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不过的五指山

//////////

哲学上有一个经典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是先有人的意识还是我们存在的世界 ?”

根据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发展出了唯心主义论和唯物主义论。

这个哲学讨论实际上是人类的存在问题,而对人类的存在问题具体反应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个来源,后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据记载不过是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

要问先有石还是先有生命,石头是怎么孕育生命的,是一个个神话传说框架下的玄幻表征,可以理解为:一、孙悟空来历不凡,乃神石所孕生命;二、孙悟空实际上草根起家,来历不明。

作为一个石猴,孙悟空却有相当不凡的才能和力量,他统一花果山,为求长生去蓬莱仙岛求道。

一一都表现出了一个高瞻远瞩,不甘平凡的形象。在孙悟空一切行为的背后,可以窥见其思想精华一二。

孙悟空的形象是一个反抗的形象,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的反抗精神却仍然可以迁移到我们的时代。

凡事有因才有果。

孙悟空被压到五指山下,是因为他妄想挑战那个世界最强大的存在:佛祖。惨败的结局就是镇压五指山下。

但是为什么孙悟空还能在最后修成斗战圣佛?因为在九九八十一难中他选择了抛弃自己的信念,接纳了佛祖,即这个世界最强大最广泛的信念。

可以这样比喻:来自石头的孙悟空和一直存在这个世界的强大意志:佛祖,前者是唯物主义者,后者是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甚至是创始人。那么这样说,则《西游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唯物主义因为打不过只好加入唯心主义的血泪历程。

在《西游记》中有许多很有意思的讨论,最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就是“三打白骨精”。

佛祖的弟子玄奘菜鸡一枚,但是佛法高深,有点像班级里的好好学生,虽然没有能力面对各种磨难,但是仍然能够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中得到各种帮助,从而完成取经成圣。

而路上的八十一难以及唐僧的紧箍咒都是孙悟空的磨练,他必须在取经路途完成思想上的转变,在劣势的情况下,选择打不过只好加入。

这顽猴的心态也许就像我们初入社会时一样,所以格外有亲切感,但是除此之外,孙悟空的思想形态的转变其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以孙悟空被压下五指山为分水岭,之前的孙悟空不过是妖猴,虽然随着情节进展我们希望孙悟空能够凭借他的能力在天宫继续无法无天下去,希望在面对生老、打压时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但是毕竟孙悟空无法打败佛祖。

于是在世界观中,佛祖变成了最崇高的存在,而悟空在一路的磨难和唐僧的唠叨、紧箍咒的压制下,也终于归顺,慢慢地变成一个保护者,最终成为了斗战圣佛。

从反抗者到保护者,孙悟空终于停止躁动,和这个世界和解了。

而关于人于世界之争,也不过是一个阴阳太极的问题,此消彼长。

那座五指山,也不需要被翻过了。

作者:一大白

编辑:一碗米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