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真正的独立思考

我们理解的普通意义上的独立思考,无非就是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但要想做到完整的独立思考,从而避免随大溜、没主见的状态,还是要有些深层次的思维过程,才能达到准确的独立思考状态。

首先,独立思考必须确认对事件的了解程度,这才是思考的立足点。否则在不确定对于事实的了解程度时,胡乱瞎猜,想的越多反而越容易偏离事实。这时我们应该把眼前的相关信息仔细甄别,区分主观观念和客观事实,不要把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当成事实,无论是明星还是权威。

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疫苗危机,提出疫苗可能导致儿童自闭症的的确是英国的生物科学家,但这个结论缺少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撑,却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广为传播,他们忽略了多数疫苗能有效对抗疾病的事实,结果导致几近灭绝的疾病感染率大幅上升。这就是忽略了言论和事实的区别,忙听误从、害人害己的结果。

其次是要主动地转换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独立思考未必一定要独自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兼听周围的声音,找到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只是要注意,那只是众多视角之一,这样才能不影响思考的独立性。

比如上例,专家的声音当然可以纳入视野,但不要让它成为唯一的视角。就像之后许多专家的质疑,还有英国学界的补救措施(吊销了那个专家的行医执照)。如果那些固执的家长能够从这些角度重新审视,那么大概率他们会更接近事实。

最后当然就是总结,思考是为了得出结论,而且结论越清晰,结构越完整,越能证明这次思考的成果显著。而要证明是否清晰完整的最好办法就是表达,无论是说还是写,表达的过程就是把你头脑里的思维结构化的过程。如果能够把自己通过上述方法得出的理念清晰表达,而其他人也能从中正确领会你的意思,这就是一次完整的独立思考过程。

喜欢一个人闷头想,那未必就是有效的独立思考。真正的独立思考,是一个理解事物、多方观察、深度思考、清晰表达的完整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