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厚脸皮”到底有多好?网友:以前我儿子抗打,现在他抗压!
你们批评孩子之后,孩子是什么反应?
最近有家长跟合育君说:
我家孩子脸皮真的太薄了,经不起批评,一说就会变得闷闷不乐,平时也是很容易羞涩的性格,做事总是放不开,不敢大胆去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由于中国含蓄内敛的传统文化,所以在我国大部分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培养,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内敛温柔 。
但殊不知,在当今社会上,“厚脸皮”也是一种优势。
大多数人提到“厚脸皮”这个词语时,第一反应就是贬义词。
很多家长认为厚脸皮这个词语,代表着一个人没脸没皮,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都不在乎,而且还觉得这样的人,以后没什么出息。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时“厚脸皮”反而是暗示这个人的情商比较高。
而情商不只是会说话、会聊天,更是一个人的好性格、好习惯!
所以有时一个人的“脸皮厚”,看起来没心没肺,反而说明他豁达,承受能力强,能够快速调整心态,这也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呀!
比如在综艺《追光吧!哥哥》中,再度翻红的印小天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节目中别的哥哥唱跳有模有样,而印小天的画风则是:
跳舞像打拳,把说唱表演出了春晚舞台的味道,通过金星老师的表情就可以细品出来。
印小天整个人自带喜感,浑身充满正能量,完全看不出年龄有40 ,有网友甚至说想给他报名《向上吧少年》。
不仅如此,他心态也超好,直言:“上了舞台,我就是疯子,我不怕输”。
哥哥们内投环节他是最后一名,但他丝毫不受打击,倒还反过来安慰金星:“没关系,虽然我是最后一名,但是我起点低,追光嘛,就是要追的感觉。”
好笑归好笑,但笑完之后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看到他心态如此乐观,不怕嘲笑不怕出丑,和其他哥哥截然不同,不免让人觉得他率真可爱,也难怪有不少网友被他圈粉。
日本著名作家、医学家渡边纯一写了一本书叫《钝感力》,他在书的序言中这样写到:
我们的社会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系的。
不管你的头脑多么聪明,学习多么优秀,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就无法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
比如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合,还有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应对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钝感力,而想让拥有这样的能力,就要学会“厚脸皮”。
所以让孩子从小养成“厚脸皮”的习惯,他们才不会因为家长和老师的几句批评就哭,或是大吵大闹,也不会因为遇到困难时,只会崩溃和逃避,又或者是到了人多的地方就紧张和不自在。
借用现在一句网络流行语“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厚脸皮”没什么不好的,让孩子活的自信勇敢,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这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撒贝宁的出名,应该是从主持央视节目《今日说法》开始。
而他,按理应该跟《今日说法》无缘的。
1999年,《今日说法》制片人去北大招人的时候,上大四的撒贝宁恰好在排练毕业演出,完美地错过面试。
这是一场情有可原的错过,但撒贝宁不这么想。
自小就有舞台主角梦的他,要到了制片人的电话,厚着脸皮,在电话里毛遂自荐,争取面试机会。
许多人的一生,总在错过,最后留许多时间在遗憾,在遥想当年。
而在厚脸皮的撒贝宁眼里:
错过无眠的夜晚,错过寂落的叮咛。
错过感怀或刺伤,错过滂沱与分享。
错过一双蜻蜓的翅膀,错过一缕蚂蚁的浅唱。
错过命中那些永不再来的叶落花开春回冬往。
错过终于勇敢的沉默,错过早已错过的迷惘。
一次错过是过失,一再错过是过错。
我们今天看到的撒贝宁,不管是在央视舞台中,还是在综艺节目里,都是一脸云淡风轻,全场拿捏自如,他的主角光彩不容忽视。
而这一切,不是因为起点高,不是因为赛道好,而是“厚脸皮”人的自信:永远充满激情,相信第一名就是我的!
在撒贝宁刚到北大时,学校广播台也刚成立。老师问,谁想当广播台的台长。撒贝宁想要抓住机会,于是赶紧举手。
老师问:“普通话怎么样?以前当过吗?”
“有当过,普通话很标准呢。”
事实上,他没当过台长,甚至,普通话也不算标准。
后来,在《非常静距离》里,李静采访他时很惊讶:“天,你的胆子太大了。”
撒贝宁说:“我脸皮厚,怕什么?”
靠着这张厚脸皮,在北大的那几年,他成为广播台台长、戏剧社社长、合唱团团长。因为这些闪闪发光的社团经历,他才有了跟《今日说法》制片人,厚脸皮地争取面试机会的可能。
在厚脸皮的撒贝宁眼里:机会就是小偷,他来就一次性把他抓住,一了百了!
2岁就想成为舞台主角的撒贝宁,在23岁梦想成真。
这一路上,他“厚脸皮”了无数次,因为他知道:脸皮厚一点,攒的技能就多一点。
透过厚脸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勇气和坚持,这是最朴素最真理也是最难最缺的两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