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故事:公公身亡,婆媳相互指责,知县端出两盘菜,真凶现形

明万历七年,攸县发生了一起人命案,陈谢镇杂货铺掌柜谢允昌晚饭后暴毙身亡。仵作验尸后认为谢允昌很像中毒身亡,差役在谢允昌房中发现一个紫砂壶,据谢允昌的妻子米氏和儿媳邓氏交代,此壶是谢允昌泡茶所用,经郎中检验,此壶内壁有微量毒素,但不确定是何种毒药。

谢允昌的儿子去长沙府办货不在家中,卢知县将谢允昌的妻子米氏和儿媳邓氏传来审问。大堂之上,米氏和邓氏相互指责对方下毒,卢知县为官理智,不愿轻易动刑,可一时又无法裁决,只得暂时将婆媳二人押在牢中,继续调查。

事有凑巧,长沙府推官陈良祖籍攸县,因母亲生病回家探望。卢知县知道陈良善断,便请陈良来参详此案。陈良年过五旬,经手的案件数不胜数,经验丰富,陈推官查看尸体后,认为谢允昌中的毒应该是断肠草,还说攸县附近的山中就有此物。

确定毒物后,陈良和卢知县商议后,定下一计。陈良带人去到山中,采了些酷似断肠草的野菜做成青菜,让狱卒端给牢中的米氏和邓氏。牢里能吃饱就不错了,米氏和邓氏早已饥肠辘辘。邓氏不消片刻就把稀饭和青菜吃了个干净,米氏只喝了稀饭,青菜却未动。

狱卒将这一情况禀报两位大人,卢知县即刻升堂。大堂上,卢知县让人把青菜端给米氏,让她吃下。米氏称自己不饿不愿食用,表情露出惊恐。卢知县此时已经猜出几分,命人给米氏动了刑,刑讯之下,米氏交代了毒杀谢允昌的经过。

米氏与谢允昌成婚第二年生下了儿子,儿子十八岁时去了邓氏为妻,这时候米氏才三十六岁。谢家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不愁吃喝,人常说饱暖思淫欲,米氏竟有了这种想法。米氏每隔七天都会去庙里拜佛,一来二去竟和寺庙的年轻僧人法明勾搭在一起。

这种暗地里的勾当维持了两年,家里人都没有发觉。这日,米氏的哥哥从外地捎来一封书信,谢允昌就去庙里找米氏告知书信内容,虽没有捉到米氏和法明不轨之事,但发觉了异常。

米氏知道丈夫心里有了怀疑,担心事情败露,就产生了除掉丈夫的念想。谢允昌有个怪癖,酷爱喝苦丁茶,喝完后还会把茶末吃掉。法明和尚精通草药,就设下了毒杀谢允昌的计策,他采了一些断肠草剪成小段交给米氏,并叮嘱一番。

事发当日,吃过晚饭后,儿媳照例给公公泡了苦丁,米氏趁二人不备,在茶中放了断肠草。断肠草味苦,所以谢允昌没有察觉,这才着了米氏和法明的道儿,糊里糊涂丢了性命。

米氏交代完毕后,卢知县命人将法明抓来,人证面前,法明无法抵赖,也招认了罪行,卢知县以律判二人死刑,一桩杀人案也真相大白。

编后语:

自古奸情出人命,米氏和丈夫成婚多年,儿子都结婚了,但还是犯了这种错误,竟然与年轻和尚私通,感觉丈夫察觉后,竟然狠心毒杀,真是“黄蜂尾后针”啊。

故事中的卢知县也算个好官,那个年代,升堂审问,方法一般都很粗暴,就算无罪也免不了挨顿板子。像卢知县这种心存仁慈的官员十分少见,其实这样的审理方法也会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毕竟大刑之下很少人能够扛得住,屈打成招的事情太多了。就算是现代文明社会,某些执法人员的办案手法单一,也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这故事也在警示告诫世人,不要做有失仁德、丧失天良之事,否则必遭报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