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之路 ——走DBT中间之径 ​

前不久,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小舍得》的一个场景触动了很多父母的心,片中宋佳饰演的南俪拉女儿欢欢回家,欢欢在雨中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唤“是你们先不要我的,我学习好就叫我宝贝,我学习不好,就逼着我背单词,你根本就不爱我……”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为什么明明是最爱孩子的父母会得到“根本不爱”的标签?

为什么孩子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再愿意和父母沟通?

如果孩子出现“抑郁”的情绪,我们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从辩证行为治疗(DBT)出发,关注如何做一个善于与孩子沟通的“智慧”父母。

01

从人际沟通到人际效能

从广义上来讲,所有能被他人感知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都是沟通。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语言传递的信息,还包括交流时的情绪、神态、肢体动作等。很多父母在沟通时,常常只停留在“讲道理”上,很多孩子反馈“耳朵都长出老茧来了”,因此对孩子特别是青少年来说,这样的交流通常是无效的甚至与沟通的初衷背道而驰。
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也是一种人际反应的种类,父母可以应用DBT的人际效能技术(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和尊重自我,这些技术也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被接纳而更愿意与父母分享和共同成长,父母通过示范如何使用人际效能的技巧,与孩子一起练习这些技巧,也可以帮助孩子在学校或其他社群中减少被孤立,增加他们的心理韧性。
DBT中关于人际效能的技巧包括维持关系、自我尊重和达成目标三个部分。其中维持关系包括了4个技巧,用GIVE四个字母来概括:
·  温和有礼 Gentle
·  用心倾听 Interested
·  认可他人 Validate
·  态度轻松 Easy Manner
达成目标方面,也就是你希望能够得到想要的事物或目的,包括了七个具体的技巧,可以用DEAR MAN来概括:
· 描述情境 Describe
· 清楚表达 Express
· 勇敢要求 Assert
· 增强对方 Reinforce
· 留心觉察(stay)Mindful
· 表现自信 Appear confident
· 协商妥协 Negotiate if needed
而在自我尊重方面,也就是维护个人的自尊,也有四个具体的技巧,可以用FAST来概括:
· 公平Fair
· 不过度道歉 no Apologies
· 坚持价值观 Stick to values
· 真诚至上Truthful
举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尽快完成作业,那么此时可以采用达成目标(DEAR MAN),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现在已经晚上8:30了,你还有语文的一篇作文和数学的小练没有完成,这些大概还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妈妈有一些着急了。” (描述情境
“希望你能在10:00之前完成这些作业。” (清楚表达
“你可以答应妈妈做到吗?”(勇敢要求
“如果10:00以前能做完这些作业,你还可以有半小时的空余时间读一下昨天没读完的那个故事。”(增强对方
当妈妈在做上述的表达时,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表情、神态和反应,还要觉察到自己的语音、语调和姿势(留心观察)。尽量站直或坐直、与孩子平视、不紧不慢地表达要求(表现自信)。当孩子与我们讨价还价时,可以把问题丢给对方,让他/她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如问“那你觉得大约什么时候能完成你的作业呢?” (协商妥协
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当然不仅限于“达成目标” ,很多时候需要与孩子“维持关系”,并在某些情况下要照顾好“自我尊重”,因此需要澄清这三者的优先顺序。有些父母经常抱怨:“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她好,为什么还会这样呢?” 很大可能是没有选对优先级——在需要“维持关系”的时候,使用了“达成目标”,或者过度照顾“自尊”,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的问题。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当然不仅限于“达成目标” ,很多时候需要与孩子“维持关系”,并在某些情况下要照顾好“自我尊重”,因此需要澄清这三者的优先顺序。有些父母经常抱怨:“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她好,为什么还会这样呢?” 很大可能是没有选对优先级——在需要“维持关系”的时候,使用了“达成目标”,或者过度照顾“自尊”,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的问题。

02

智慧父母:如何应对青少年情绪问题

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并不少见,根据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的调查,17.4%的孩子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问题、焦虑和抑郁等精神、行为或发育障碍。我国的调查也发现,6-11岁儿童中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其中女孩高于男孩(女23.0%,男14.1%)。当我们的孩子出现焦虑、抑郁或其他情绪和行为问题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从DBT的角度,建议父母们可以从辩证和认可两个方面孩子进行沟通:

1)辩证

辩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其含义是看待一种情况总是有很多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止一种,我们可以用辩证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问题,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品质,不同的人有不同观点;
· 变化是唯一不变的;
· 两件看似对立的事情都可能是真的;
· 尊重冲突双方的真相。

2)认可

认可(Validate)是人际效能“维持关系”(GIVE)技能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父母们使用这个技术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在听,我们理解他们,我们可以不评判,我们在乎和他/她的关系。认可不等于同意,我们也只认可那些与价值和目标有效的行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认可”:
· 积极地倾听;
· 保持眼神接触和关注;
· 觉察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来避免不认可的情况发生;
· 观察孩子在此时的感受,找到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感受;
· 尽量不要评价,显示你的耐心;
· 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现出真诚和认真。
现在经常让一些父母感到头疼的是孩子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去学校上课,我们如何用辩证和认可的方法帮助一位经常因为担心、害怕而无法上学的孩子呢?
首先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孩子不去上课也许意味着他无法在学校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待在家里也可以帮助他暂时回避了目前的压力环境。父母需要看到孩子之所以会有压力,可能有其自己内在的原因,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真相”,用“我感觉……”来替代“你是……”、“你应该……”的说词。接受孩子不去上学可能有其自己的意义,哪怕我们自己也不同意这些观点。
其次从认可的角度,除了上述的技巧外,其实有一条非常简单的认可技巧,那就是重复孩子说的话,孩子会意识到我们在听他/她说话,我们在乎他/她。我们需要看到,根据他们的成长过程、目前的环境,现在他们的感受、想法、情绪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只有接受了这些,才能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之道。
最后与父母们分享的是,孩子是生活在我们家庭、社会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当他们遇到困难,也许来自于他们自己,也许来自于外界环境,而我们父母也是这个环境中的一部分。愿我们携手同行,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一起努力!

撰稿:王苏弘(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审核:王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组稿:杨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编辑:雷茂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