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伍汉文像

印象水墨

《伍汉文像》图解

伍汉文,原小榄镇五埒中学校长。现为菊城文学社社长,榄乡地域文化的传播者与坚守者。说伍先生是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先后出版有《古韵新容水色匝》《金菊岁月》《在菊花盛开的地方》《菊乡艺缘》及与李尚仁合著的《风雅菊城》等,其中《金菊岁月》《在菊花盛开的地方》《菊乡艺缘》,是伍先生教学工作之余的结晶,由于这三本书中都有菊,因而又被人称之为“金菊三部曲”。

说道伍先生的坚守,正如他自己所说:“除了已出的这几本外,后来在《菊城》报上还发有许多文章,准备再集成一个册子。这些文章写的都不是个人,写的是集体,内容大都是小榄的交通、小榄的水利、小榄的金融、小榄的工业、小榄的农业、小榄的建设等,我写的是小榄的未来,小榄的交通怎么样,小榄100年后的工业会怎样,我要让人知道,大家在创业时是怎样走过来的。发表在《南方日报》上,就会有更多的人看到小榄的昨天是怎样奋斗的,未来的小榄是如何规划的,这一切你不写,就没人知道。”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这就是一个文化人的力量所在。他的一篇文章,胜似你喊十年的口号。

是的,只有文化才能流传千载,什么帝王将相,铁马金戈!没有瘦金体,谁知道宋徽宗,没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谁又能知道亡国之君的李煜哪?“一个社会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文化。”看来,南宋王朝的避难地,留给小榄人的不只是一个地域的称谓,而是对文化的深刻的理解。朝代没了,但文化还在。这也让我们知道了伍汉文坚守地域文化写作的根之所在。

画家李人毅在这幅画作中,将伍先生一位学者对家乡未来的怀想,透过回望中的眼眸,展现在读者面前。

《伍汉文像》/李人毅绘

《伍汉文像》局部/李人毅绘

题《伍汉文像》/李人毅书

题《伍汉文像》局部/李人毅书

1
题《伍汉文像》/李人毅作

榄溪丹青①隐上才②,

权父③教子一脉深。

伍家英杰出杏坛④,

疏桐流响⑤展文心。

水匝五色话本土⑥,

金菊三曲⑦谱乡音。

学海砚田躬耕者,

地域文化守望人。

[注]

①丹青:隐喻伍汉文既是书法家,又是古法装裱传人。

②隐上才:出自唐李世民《赐房玄龄》“西园隐上才”之句,是说在西园里隐藏着一位高人房玄龄。此处喻说伍先生是隐于“市”的能保持清净幽远心境,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隐士。

③权父:即伍权先生,画主令尊。古法书画装裱大师及书画鉴赏家。

④杏坛:杏坛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庄子·渔父》中言曰:“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天圣二年(1024)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于是,“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在此,借说画主是位教书育人的老师,小榄镇五埒中学校长。

⑤疏桐流响:出自初唐诗人虞世南诗的《蝉》“流响出疏桐”。是说蝉鸣如流水般从稀疏的梧桐叶片间传出。蝉栖止于高枝之上,以清露为食,一付“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因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这里,借《蝉》来喻伍先生的人格之高尚。

⑥水匝五色话本土:指伍先生所著的《水色匝》一书,在书中,伍先生向人们娓娓讲述了小榄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浓浓的家乡情怀,尽在《水色匝》中。

⑦金菊三曲:指伍先生的《金菊岁月》、《在菊花盛开的地方》、《菊乡艺缘》三本著作,因这三本书中都有菊,因而被人们称之为“金菊三部曲”。

左起中国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李宣辰、画家李人毅、学者伍汉文、辛亥革命后人麦广麟、麦广麟夫人陈凤珠在2014年小榄菊花展上

伍汉文先生主持研讨会,右起李人毅、麦广麟、钟国坚、伍汉文、牟成等

画家李人毅与嘉宾合影,左六为伍汉文先生


(0)

相关推荐

  • 李小可先生书画作品欣赏2021年4月20...

    李小可先生书画作品欣赏 2021年 4月20日11时 著名艺术家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李小可先生 因病逝世 享年76岁 横图 横图 横图 横图 横图 横 ...

  • 《元元摄影 • 图例》——《金秋集》

    篇头诗:"马踏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 北宋诗人王禹偁在<山行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山菊图

    刊前语 本微刊专栏从即日起开始连载李人毅的<小榄风情>画卷,这批作品,创作于2012年,其后又经过作者不断的打磨,于2014年1月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发行. 本书发行后,很快告罄,从这个侧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青年孙中山小像

    <青年孙中山>像图解 在<小榄风情>一书中,并没收录这幅<青年孙中山>画像,主要是过审批关漫长.这幅作品,后收录于<菊城纪事>一书. 李人毅创作的这幅&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龙山流彩图

    <龙山流彩图>图解 小榄镇内有山五座:园榄山.凤山.飞驼山.榄碇山和半边榄山,半边榄山因其半边形似壁立,所以当地人又称其为"旗山". 小榄人认为,有凤必有龙,因此在当地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麦寅威像

    <麦寅威像>图解 <小榄风情>出版的当年,小榄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及小榄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了<小榄风情>画展. 画中人都是大家熟悉的身边人,这根植于泥土,带着咸水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鹭鸣双美图

    <鹭鸣双美图>图解 "鹭鸣双美",是"榄溪八景"之一.画家李人毅以一幅<鹭鸣双美图>,再现了当年双美桥上白鹭在榕树上嬉戏鸣舞的景观. &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麦尚武像

    <麦尚武像>图解 麦尚武,麦寅威次子.生于光绪十年(1884)的小榄. 1895年与中山先生相见于广州起义失败后,在小榄借路的时候.虽然与中山先生仅一面之缘,却为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镬耳老宅图

    <镬耳老宅图>图解 小榄镇的镬耳老宅,位于三角市26号.因其建筑材料,镬耳屋又被称之为蚝壳屋,据说使用蚝壳为建筑材料,与"卢循"有关. 相传东晋年间,江南道教领袖卢循率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麦景明像

    <麦景明像>图解 麦景明,麦尚武独子.早年求学于广州师范.父亲仙逝后,不忍弃母与同学北上延安,毕业后,返回小榄. 为使自己留下来变得更有意义,以弥补不能去延安革命的遗憾,也为不辱没父辈传承 ...

  • 李人毅小榄风情诗书画——圆榄秋月图

    印象水墨 <圆榄秋月>图解 圆榄山,位于小榄的北端.圆榄山,因其形状如鼓,又加之在山上的某个地方,用脚使劲踏之,便会发出隆隆的响声而名之的.又有人说,圆榄山似一只盘伏着的大龟,俯瞰着小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