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莫斯科十月事件起因与结果】从唇枪舌剑到真枪实弹
俄军出动坦克炮轰国会大厦
自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以来,俄政府和议会之间在国家体制、权力分配和经济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叶利钦主张,俄罗斯应当实行总统制,即总统拥有决定国家事务的最高权力;但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则认为,议会应拥有立法权和至高无上的监督权。因此,制定一部什么样的新宪法关系到俄联邦将实行何种政治体制。这是叶利钦和议会在1993年反复较量的焦点。
第一回合,初次交锋,议会暂拔头筹。1993年3月10日举行的俄罗斯第八次非常人代会的主要议题是审议第七次人代会(1992年12月)作出的关于稳定宪法制度的决议,讨论最高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遵守宪法问题。会上,叶利钦遭到了猛烈抨击。议会指责他凌驾于法律之上,颁布了100多项违宪决议和命令;大会否决了叶利钦要求就宪法修正案进行全民公决的要求,收回了1991年第五次人代会赋予总统的特别权利;并重新确认了宪法中有关限制总统权力的条款,规定一旦发现总统企图解散任何合法选举的国家权力机关或停止其活动时,就将立即停止总统的职权。面对强大的攻势和指责,叶利钦曾两次中途愤然退场。
第二回合,双方妥协,未能决出胜负。第八次非常人代会后,叶利钦曾试图“实行总统治理”,结果不成,还险些在第九次非常人代会上遭到弹劾。3月26日召开的俄罗斯第九次非常人代会,经过4天的激烈辩论和斗争,终于以双方达成一项妥协协议告终:既通过了“关于维护俄联邦宪法制度的紧急措施的决定”,同时也通过了“关于1993年4月25日就是否信任俄联邦总统叶利钦等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的决定”。
第三回合,全民公决,总统略占上风。4月25日俄联邦就是否信任俄总统等4个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结果表明,叶利钦获58.7%的信任票,总统获胜。于是,叶利钦利用他在全民公决中取得的相对优势,大举进攻,撇开议会,为其新宪法草案早日出台加紧组织和作舆论上的准备,议会处于被动。7月13日通过了一部兼顾各方意见的新宪法草案。
第四回合,武力解决,总统大获全胜。为了加快制宪进程,7月27日,叶利钦宣布解除巴兰尼科夫的俄联邦安全部长职务,为清除异己迈出了第一步。随后又大造舆论,声称“人们已对议会毫无意义的所作所为感到厌倦”,并以鲁茨科伊有营私舞弊之嫌为由,宣布暂停其副总统职务。叶利钦还召开了军队指挥官会议,争取国防部、内务部和安全部的支持。一切准备就绪后,叶利钦于9月21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解散议会和人代会,开始了他旨在结束双重政权的重大行动。
总统讲话当天,议会立即召集紧急会议,谴责叶利钦违反了俄联邦现行宪法,是“政变行为”。会议决定停止叶利钦的俄联邦总统职务,由鲁茨科伊代理总统。随后,议会又组建了有1000多人的警卫团。
对此,叶利钦马上采取了应变措施。9月23日下令剥夺议会资产后,24日又下令封锁所有通往议会大厦的道路,收缴议会大厦保卫者的武器,向议会大厦增派了军警,切断议会大厦内的水电、供暖和电话线。同日,俄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议会一小时内交出武器。至此,局势已到一触即发之际。
10月2日,支持俄议会的莫斯科市民同包围议会大厦的军警发生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造成数十人受伤。3日,政府军与忠于议会的武装人员在抢占莫斯科市政府大楼、国家广播电视大楼和莫斯科广播电视大楼时又交了火,8人死亡,局势进一步恶化。3日晚,叶利钦命令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4日上午8时,俄政府军的装甲部队完全包围了议会大厦,并发起进攻。下午7时许,政府军攻下了议会大厦,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副总统鲁茨科伊等人被捕。
据内务部长10月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此次流血事件中共有142人死亡,744人受伤。但后来据一位内务部官员透露,仅在议会大厦中就发现1500具尸体。俄政府和议会的冲突终于以一场严重的流血事件而告结束。
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对新宪法草案进行全民公决,并同时选举新议会。新宪法草案以58.4%的赞成票获得通过,从而使俄联邦的国家体制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俄议会下院——国家杜马的选举正式结果是:俄罗斯选择在国家杜马450个议席中占96席,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占70席,俄罗斯共产党占65席。此次选举结果表明,在国家杜马中占有席位的13个政党,没有一个政党的席位超过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