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心理资本测试) 人生常态是迷茫 | 今年我十八岁了,还不清楚自己是谁

He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十八岁,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我国法律的层面来说,十八岁中国公民已是成年人,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然而十八岁的你,在心理层面上,是否也达到了“成年”呢?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的。

生命的旅程从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经历过牙牙学语的婴幼儿阶段,再到独立学习的小学儿童阶段,都是个体成长的历程。

在每一阶段,个体都需要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来探索并认识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心理社会阶段发展理论将人的一生发展进行了阶段性划分。

个体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需要完成,同时也有相应的危机有待解决。

当危机得到了恰当的解决,个体就会获得完整的同一性。而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又或者是处理失败,则会出现同一性缺失、不连贯的状态。

这里的危机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事件,可以说是对某种状态的一种需求,从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刺激与压力

青春期(12-18岁)阶段又是人生发展中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个体的任务是获得自我认同感,建立自我同一性。相应的,在这个阶段个体所面临的危机则是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如何发展”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同一性混乱(ego-identity confusion则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同一性失败的一种现象,即对自我没有清晰的认识。

对个人发展问题更没有明确的答案,时而不甘于现状,时而又自抱(暴)自泣(弃)。

这种状态,便是我们常说的迷茫。

在我们不断试图改变这一局面的同时,我们的某些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自我认同感,专业的认同感,人生的方向,也会在自我反思中不断修订。

面对同一性危机,应采取各种方法加以预防。个体如果有较强的自主感、主动性、勤奋感,那么实现同一性的机会较多。

从根源上来说,同一性危机还是在于个体对于自我定位处于一个不清晰的状态。

举个例子,大学生,从年龄角度来看,处于成年早期。大部分个体心理成熟度远低于生理成熟度。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认为理想中的大学生应该是独立自主的,有明确目标的成年人。但大一的新生各自出身,经历都有所不同,所具备的能力在水平上不仅有高低差异,在思维结构上亦有所不同。

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新生入学,各有各的思维模式,对自我的定位亦有所不同,对学校的认同感也有所不同。学校认同感指的是学生对学校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学习氛围及学校独特魅力的认可而产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是对学校的一种热爱、怀念、思念的心态。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了解比较局限,再加上受到认知中的晕轮效应(halo effect),很难去重新认识学校。

所谓的晕轮效应(halo effect),以实际的思维出发,解释就是:在你没来学校之前,听到学长学姐,或是在网上了解到的关于学校的负面信息,会让你对你的大学产生一种定向的判断。

这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生活中,同时也体现在职场生涯中。

有了这些非自我体验的认知,那么在日后的大学或职场生活中,很有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学校(公司)真的是那么不堪。

个体长时间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厌学(职业倦怠)心理便出现了。有部分同学就会长期处在对生活的抱怨中。

其实,不管是学校还是职场都是我们获得资源的重要场所,若是长期处于不认同的状态,对自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自己的境况很难做到正确分析,难以把握机遇,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产生同一性危机。

同样,个体在处于学生这一角色中时,一般会被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有理想(set goals)

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理想的确立对个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又是新学期的开始,大一新生也有不少同学为转专业的事情伤脑筋。转还是不转,转到哪里,这些都是问题。
仔细想想,之所以会漂浮不定,还是因为自我同一性没有得到建立啊!
当个体无法认清自己时,作出的决策往往是容易让自己懊悔的。只有在对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作出满意的决定。
在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些意见会对个体的理想选择造成影响。比如说,大多数父母会认为,女生应该选择相对稳定的职业,从而反对女儿选择理工类专业。
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选择修正自己的未来理想,还是坚持自己的未来理想,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skills)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来认识自我。
都说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所以能否适应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父母的关系、与同伴间的关系、与教师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学生也加入过学生会亦或是社团,担任一定的职位也做过相应的工作。因此,这一部分同学也会涉及到在工作中,如何同上级交流合作。
当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时,在班级或者是其他团体中就会获得一定的归属感。
学会学习(study)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

除开初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例如在大学中,曾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对于认同此类说法的部分学生,应该还是那些尚未摆脱中学时代应试思维的学生。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去获取一切有益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体的专业技能,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在处理这三方面的任务时,当个体遇到冲突和困难时,则会产生同一性危机。
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情况,不妨尝试思考一下三个问题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主观意识,也只有遵循对于自我的认知,才能找到自己心中独特的答案,从而对如何解决问题作出精确的判断。
成长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不同的个体对于自我有不同的认知。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本我在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

詹姆斯将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其中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
最后,向大家分享一段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一句话:
年轻人,为了体验自我的完整性,不仅在童年时期需要在自己和期望未来成为的自己之间建立起一种连接,还需要在自己感觉到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之间找到这种连接。

文末测试

心理资本简称: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

心理资本的培养不论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或是个人成长,员工提升等都非常重要。

一个人的心理资本就犹如物资财富一般,心理资本越强,你在学习、工作上的能力和成就更为强大和长远······

心理资本与我们自己的能力(人力资本)、社交(社会资本)构成了我们生活与事业成功的三大重要保障资源。

心理资本由缩写为HERO的四个元素组成,即Hope希望、Efficacy(效能感)、Resilience(韧性)、Optimism(乐观)。

心理资本评估的高低,反应了我们在这4个元素上的综合表现。

如果你正渴望成长,或想知道自己的心理资本,那就快来测测吧。


作者  九月梧桐

编辑  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