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何叫“春秋”?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年代,这时期虽然政权多元,经常发生不同规模的兼并战役,但各国经济较为繁荣,且文化百花齐放,还出现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名人,譬如“孔子”。对于这个年代,不少人好奇它为何叫“春秋”?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么?
实际上“春秋”是相对“战国”而言的。不论“春秋”还是“战国”都发生在东周末年。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虽然诸侯相互称霸,但周天子仍是象征性的共主。而整个东周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周平王四十九年,即鲁隐公元年(前772)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第二阶段则从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这两个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别,譬如前一阶段的政治大体上还维持着分封制度,诸侯们尚有打着“尊王攘夷”的霸主;经济也仍以农业为主,土地皆为贵族所有;而军事则盛行车战,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都不过一天,死伤有限,俘虏还可赎回。但到了后一阶段,周天子的存在感所剩无几,工商业蓬勃发展,土地所有权逐渐转至平民,战争规模、伤亡极具扩增,甚至出现大国被灭的现象。
总得来说,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更为温和。而古人认为一年四季中“夏”过于炎热,“冬”过于寒冷,唯有“春”与“秋”最为适中。而且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播种与祭祀。其中祭祀先祖、神灵是礼法的表现,这与分封制密不可分。秋天金风送爽、硕果累累,有利于收割和战争。其中战争虽死伤有限,但发生频率还是很高的,一些小国不免会被收割。可以说“春”、“秋”两季的意蕴与东周前一阶段的政治“尊王攘夷”、经济“”春耕秋收”与军事“”战役四起”的特点相吻合,所以用“春秋”指代该阶段十分贴切。
另外“春秋”的取名还与孔子有关,当年孔子修订了一本关于鲁国重大事件的编年体史书。这本书共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它们讲述了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经十二代君主,共计二百四十四年的兴衰。由于该书每记载一个新的季节,皆要叙述“春、夏、秋、冬”四季,而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二时,故而鲁国史官将这部国史取名为《春秋》。
又因为《春秋》所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半期大致相当,而且《春秋》并非只记载鲁国历史,它还收集其他诸侯国的礼仪是非,甚至会记录各诸侯国之间的书信往来。譬如晋叔向与郑国子产关于铸刑书的书信,就详细地描写了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由此可见,《春秋》一书对东周前期的整体形势有所概括,所以后人就将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总而言之,“春秋”一词取自《春秋》,而“春”、“秋”两季的意味又十分符合东周前期的时代特点,如此取名实在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