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近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大事年表[第2页]
费城代表会议
第一国际最后一次代表会议。海牙代表大会决定将总委员会迁往美国纽约后,选出了以左尔格(Friedrich AdolfSoige,1826—1906)为总书记的新总委员会。国际总委员会迁到纽约后,由于离远欧洲,除美国外,几乎同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割断了联系,实际上已不能起领导作用;加以没有经费,进行工作已十分困难。1874年,左尔格因与总委员会委员波尔特(Friedrich Bolte)发生严重分歧和尖锐斗争,辞职并退出了总委员会。根据马克思的建议,第一国际于1876年7月15日在美国的费城召开最后一次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委员会委员十人和北美联合会代表十四人,欧洲没有派出代表。会议通过了总委员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已完成它的的历史任务宣告解散。
无政府主义者国际
巴枯宁派1872年9月在瑞士圣依米耶成立的所谓“反权威主义国际”。参加这个“国际”的主要是巴枯宁派无政府主义者,此外还有一些反对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决议的机会主义分子。连同成立大会在内,“无政府主义者国际”共举行过四次代表大会。1874年9月7—1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议参加者仍然自称这次会议为“国际工人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此后1876年10月26—29日举行的伯尔尼代表大会和1877年9月6—8日的佛尔维耶代表大会,继续盗用“国际工人协会”代表大会的名义。但他们的宗旨和所通过的决议,完全与“国际工人协会”的纲领相对立。1877年以后,由于无政府主义者发生内讧和分化,“无政府主义者国际”遂彻底瓦解。
第二国际
各国社会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第二国际初期,在恩格斯的亲自领导下,基本上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它广泛团结各国工人组织和工人阶级政党,开展了反对国际资本的斗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同时在国际内部,以恩格斯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既反对了以法国的可能派、英国的费边社和德国的福尔马尔(GeorgHeinrich Vollmar,1850—1922)的议会主义为代表的右倾思潮,也反对了以法国的无政府工团主义、荷兰的纽文胡斯(Feidinad DomelaNieuwenhuis,1846—1919)分子以及德国的青年派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广泛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各国工人组织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各国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迅速滋长,尤其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出现并广为泛滥以及实践伯恩施坦主义的米勒兰事件发生之后,第二国际各国党发生激烈分化和斗争,形成左、中、右三派:一是以德国伯恩施坦为首的右派,他们是公开的修正主义者,顽固地坚持反马克思主义立场,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以德国考茨基(FarlKautsky, 1854—1938)为首的“中派”,他们披着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表面上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口头上批评修正主义者,实际上袒护右派,要左派向右派投降;三是以德国卢森堡(Rosa Luxemburg,1871—1919)和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 Libknecht, 1871—1919)等为代表的左派,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同修正主义者进行坚决斗争。但他们由于存在理论上不够成熟、不敢同修正主义者在组织上实行决裂等缺点,因而反修斗争不力。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比利时修正主义分子王德威尔得(Emile Van-dervelde.1866—1938)当选为新建立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主席,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首的右派和“中派”修正主义分子控制了第二国际的领导权,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堕落成为资产阶级的奴仆。20世纪初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后,团结各国左派,高举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坚持原则、坚持斗争,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同修正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第二国际共召开过九次代表大会,即: 1889年7月14—21日巴黎第一次代表大会; 1891年8月16—22日布鲁塞尔第二次代表大会;1893年8月6—12日苏黎世第三次代表大会; 1896年7月27日—8月1日伦敦第四次代表大会;1900年9月23—27日巴黎第五次代表大会;1904年8月14—20日阿姆斯特丹第六次代表大会; 1907年8月18日—24日斯图加特第七次代表大会;1910年8月28日—9月3日哥本哈根第八次代表大会;1912年11月24—25日巴塞尔第九次代表大会。其中斯图加特大会和巴塞尔大会,由于列宁和左派坚持原则斗争,曾通过了著名的反战决议和《巴塞尔宣言》。但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公开背叛了《巴塞尔宣言》,背叛了无产阶级,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和社会帝国主义者,充当帝国主义的帮凶,终于导致了第二国际的彻底破产。
第二国际的建立
各国社会党的国际组织筹备和创建的过程。19世纪80年代,各国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涨,工人阶级在斗争中彼此声援、互相支持,为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创造了新的条件。70—80年代,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团体纷纷建立,为无产阶级新的国际联合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帮助各国党实现革命化,指导各国党进行了反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并进行了巨大的理论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从而为新国际的建立铺平了道路。1887年,德、法两国的无产阶级政党通过了在最近期间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的决议,但行动迟缓。1888年,法国的可能派与英国的社会民主同盟等组织在伦敦召开了所谓“世界工人代表大会”,决定在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世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建立新的国际,企图窃取国际工人运动领导权。鉴于形势紧迫,恩格斯积极投入了反对可能派和筹建新国际的斗争。1889年2月,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海牙召开了预备会议,并决定同年7月在巴黎召开世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1889年7月14日, 革命派和改良派两个对立的大会同时在巴黎召开。改良派的大会五百五十名代表中,有四百七十七名是法国人,称不起具有国际性的会议,也未成立起什么新国际。革命派的大会,有来自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九十三名代表,具有广泛的国际代表性。革命派的大会在否决了关于不惜任何代价同改良派大会合并的提案后,热烈地讨论了大会议程中的主要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大会关于国际劳工立法、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的作用问题、反对军国主义的决议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存在忽视同改良主义作斗争的缺点。大会通过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诞生。
“五一”国际劳动节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作出一项决定:把1886年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立法的斗争日—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今后每年5月1日,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应按照本国条件所允许的方式组织示威游行,要求执政当局实行八小时工作日,争取实现巴黎大会的各项决议。各国工人热烈响应这个号召,1890年5月1日,法、德、意、美、荷兰、瑞典、比利时、奥匈等国的许多城市举行了“五一”示威游行。英国的游行则从5月4日开始。世界范围的示威游行,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此后,“五一国际劳动节”便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布鲁塞尔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1891年8月16—2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欧洲十四个国家和美国的代表共三百八十名。鉴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正在形成,战争危险不断增长,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工人阶级对待军国主义和战争的态度问题。荷兰的纽文胡斯分子提出了一个无论发生任何战争各国工人应举行国际总同盟罢工的左倾冒险主义提案。大会否决了无政府主义者的提案,通过了威廉·李卜克内西的提案。决议指出了军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直接联系,号召各国工人坚决反对统治阶级的好战企图,努力加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的事业,以促进社会主义的胜利。但会议仍忽略对否认罢工斗争的右倾机会主义观点的批判。
苏黎世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893年8月6—12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十八个国家的四百一十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筹备会议只邀请了赞成进行政治斗争和建立工人政党的工人组织参加,排斥反对政治斗争的无政府主义者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后,通过了排斥无政府主义者的决议,从而把公开的无政府主义者排除于第二国际之外。但仍有无政府主义的同情者参加会议,所以,在讨论各项重大议题时,仍贯穿着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在战争和军国主义问题上,重申了布鲁塞尔大会的决议。在政治策略问题上通过的决议也正确地驳斥了无政府主义者否定政治斗争的谬论,再次肯定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获得经济解放的手段。但这次会议仍忽视对迷信合法性和迷信议会等右倾观点的批判。
思格斯著《法德农民问题》
恩格斯写的论述农民问题的重要著作。19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工人运动高涨,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成为当时第二国际各国党的迫切任务。然而,法、德两党领导人,却在农民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1892年,法国工人党在马赛大会上制定了一个土地纲领。1894年的南特大会又对这个纲领作了补充。“南特土地纲领”是一个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机会主义纲领。1894年10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法兰克福代表大会上也制定了一个类似南特纲领的土地纲领。为了批判法德两党在农民问题上的机会主义错误,恩格斯写了《法德农民问题》一书,1894年11月底刊登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上。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阐明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明确规定了党在建立工农联盟中应遵循的阶级路线,批判了法德两党的机会主义者关于社会民主党不仅是工人阶级政党,而且是全体农民的政党以及妄图以保护小私有制来解救农民等谬论,指出了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把农民引向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才能使农民得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途径。本书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民问题上的立场,对于工农联盟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
伦敦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1896年7月27日一8月1日在伦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二十个国家的五百八十九名代表。大会拒绝无政府主义者为第二国际成员,暗藏的无政府主义者纽文胡斯分子也退出大会,至此,在国际内部进行的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胜利结束。大会在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战争问题上通过的决议,都重申了历次大会的正确原则。在大会着重讨论的殖民地问题上,通过决议,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殖民政策,主张一切民族有民族自决权,号召各殖民国家和殖民地国家的工人阶级共同进行反对国际资本的斗争。在土地问题上也通过了实行土地和矿藏均归社会所有的正确决议。这次大会的缺点是忽视农民问题,没有具体研究农民的革命要求和无产阶级应实行的土地纲领。
一九○○年巴黎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00年9月23—27日在巴黎举行。欧美二十一个国家的代表约八百人出席了会议。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夺取国家政权的正确道路和同资产阶级政党联合问题、殖民地问题、军国主义问题和组织问题。大会围绕米勒兰事件展开了激烈辩论,并由此问题在第二国际内部形成左、中、右三派。以茹尔·盖德和罗莎·卢森堡为首的左派坚决谴责米勒兰入阁,认为是背叛行为;以伯恩施坦和饶勒斯为代表的右派则为米勒兰的背叛行径辩护,认为米勒兰参加资产阶级政府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步。以考茨基为首的“中派”以维护“国际”统一为名,搞折中调和。结果,通过了考茨基提出的“橡皮决议案”。在其他问题上,由于左派的努力,通过了基本上正确的决议。大会还通过决议,成立了“国际”的常设机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
橡皮决议案
第二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折中决议案。因其模棱两可、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故名。在1900年巴黎大会上,对米勒兰入阁问题发生尖锐意见分歧。左派认为是对无产阶级的背叛,右派认为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开始。考茨基持“中派”立场,起草了一个调和两种观点的决议草案:把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视为“非原则性的策略问题”,说什么“单独一个社会主义者参加资产阶级政府不能被认为是夺取政权的正常开端,而只能作为一种被迫的、临时的、例外的手段。假如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势必要求采取这种危险的尝试,这只是一种策略问题而不是一个原则问题,国际大会对此不应有所表示。”这个草案被大会通过。它帮助了右派,实际上为右派的一切投降活动大开方便之门,其影响十分恶劣。
国际社会党执行局
第二国际常设执行机构。第二国际初期,没有常设机构。1900年巴黎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常设机构“国际社会党执行局”。执行局由每个国家派一名代表组成常务委员会,由选举产生支薪的总书记一名。会址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执行局的主要职责是确定下次代表大会议程,收集情报,编辑历次代表大会决议,分发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报告,编制代表大会应予讨论的各项问题的报告,出版书籍等。它主要起联络作用,并非第二国际的常设领导机构。国际执行局的成立,是第二国际组织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到1901年底,已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党和组织派出了出席国际执行局的代表。该机构在第二国际后期为机会主义者所把持,但仍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1904年8月14—20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欧、亚、非、澳二十四个国家约四百八十人参加会议。俄国布尔什维克经过斗争获得了单独派代表参加会议的权利。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党策略的国际原则问题、总罢工问题、党的统一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等。大会通过了盖德派提出的《社会党策略的国际原则》的决议,谴责了修正主义和米勒兰主义。就总罢工问题通过的决议,承认工人可以利用群众性罢工保卫自己的权利,但避而不谈武装起义。大会还就工人政党的统一问题作出了决议,要求每个国家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政党,以集中工人阶级的力量,但没有指明这种统一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基础之上。在殖民地问题上,机会主义者占了上风。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07年8月18—24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来自五大洲的二十五个国家的六百八十六名代表出席会议。列宁出席了这次会议。大会主要议题是军国主义和国际冲突问题、殖民地问题、党与职工会的关系问题等。在反对军国主义和国际冲突问题上,出现了四个决议草案:①法国的爱尔维(Gustave Herve,1871—1944)草案,主张反对一战切争,要用罢工和起义反对“任何”战争;②法国社会党多数派饶勒斯和瓦扬(Edouard Vaillant,1840—1915)草案,主张在“防御性”战争中“被威胁国”的工人应该保卫祖国;③法国社会党少数派盖德草案,否认专门进行反军国主义的必要,认为争取社会主义的宣传本身就是争取和平的宣传;④德国社会民主党倍倍尔草案,正确地指出了军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灭战争,但该草案没有规定反对军国主义的具体策略。列宁联合各国左派对倍倍尔草案作了修正。大会通过了该修正案。它号召国际社会民主党人要对青年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并尽力利用战争所引起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发动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在殖民地问题上,列宁团结左派,批判了所谓社会主义的殖民政策可以起传播文明的作用的谬论,通过了谴责殖民政策的决议。列宁等还驳斥了机会主义分子鼓吹的工会中立论、工会自治论,使大会也通过了基本上正确的决议。这次大会上,德、法两党主要领导人在多数问题上都成了机会主义首领。以列宁为首的左派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
哥本哈根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八次代表大会。1910年8月28日—9月3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出席大会的各国代表近五百人。列宁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中心议题是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合作社与党的关系、工会运动的统一与国际团结等问题。大会通过的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的决议,重申了斯图加特大会的反战原则,建议各国党一致抗议战争行动,促使本国裁减军备,要求国际仲裁法庭裁决国际纠纷。在合作社与党的关系上,经过激烈争论,通过了比较正确的决议:合作社不是工人解放的正常途径,但它是阶级斗争的有用工具,工人阶级主要应当通过阶级斗争达到自己的直接目的。大会还通过了加强各国工会的团结和合作的决议。由于列宁等左派的努力,大会在许多问题上作出了比较正确的决议。
巴塞尔非常代表大会
第二国际第九次代表大会。1912年11月24—25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二十二个国家的五百五十名代表。鉴于国际局势日益恶化,帝国主义战争已处于一触即发之势,第二国际执行局决定召开非常代表大会,以便制定各国党反战统一行动路线。大会集中讨论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问题,并通过了《国际局势和反对战争的统一行动》宣言,史称《巴塞尔宣言》。《宣言》揭露了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指明了正在酝酿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重申了第二国际“七大”和“八大”的反战原则,呼吁世界人民利用一切手段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修正主义者迫于形势和人民压力,举手同意了这个宣言。这次会议是一次工人阶级保卫和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大示威,显示了工人阶级反战的坚强意志,对动员人民参加反战斗争起了重大作用,是第二国际最后一次重要会议。
巴塞尔直言
1912年第二国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九次非常大会通过的《国际局势和反对战争的统一行动》宣言,简称《巴塞尔宣言》。《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了爆发战争的严重危险,揭露了英、德、俄、奥等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即将爆发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宣言》重申斯图加特大会和哥本哈根大会的反战原则,号召各国党和工人利用一切手段制止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宣言》警告各国政府,“如果他们胆敢把战争恶魔放纵出来,他们本身也不是没有危险的。”“让他们想一想,普法战争引起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日俄战争唤起了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如果战争爆发,欧洲无产阶级将采取极端行动,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来加速资产阶级统治的崩溃。这个重要宣言,充分显示了全世界工人阶级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对于组织和鼓舞各国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起了巨大作用。
协约国社会党人伦敦代表会议
英、法、俄等国社会党人为支持“协约国”集团的帝国主义战争召开的代表会议。1915年2月14日在伦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英、法、比三国的社会沙文主义者和社会和平主义者以及应邀出席的俄国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的代表共40人。布尔什维克没有被邀请,但列宁委派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声明》,谴责了社会沙文主义者的叛卖行径,要求社会党人退出资产阶级政府,并同本国帝国主义决裂。李维诺夫宣读声明时,被会议操纵者打断并无理剥夺其发言权,只好把声明原文交给主席团退出会场,以示抗议。会议通过了比利时代表王德威尔得起草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决议》。它站在沙文主义的立场,以“保卫祖国”和“国内和平”为幌子,仅仅谴责德国和奥国侵略比利时和法国,却闭口不谈英、法、俄等国的帝国主义政策,完全抹杀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故,这次会议纯属为“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进行辩护的会议。列宁认为,这个会议是英、法社会党人倒向本国资产阶级政府的结果。
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会议
由直属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国外妇女组织发起的国际妇女社会主义者代表会议。1915年3月26—28日在瑞士伯尔尼召开。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KlaraZetkin,1857—1933)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欧洲的二十五名妇女代表。由于代表中公开的或隐蔽的社会沙文主义者占优势,会议通过的决议虽然谴责了资本主义、拥护社会主义,但对战争问题只通过了一个软弱无力的和平主义宣言。会议对俄国沙皇政府审讯布尔什维克杜马党团和德国政府逮捕卢森堡提出了严重抗议。在这次会上,布尔什维克的代表揭露了社会沙文主义者的叛卖行径,宣传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主张,有助于提高妇女的国际主义觉悟。
国际社会主义者青年代表会议
1915年4月4—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青年社会主义者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俄国、挪威、瑞典、瑞士、保加利亚、德国、波兰、意大利、丹麦、荷兰等十个国家青年组织的代表。布尔什维克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发言揭露了社会沙文主义者,宣传了列宁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等主张。会上,“中派”仍占优势。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战争与工人阶级的利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提出了要求和平的口号。会议决定每年举行国际青年节,选出了社会主义青年国际局。会后,社会主义青年国际局根据这次会议的决议,创办了《青年国际》杂志。列宁和卡尔·李卜克内西曾参加杂志的工作。
齐美尔瓦尔得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会议。1915年9月5—8日在瑞士伯尔尼附近的一个村庄齐美尔瓦尔得召开。出席会议的主要是各国社会党少数派。俄、德、法、意、波兰、瑞典、荷兰、挪威、瑞士和巴尔干各国党都派有代表参加。其中“中派”占多数,共二十二票,列宁为首的左派只占八票。会上,列宁把各国的左派国际主义者组成了齐美尔瓦尔得左派,与考茨基主义多数派展开了斗争。会议通过《告全世界工人宣言》,指出了这次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谴责了各国社会党右派的背叛行为,指明了争取和平的斗争必须同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联系起来,号召欧洲工人展开反战斗争。但宣言没有吸收布尔什维克党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等重要观点。列宁等左派同意在《宣言》上签字,但又发表声明,指出《宣言》的不彻底性。会议通过了对战争牺牲者表示同情的决议,并成立了国际社会党委员会。会后,列宁团结左派成立了自己的常设局——齐美尔瓦尔得左派常设局。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在这次会议上为第三国际的原则、组织和策略奠定了基础。齐美尔瓦尔得左派成为第三国际的胚胎。
昆塔尔会议
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代表会议。1916年4月24—30日在瑞士伯尔尼附近的另一个村庄昆塔尔举行。共有五十四名代表参加,其中左派十二人,动摇者五至七人,“中派”仍占多数。齐美尔瓦尔得会议后,考茨基派大肆鼓吹社会和平主义。因此,以列宁为首的左派联合提出了一个关于和平问题的决议草案,由于“中派”的阻挠,左派的决议草案未获通过。双方通过激烈争论,达成妥协,通过了一个比上次会议前进一步的反对社会和平主义的决议:谴责了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社会和平主义立场,阐明了只有争取社会主义才能取得持久和平的观点。但这次会议仍没有采取彻底的国际主义立场,没有采纳布尔什维克的策略原则: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帝国主义政府在战争中遭到失败,建立第三国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