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传下四味药,治“寒气入胸”!送给冠心病、心绞痛读者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试药!)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临床仲景方剂学》、《常用金匮方临床应用》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文老师,你说说冠心病呗,我家老人就有冠心病”!

“文老师,如何才能温补心阳啊?心阳虚该怎么办”?

“文老师,我家有人天一冷,心脏就难受,你给讲讲呗”!

我说,关于这些 ,我都讲过啊。

可是读者告诉我,以前没看见,又没法找。

好吧。那我再给你写一写。若你看到了,切记收藏,避免以后丢失了。

我想跟你说的,是张仲景的人参汤。

说起这个人参汤,你可能觉得陌生。它其实就是理中丸。基本配伍,就是人参、甘草、干姜、白术。

关于它,有一则验案非常典型。这是我从前在参加中医经方学习研讨班的时候,听授课前辈们跟我们讲的。

说的是,有一个男子,姓杜,年65岁。什么毛病呢?就是有冠心病、心绞痛,可以说是久治不愈。这个人用了好多办法,西药、中成药,都用了,无效。

到最后,他自己都有些绝望了。

不过,这一次发病,和以往不同。他就感觉啊,有一股冷气时不时地直接冲入胸中,胸部特别怕冷,伴随胸闷、气短、隐痛。这人心中特别紧张。他说,那股冷气啊,就是来要他命的。什么时候,它把最后一点阳气给吹灭了,自己也就彻底躺下了。

怎么办?他决定,用从前没用过办法,喝汤药试试吧。

刻诊,见患者脉沉,苔薄白,舌质暗淡。

接下来,一张方子被开了出来,很简单,很小巧,但见——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桂枝各12克,栝蒌、薤白各18克,枳实9克。一共是五剂,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用。

结果如何?患者用完,胸痛胸寒,有冷气吹入的感觉大减,再用5剂,症状继续改善。就这样,前后加减累计服药30多剂,症状彻底消失。经过随访半年,心绞痛未曾发作。

患者乐坏了,觉得这是白捡了一条命。

这背后有什么学问?来,我给你说一说吧。

你看这个人啊,脉沉,说明正虚,舌质暗淡,说明气血亏虚、难以濡养。整个人胸部恶寒、似有冷气直入,这个就特别要考虑胸阳不振、胸中虚寒了。你的心胸阳气不足啊,那阴寒之气当然要欺负你。落后就得挨打,这很正常啊。

心胸,本为清阳之地,本就有生生不息的阳性特质。心,属火啊。现在,阴寒之气这么欺负你,你当然害怕了,于是心气失常,气血滞涩,发为气短、胸闷、胸痛、心慌、胸部恶寒。

这个时候怎么办?当务之急,就是得给胸中滋补阳气,让胸阳壮大起来。这样,寒邪就不欺负你了。对不对?

怎么办?你看看医案里的配伍——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桂枝各12克,栝蒌、薤白各18克,枳实9克。

前面我讲了,人参汤,也就是理中丸的配伍,是啥?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对不对?那你看这个配伍,前四味药,恰是人参汤的配伍吧?这里头,人参大补胸中之气,白术健脾益气,干姜温阳暖中,炙甘草补益心脾之气。这个配伍,其实最初治的是脾胃虚寒证。但是,由于心脾本为母子之脏,其气相互依赖、滋生,故而可以通过健脾温阳,改善心胸阳虚之症。所以,这个配伍,也往往用于胸痹。恰如仲景经文所言:“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汤亦主之”。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入可以温通心阳的桂枝,加入可以宽胸通阳的栝蒌和薤白,以及善于理气降浊的枳实,这就可以很好地温胸阳,理胸气了。

我这么说,你懂了吗?

所以说,这个小医案,就是用仲景经方的验案。

说起来,张仲景传下这四味药的方子,干姜、甘草、人参、白术,现代临床还有很多用处。它最初啊,就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人的体质。东汉末年,民不聊生,老百姓多属虚寒之体。这个时候,就得用一些温补的办法来应对。而现代人呢,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疾病谱的变化,却没有那么大。从前因为阳气不足而“寒气入胸”的病,现在的人依然会得。所以说,流传两千年之后,张仲景这四味药,依然有它的用武之地,有它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对冠心病心绞痛,证属虚寒的,价值尤为突出。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还是那句话,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绝对不可盲目。如果用反了,用错了,就麻烦了。文老师这篇文说,权作抛砖引玉,能给您一点启迪和启发,就足够了。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