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累死累活,也教不出一个主动自觉的孩子?

作者:川妈

期末考试要来了,朋友圈里的老母亲们,都在喊着同一句话:谁也别惹我,期末太费妈!

恰巧前两天我刷到一个视频,一位妈妈正在声嘶力竭地辅导孩子作业,结果因为嗓门太大,一不小心惊动了整个小区。

看到这场面,想想即将到来的暑假,估计很多童靴都会不觉地叹起气来。

我常想,为什么爸妈费了那么大劲儿,每天累死累活地又推又鸡,可就是养不出一个自觉主动的孩子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

好心办坏事,浇灭“内驱”小火苗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学习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完全是因为不认真、不主动,学习态度出了问题。

确实,学习态度是一个原因,但却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孩子的内驱力被破坏了,或者说被消耗殆尽了。

造成这种结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作为爸妈,我们先要知道,哪些行为容易破坏孩子现有的内驱力。

网上看过这样的一个段子:如何让孩子讨厌打游戏?

竟然一点都不难,就用我们陪他学习的那套方法,好用又有效!

  • 首先,给他设置艰巨的游戏目标,必须打进全区、全市前3名;

  • 然后,务必盯着他玩游戏,催他快点开始、不停地教他指导他;

  • 孩子玩的不好时,批评他、否定他,还拿他和其他孩子比较,“游戏都打不好,还有什么用?!”

  • 孩子名次好,给他物质奖励,名次不好,就惩罚他,打骂都行。

如此下去,相信不用多久,孩子不再喜欢打游戏,讨厌都不来及吧。

看上去好像是笑话,但其实深刻折射了我们和孩子日常的相互模式,揭秘了孩子缺乏内驱力的深层次原因。

时刻“看管”孩子

虽然我们自己不愿承认,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把孩子当“犯人”一样,进行着全天候、无死角地看管。

孩子赖床,我们就不厌其烦地催他、喊他;孩子写作业磨叽,我们就一直在旁边念叨“快点!赶紧把这个题做了”……

可是我们越催,孩子越不做,就像故意跟我们对着干一样。

表面上看,催促孩子是一种必要的提醒,但这是我们的视角。如果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就是,爸妈一直在管我。

这样无死角地监控,其实是对边界感的破坏。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独立空间,当我们的独立空间被入侵时,人会本能地调动力量去抵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一催孩子,他们就会表现得特别不耐烦,有时候还会顶嘴、发脾气。

事事包办、代办

除了看管,我们做得最多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包办孩子的一切。

我们总是把自己天然地当作孩子的拐杖,潜意识里觉得没有我们,孩子什么也做不了、做不好。

所以,我们为孩子选择兴趣班,为他们搞定一天的计划,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

但这样的“帮助”和“周到”,在孩子眼中却是“被支配”。

他们觉得爸妈随意支配了“我的时间”,把一天排得满满当当,却从不问我愿不愿意。我没有选择的权利,什么都要听爸妈的。

动辄批评惩罚

面对孩子的拖延或者摸鱼,很多爸妈都会用“小惩大诫”的形式,希望他们能长记性。

但研究发现,惩罚不但起不到警醒的作用,反倒更容易破坏内驱力

一所幼儿园,为了避免家长接孩子迟到,推出了罚款机制。罚款金额随着迟到时间增长而增长。

本来幼儿园觉得,有了惩罚机制的约束,迟到的人会越来越少,但实际结果却大相径庭。

出台罚款机制,迟到的家长更多了。为什么会这样?

心理学家认为,罚款缓解了家长们之前迟到的愧疚感,家长觉得自己迟到不对,但也付了罚款,两者相抵,也就更不在意迟到了。

不恰当的奖励

除了惩罚,奖励同样是外在刺激。

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在探讨外在物质奖励对内驱力的影响:别再奖励孩子了,因为......

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

  • 物质奖励只对机械性的体力活儿有效,对认知性的脑力劳动不起作用;

  • 物质奖励并非越高越好,到达某一临界点后,再高的奖励只会起反作用。

知道不对,就是控制不住

相比不知道哪些行为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更多家长的难题出现在:明明知道“当监工、包办代办”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改不掉。

就像我朋友说的:

我也知道帮他安排一切,是不对的。

但每次看着他在那无所事事、磨磨唧唧的样子,就忍不住“出手”。

我就想着,我都帮他安排了,他还做不好,要是撒手不管,岂不是更可怕,作业不做了?成绩不要了?学不上了?

我想很多人都跟朋友一样,道理都懂,却依旧改变不了现状。

说到底,大家之所以会在“管”和“不管”中来回摇摆,经历一番折腾,又回到原点,还是因为想法在作怪。

监工、包办也好,奖惩也罢,这些都是行为。行为背后的想法,才是根本原因。

家长之所以总忍不住对孩子出手,原因就在于我们思考问题,从来都是从“我”出发(从家长的角度),而非从“你”出发(孩子的角度)。

是不是觉得有点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一个小女孩考试结束,说要告诉妈妈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自己考了倒数第二名;

坏消息是,自己还是没及格……

听到这个消息,我想大部分父母都会觉得是“晴天霹雳”(从“我”的角度):

这孩子也太不上进了,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二,就是好消息?!你在开玩笑吧!!!

但如果这件事从“你”的角度(小女孩角度)看呢:

考试我努力了,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二,说明我努力有效果,我是高兴的。但是依旧没及格,会觉得没达到预期,很伤心。

看到了吗,从“我”(父母)的角度出发,孩子没有满足我对好成绩的期待,所以心里产生巨大落差,顿时又气又怨。

但从“你”(孩子)的角度看,倒数第二也是我努力得来的,进步了。

可以看到,当我们从父母视角出发时,是把孩子摆在了对立面上,而当我们真正从孩子角度想时,才是真正的共情,想孩子之所想。

一旦真的做到了从“你”的角度出发,事情就好解决了。我想没有哪个爸妈会再去包办、监工、随意惩罚孩子了。

内驱力一直在,只是我们用错了方法

我们常说,孩子没有内驱力。

但是,如果细数孩子的成长过程,会发现孩子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内驱力的出现。

你还记得那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哪怕摔倒了,也会爬起来继续走吗?那个咿咿呀呀的娃,哪怕说不清,也会一遍又一遍地说话吗?

他们能够如此坚持不懈,哪怕遇到困难也不在乎,靠的是什么?就是内驱力。

所以,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一直都在,他们的内驱力也一直都在。

之所以在长大后,他们变得不好奇、不感兴趣,其实是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用错了方法。

那么,我们要如何弥补呢?

父母放手,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海明威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想要孩子有内驱力,就要让他们学会从内打破。

如何做到?

父母先把自己的手松一松,哪怕再担心、在不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外驱力和内驱力,是跷跷板的两端。一端高了,另一端就低。外驱力过强,孩子的内驱力,自然而然就被打压到了谷底。

所以,只有当父母放手时,内驱力的那一端,才能一路走高。

不过,放手让孩子做决定、做选择,并不代表什么都要听孩子的,那样只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孩子决策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他们的长大逐渐发展的。

就像明星刘宪华,小时候父母逼着他练琴,他觉得很痛苦,直到后来参加了一个小提琴比赛,他获奖了,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喜欢小提琴的。

所以,对很小的孩子来说,眼界、认知和自制力都尚未完全形成,父母还是要充当顾问,引导孩子,而不能一味指望他们自推、自鸡。

父母和孩子一起划分孩子可以做主、父母放手的范围:

范围之内:

孩子的能力和认知都可以达到独立做判断,家长只需放手,鼓励孩子大胆去选择,并且告诉他“我们相信你,因为你自己最了解自己,你可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范围之外: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多个备选,以及所有备选的具体信息;然后引导孩子分析各项选择的利弊,并且告诉他“我们可以帮助你一起做决定,但是我们不会强迫你做任何选择”。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整个家庭看作一个团队,当孩子成为团队leader时,父母就要从事事亲力亲为的“救火队员”,变成一个提供有效帮助的顾问。

培养“开放型大脑”

除了放手之外,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还需要做什么呢?

知名脑科学家、哈佛大学学者丹尼尔·西尔格,给了我们答案。

在他的著作《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中,他提出了一个观点:那些自觉又主动的孩子,都有一个“开放式大脑”。

我们不禁好奇,什么是开放式大脑?丹尼尔给出了“开放式大脑”的4个特质:

  • 平衡力:平衡情绪和行为,让自己保持理智

  • 复原力:遇到困难、挑战不逃避,可以重整旗鼓

  • 洞察力:了解自己,可以做出理智的决定

  • 共情力:理解、关心他人

丹尼尔认为,一个孩子的大脑拥有了这4种特质,能够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想要做什么,遇到困难也可以再次振作起来,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这样的孩子,会成长为一个自觉、主动、有内驱力的人。

那么,如何培养这4种特质呢?

▶保证“健康心智餐盘”,实现平衡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一样,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能正常运转。

想要培养开放式大脑,丹尼尔认为,需要给大脑设立“营养餐”。为此,他提出了Healthy Mind Platter,译作“健康心智餐盘”。

一天之中,孩子要有下面7种时间:

  • 专注时间:孩子专注投入地进行某一种活动,比如学习新知识,这个过程,是在帮助大脑构建深层的连接。

  • 玩耍时间:玩是天性,游戏让孩子在快乐中建立新连接,达到身心平衡和愉悦。

  • 联结时间:孩子与外界(包括同伴他人、大自然)建立联系的时间,帮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联系。

  • 放松时间:我们常说的留白,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发呆、无目的地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这个时间是让大宝彻底放空,给大脑充电的。

  • 内省时间:让孩子自我思考,聚焦自己的想法、感受、情绪,更深入地了解、洞察自己,利于大脑更好地整合。

  • 睡眠时间 :让大脑休息,为了之后更好地工作。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力、专注力等。

  • 运动时间:运动可以强化大脑的各项功能,帮助更好地学习、探索。

当孩子每天都能够进行这7项心智活动时,各方面都会得到锻炼和休息。身心愉悦,产生幸福感,达到平衡。

▶鼓励孩子拥抱挑战,形成【洞察-共情-复原】的闭环

想要让孩子形成开放式的大脑,家长首先要鼓励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的反应一般有下面几种:

  • 我让你听我的,你不听,看看现在,坏事了吧!

  • 你说说你,怎么人家XXX都行,怎么你就不行了,你比人家差什么?

  • 你是大孩子了,要学着自己解决,别什么都来问我们!

毫不客气地说,这三种态度都不是正确。它们要么埋怨、要么责怪、要么躲懒,却没有一种是在帮助、鼓励孩子。

当孩子面对挫败时,我们最要做的,就是让他知道:失败在所难免;失败了,我们依旧爱他;我们会陪着他一起度过难关。

只有父母全盘接受孩子的情绪,才能让他们明白自己是“被接受”的。

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平静下来,然后去内省、思考和洞察自己,通过不断地共情练习,激励自己再去试一试。

就像丹尼尔在书中举的例子一样,一个很爱画画的小孩,看着自己画得很糟糕的画,一步一步把自己从奔溃、放弃的边缘拉回来:

我这次画得不好,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画,技巧不熟练。——洞察

等我再画一次,就会变得好一点了,如果还不好,说明我画得太少,要多练习。——共情

从不会到会,总要有个过程。所以,我愿意再试一试!——复原

蒙特利梭说: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

我们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更不能要求他们做能力之外的事情。

说穿了,过高的期望从来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孩子做不到不代表他不行、不努力、不认真。

当然,我们同样也不能为了达到目标,粗暴地折断孩子的翅膀,让他们变成听话的提线木偶,还妄想他们有一天可以展翅飞翔。

孩子和父母,终究是独立的个体,需要为各自负责。

就像心理学者克莱尔所说: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从生命中将孩子分离出去,让他成为独立的个体。这种分离越早就成功。

参考资料:

丹尼尔·西尔格《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川妈说说

我和川爸讨论过,虽然我们的父母很爱我们,但管我们管得真的比较少,尤其是学业上。他们从来没有陪我们写过作业、检查都没有过,他们应该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学校到底在学什么?

虽然,我们有些时候被迫只能自己面对学业、学校里的问题,当时很迷茫难过。但现在回头看,未必不是一样好事。

野蛮生长的我们,也很自由啊。可以按照自己喜欢方式,做自己愿意的事情。也许走过一些弯路,但最后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相比之下,现在有些孩子,被直升机父母、除草机父母过度管束,失去了内在力量,很可能就会选择躺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