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彩礼负担比城市更重,为男性减负也得看到女性焦虑 2021-06-20 14:26

2021-06-20 14:26 来源:狐度

文丨杜虎

《财经》杂志6月19日报道,通过婚姻介绍所负责人的直观感受,结合农村治理学者和婚俗文化、婚姻改革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国人的婚恋困境,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农村彩礼负担比城市更重,城市“剩女”是假命题,农村“剩男”才是真问题,认为彩礼是一种代际剥削,将焦虑波及家庭几代人。

这个报道列举徐州一些村庄,彩礼从早些年的1万多,一路飙升至近几年的20多万元,让农村家庭不堪重负。直观的数据证明,彩礼是一种负面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坏的东西,将农村家庭内部父权崩解归因为彩礼的冲击,更将男女性别比持续拉大、甚至农村养老难等结构性问题都归咎为彩礼“作祟”。

(图文无关)

这样的观点相当“传统”,相信也会被相当多的人接受。彩礼似乎成了万恶之源,必须处之而后快,才能解放婚姻的沉重“枷锁”。但我们也看到,这种将彩礼视作负担的解读思路,越来越受到抗议,越来越多的女性难以认同此类观点。在她们的理解中,彩礼不是加诸男性的枷锁,而是妇女的财产性收入,是奠定平等婚姻的基石,要彩礼理所当然。

对于这样的观点,不该简单视为奇谈怪论,而要看到这种立场背后同样有女性的焦虑。这种焦虑是什么呢?包括但不限于:女方要求被男方尊重的心理,女性要求获得相应财产权的诉求,女性要求在婚后生活中有应变的金钱基础。

彩礼被认为是家庭男性的负担,却被女性认为是匡扶男女地位失衡的筹码。

且慢将赞同彩礼的观点打倒,更为实际的态度是,要看到这类观点被广泛接受的社会因素和女性的觉醒。

那种将彩礼视作洪水猛兽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自男性占据优势的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女性很难得到平等对待,收了彩礼的女性被认为有繁衍下一代的义务,推到极端,认为女性有必须生产男孩的义务,否则就是断了男家的香火,是为大逆不道。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是恨不得女性完全依附丈夫,丈夫对妻子有完全的处置权。许多婚内悲剧就出自于此。婚内暴力问题,丈夫杀害离婚妻子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具体的杀机各有不同,但在根本上仍与丈夫对妻子的狭隘认知有关。

在加了彩礼这一因素后,许多男性未能正确认识彩礼的本质,反而从“负担说”出发,一旦妻子有反抗,对未来和家庭有自主的看法与计划,都会激发丈夫的偏激,认为既然都给彩礼了,竟然敢不听话,所谓恶从胆边生,酝酿了太多悲剧。

现在,新一代女性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从社会新闻中自我教育的机会多多,开始认清婚姻作为一种合作方式的本质,不再屈从于父权压制。在这样的觉悟下,彩礼不再是女性的负担,而成为她们抗拒父权的一种方式、一种工具,用以改变父权体系对女性的压制,彩礼就此具备了积极的意义。

在这样的角度下,要看到女性将彩礼作为平衡恐婚心态的合理性。彩礼不只是彩礼,它象征的家庭地位、财产权分配、家庭权力分享、男女地位等诉求,更应该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

如果一味地强调彩礼是男性的负担,女方要彩礼就应该被谴责,那只能继续维护一种对女性很不友好、甚至有生命之虞的家庭关系。越是淡化彩礼,越是恐婚,就会形成一个闭环,那所谓男女性别比、农村“剩男”问题更无从求解。

简单来说,彩礼不是农村“剩男”的原因,女性要求彩礼不是万恶之源。若要求解这些问题,必须从头做起,尊重、维护、支持女性的平权诉求。只有女性感到更多的安全感,更愿意投入婚姻关系,男性的困境才能有缓解的可能。

孤立看彩礼,在现代的语境下当然不合理。尤其那种男性超越家庭能力不惜举债给出的彩礼,最终也会变成小家庭的负担,女性婚后可能还得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所以逐渐解除彩礼和婚姻深度绑定的方向没问题,但治理高彩礼要取得效果,在男女比例失衡的当下,努力缓解女性的安全焦虑是先要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