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聊电影史:1930年电影综述
重读电影史的意义(四)
电影流派的产生有着它广泛的社会原因和技术原因,但不管怎样,每个流派都有着他自己鲜明的美学特征,并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精神。正是这些美学的不断演进,构筑了今天广泛电影理论的基础,于这一种演进过程我们可以获得认知,并应该将认知用于实践。
前苏联导演塔尔科夫斯基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心目中一部完美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时说:“那最好是完整地记录下一个人的一生,然后剪辑成一部电影。”这个不存在的假设恰好体现了上面分述的记录电影和故事片的核心问题,即立场和精神。这种立场和精神属于电影本体而不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同时也是电影作为艺术存在的本质。
由于对艺术定义的模糊,加上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工业化手段支持,使得并非所有电影都有它的精神。事实上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不是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大量毫无精神可言的电影被生产并流通于市场。艺术的感染不是生硬的强迫或是故意的渲染,它能给观众带来感动在于它触摸到了人内心柔软的地方,可以让心灵有情不自禁的颤动,可以让观众看到人性的丑恶或是光辉。传统的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六大艺术作为艺术存在并流传,是因为它们有着作者的唯一性并赋之以艺术的精神,艺术的精神即人类的精神,电影作为艺术,是它与传统艺术一样可以表达人类的精神。电影作为商品的娱乐功能在今天被摆到了最前面,这是消费时代要求的结果,但是,消费过后,或许我们只剩下已经过去的今天和即将怅惘的明天。
重读电影史,不在于又知道或了解了多少,而是要在重读中走出混沌的误区,并在记忆中去探索和认知我们得以延续存在的未来,我们不需要电影去承载太多的东西,只要它去表达心灵。这是电影作为艺术给人的感动。【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