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器之道 | 带您认识古代敦煌的饮食器具(一)
2021-03-24 09:59
用什么方式进行食物原料加工、如何制作食物、如何进食等,是饮食文化主要的内容。探讨饮食文化重要的特质和内容,则应首先了解其采用的工具。
炊具
敦煌的炊具名目繁多,有以下数种:
铛 一种金属质的平底炊具。铛的品种规格较多,有半升、五升、七升、一斗八升、二斗、二斗二升、二斗四升、三斗、四斗、六斗、七斗、一石、一石二斗等十几个规格。
莫高窟第468窟北壁铛的图像
莫高窟第296窟主室北坡铛的图像
铛有圆耳的,有方耳的,一般都有“脚”支撑,有的甚至因为太大而在底下安了轮子,以便于搬运。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铛的图像
敦煌铛的用途,比较复杂。敦煌文献记载用铛“煮油”。“煮油”就是“用油炸”“用油煎”。铛也可能用来烙饼。
一段时间内,铛作为炊具悄然隐退。许多人不知铛是一种很古老的炊具。今天,一度消失的铛又出现在了厨房里,各种炸的、煎的食品多了起来,铛也重新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镬 敛口,鼓腹,或平底,或收底,煮肉容易熟。
莫高窟第431窟镬的图像
莫高窟第96窟镬的图像
镬是一种古老的称谓,由鼎变化而来。
敦煌的镬有耳,可能有盖,而且壁画上反映有足;容量从四斗、七斗、两硕、三硕不等,质料有铜和铁两种。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镬的图像
上图中,一个女厨师正往镬下添柴。类似的图画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反映。
镬在古代主要用来煮肉,到了唐以后的敦煌,用在了做饭上。
甑和蒸笼 敦煌文书中,称蒸笼为“咄笼”,这是河西人对蒸笼的传统叫法。
敦煌人食用的饼中有蒸饼,而且许多蒸食、细供及丧葬仪式上的“盘”均要用蒸笼蒸, 做这些食物的工具即是“咄笼”。
在有蒸笼前,敦煌人仍使用更古老的陶制的“甑”。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陶釜和甑的图像
上图中,女厨师正在往灶中添柴。炉子上有一具陶釜正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具甑。
切刀 即今天的菜刀。切刀式样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和烹饪传统。
农耕饮食文化传统下的切刀主要用途是切菜、切面,因此,宽、厚的切刀省力、方便;游牧饮食文化传统下的切刀主要是割肉,因此,刃薄而窄,有尖。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切刀的图像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切肉图中,所使用的切刀正是一种窄而长的刀。
餐具
敦煌的餐具有碗、碟、盘、筷子、匙、勺子、盛子、食刀、钵、魁子、叉子等。
盘子 今天,盘子和碟子似乎有趋同的迹象。但在古代,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榆林窟第25窟中盘子与净瓶的图像
盘子用来运送和装盛食物。与碟子相比,盘子种类多、形状各异,比碟子大。而碟子呈扁平状。
当时的盘子既包括运送食物和餐具的长方形大木盘,也包括装盛干食的各种器皿。
从质料上分,盘子有木、漆、铜、瓷、银5种;从其形状和名称分有团盘、牙盘、高脚盘、马头盘、中台盘、合盘、擎盘等。高脚盘、中台盘应当指一种有底座的盘子。
上图中仆人手中所端的盘子,内凹宽沿,圆形圈足。
莫高窟第45窟中盘子及饮具的图像
上图中的案上一边是一个方木盘,中间有两个盘子,一高脚,一无脚,盛有食物,另有五只有脚的小餐饮具或为高脚酒杯,或为一种小盘子。
文书中还出现了银盘子和雕花银盘子,雕花银盘子有可能是来自于异域的工艺,其风格受到了西亚的影响,或者本身就来自于西域。
叉子 在汉、魏、晋时期则是整个河西地区常用的餐具之一,在武威汉墓、嘉峪关魏晋墓及敦煌魏晋墓中,不仅有砖画的图样及用叉就餐的实图,而且有出土的实物,在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均有收藏。
敦煌祁家湾西晋墓出土的叉子图像
叉的种类有三股和两股两种。汉代的叉较长,有一尺多,柄尾有环,可以挂在墙上,而敦煌祁家湾西晋墓出土的叉子分两股和三股两种,长度有所缩短,只有23.2cm和27.5cm。显然,这时,叉子已逐渐由原来的炊具向餐具的方向发展。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吃烤肉的场景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吃烤肉的场景
从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饮食图中看,叉子既是炊具,用来直接烤肉,也是餐具,由仆人递与进食者直接食用。
“食刀” 一种较小的刀,应是一种随身携带、用来割食肉的小刀。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食肉习惯,即用小刀将肉割下送到口中。
敦煌祁家湾西晋墓出土的刀叉图像
时至今日,用小刀割肉而食仍是蒙古、藏等民族的食肉方法。据此,食刀其实就是餐刀。
来源:敦煌书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