和客厅为首选,可放在干燥、阴凉的储物柜或抽屉;阳台、卫生间和厨房都不太适合存放药品。
同时,不建议将中成药放在正对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因为空调出风口一般温度低、湿度却相对较大,不利于中成药存储。
第三步:看清储存方法说明
中成药的组方成分多样,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贮藏条件进行保存。大多数中成药的存放都遵循“阴凉、干燥、避光”六字诀。阴凉处是指储存环境温度不超过20℃;干燥是指药物要注意防潮;避光是指避免日光直射。
如果没有写明保存温度,一般指常温,即10-30℃。个别中成药的储存有特殊要求,例如冷藏或遮光。冷藏的温度为2-8℃,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室(注意不是冷冻室)存放;遮光是指放置在不透光的容器中,例如棕色容 器。
第四步:定期清理
一般建议每3个月整理一次,查看药物有没有过期。过期药品,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产生有害物质,损害身体,延误病情,所以一旦过期,千万不要再服用。临近有效期的药品最好用记号笔作标注,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此外,还要查看药品有没有变质。颗粒剂、冲剂、糖浆剂失效后往往会出现异味;胶囊容易受潮,如果表面已经变色,或摸着感觉有明显软化,不宜服用;丸剂如果闻着有油味,不要再服用;口服液、糖浆可以摇一摇看看有没有沉淀,如果有结晶、絮状物或变浑浊,不可再使用。

中成药储存“五疑问”

1. 梅雨季节,中成药的储存有哪些讲究?

中成药的天然成分含量高,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受潮湿、虫害侵扰的可能性大,储存条件更为严格。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要注意给中成药找个干燥的“小窝”,如小药箱或密封盒,避免受潮。但不建议将中成药直接放进冰箱“避暑”,除非药品说明书上注明储存条件为冷藏。
2. 梅雨季节后,发现药物受潮,拿出来晒晒就管用?
不管用!药品受潮后容易变质,不建议再服用。即使不受潮,药品也不能晒太阳,而要做好防晒,不能让阳光伤害它。
3. 包装上写有效期2年,开封后还可以放2年吗?
不可以!药盒上标注有效期2年,是指药物在没有启封时可以保存2年。打开后的存放时间肯定是要比未启封的时间要短。对非独立包装的药品,一旦打开包装,每次取药后要注意立即密封好包装,放在干燥处,或放入密封性好的保鲜盒内。
4. 药品说明书可以扔掉吗?
不可以!扔掉药品外包装和说明书的后果是,使用时没有办法准确获取药品全部信息,例如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所以,一定要好好保管药品说明书。
5. 过期的药品可以直接扔掉吗?
不可以!严格意义上,过期或变质的药物被归为有害垃圾,且不能作为普通有害垃圾处理,建议丢弃到医院或药店的废弃药品回收箱,回收以后通过药监系统的渠道规范处理。

提醒!盲目囤药不可取

当前疫情尚未完全结束,为防止感染,减少到医院取药的次数,家中适当储备一些药品是合理的,但不主张盲目大量囤药。因为患者未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易在用药对症、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等方面出现失误。

那么,家里可以储备哪些药物呢?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房书亭建议,如果家里有慢性病患者,可以备些降糖药、降压药;尤其冠心病患者,建议常备麝香保心丸等抗心绞痛药物;另外,家中也可适当准备一些外用药、消食药、缓泻药等。

最后,中成药储存请记住“阴凉、干燥、避光”六字诀。再奉上一首打油诗,作为存储中成药的总结:

温度湿度第一要,光线空气要控好。
时间长久药效失,合理储藏要记牢。
蜜丸最怕虫鼠腐,水丸阴凉干燥处。
颗粒防潮防发霉,散剂胶囊亦当如。
(0)

相关推荐

  • 你手中的药变质了吗?

    王霁宁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感冒药.退烧药.腹泻药.晕车药.过敏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家里的药箱慢慢被耳熟能详的药物塞满.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拉肚子,抽屉一拉,药片下肚,立刻精神三分.所以,在网上,你 ...

  • 雪天出门这个走路姿势更安全

    下雪天老年人可以出门吗? 冬天一下雪,老人外出就容易摔倒,一旦摔倒,后果不堪设想!那么下雪天,老年人就不能出去了吗?这里有一个在雪天里也能安全外出的正确走路姿势--学企鹅走路. 图片来源于梨视频 那么 ...

  • 你给药品安对“家”了吗?

    上海长征医院药学部 徐敏 通常情况下,患者医院寻医就诊后都会多多少少带一些药品回家.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每逢就医总会大包小包的拎回来很多种药物.那这些带回家的药物如何储存呢? ...

  • 药品开封后有效期可能会缩短

    "回想起给娃吃了过期的药,我现在都还感到后怕."近日,重庆的刘女士给2岁多的女儿服用退烧药后才发现药已过期一年半,这可把她吓得不轻,好在女儿没有出现不适反应.类似的经历很多人也有过 ...

  • 外观正常的过期药能吃吗?怎样合理储藏药品?丨健识药师谈

    <健识药师谈>栏目第295期我们总会时不时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医生,我的药品放在后备箱里2个小时了还能用吗?""药师,我的药忘记放进冰箱储存了,还有效吗?& ...

  • 舒筋通络的中成药

    对病人来说,我们会碰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家庭中如何贮存中成药.关于贮存,一般药品的说明书里面都会标注着,你是需要密封的.密闭的.湿度.温度等等的字样,这往往也被认为是,药品贮存的一个重要条件,所 ...

  • 多肉植物遇上梅雨季怎么办,要遮雨吗?个人经验懒人养肉参考

    多肉植物遇上梅雨季怎么办,要遮雨吗?个人经验懒人养肉参考

  • 湿哒哒的梅雨季要来了:4种食材为你化痰祛湿

    来源:生命时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王 骁 雨天,窗户玻璃内侧凝结起的水雾模糊了视线,滴水的毛巾和湿滑的地板令人不爽,洗涤后还未晾干的衣被摸起来潮乎乎的--这些都是生活中直观感 ...

  • 每周①词 | ''梅雨季''可不是 rain rain rain season!

    让南方人苦不堪言的梅雨季来了! 新闻摘选: The first round of plum rain fell in Shanghai last night - nine days early - a ...

  • 又是一年梅雨季, 红木家具该如何“防潮”?

    又到一年之中的"黄梅天",潮湿闷热的天气让药圣李时珍也对这梅雨感到深深的无奈,他在<本草纲目>中就曾写道: "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

  • 【健康疾病·祛湿】梅雨季远离湿气!教你做好喝的祛湿茶,总有一款适合你!

    新闻坊  2018-06-20 夏季气温虽高,但是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偏高,这对于本身湿气就重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大威胁. 那怎么样才能 彻底跟体内湿气说拜拜呢? 在这里 小坊给大家推荐几款祛湿茶 1 陈皮 ...

  • (转)梅雨季

    ​日子过的真快,江南又是一年梅雨季.梅雨季节又称霉,适逢梅子成熟又被称为梅.气象学上的入梅有严格的衡量标准,大气环流特征为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稳定在北纬30度附近,连续阴雨,雨日多,雨量多,空气湿度高, ...

  • 诗人样本||汤克慎:写在梅雨季的诗(组诗)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写在梅雨季的诗(组诗) 文/汤克慎 诗句就像我皮表渗出的 粘滞的汗珠 我的灵感湿漉漉的 我融入了江南的慵懒 梅子的愁绪 一川烟柳 淫雨模糊了哪句词 ...

  • 最怕的梅雨季来了,网友分享祛湿大法:还瘦了3斤…

    梅雨季人们最怕湿气 正好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去湿小经验 19楼APP用户@草莓不甜心里甜 最近杭州的天气黏糊糊的,身体就像双面胶,会被空气里的水分都吸到身体里. 我平时湿气就有点重,舌头齿痕明显.舌苔厚, ...

  • 防“病从口入” 梅雨季生活小妙招

    梅雨季·生活小妙招 卫生健康 防 "病从口入" 湿湿热热的"梅雨"来了!气压低.湿度大.气温升-.. ,这样的天气条件会促进霉菌.细菌的生长繁殖,一些疾病易于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