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境,3个关于梦的有趣研究|梦的解析

还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梦见自己找厕所吗?找不到会着急,找到了也就坏事了,接下来就是在床单上画了一个“地图“。而长大后的我们依然会做各种奇奇怪怪的梦,梦见自己在江湖中仗剑走天涯,梦见自己和隔壁邻居大吵一架,梦见自己中彩票发财啦……

也常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不知你想念的那个人有没有如愿出现在你的梦里,又或者你有没有经历过可怕的”鬼压床“?

说起梦,总归是有点神秘色彩的,古时常有解梦,精神分析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也有一本著作《梦的解析》,引入潜意识的概念来解析梦境。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梦有着诸多好奇,也做了些许探索研究,我们可以尝试自己揭开这神秘面纱。

我们什么时候会做梦?

根据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我们在进入睡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生物节律,即大约每90~100分钟的时间就会经历5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

入睡期:刚刚开始进入睡眠,意识停留在清醒和睡着之间的模糊边界中,这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就说明我们正处于入睡期。此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入睡期的人就会惊醒。

浅睡期:从入睡期更深入一点,正式进入睡眠就到了浅睡阶段。此时脑波逐渐呈现不规律的波动,偶尔会出现“睡眠锭”,也就是高频率、大幅度的脑电波。

熟睡期和深睡期:此时就进入了沉睡阶段,不会轻易被叫醒。这个阶段的脑波频率慢,每秒只有1~2周,但是振幅却增加较大。这四个阶段总共需要花费大约60~90分钟,并不会出现眼动的现象,所以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快速眼动期:在这个阶段中,大脑会出现与清醒状态时相似的高频率、低波幅的脑波,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的动作,而且很容易就会惊醒,看起来很像是入睡期的状态,但实际上此时人的眼球会快速跳动,如果这时候叫醒他,通常他们都会说自己正在做梦,因此这其实是进入到了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REMs)中。“快速眼动”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们研究做梦现象的重要根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弗洛伊德曾说:梦有整理心灵碎片的功能。白天,我们活在各种关系里,时常处于意识中在工作,而潜意识是被抑制的。只有到晚上进入睡眠,潜意识可以通过,梦境向意识传递信息

所以不要害怕做梦,它是你探索自我的方式之一,下面是几项关于梦境的有趣研究。

别被噩梦吓着,它也有作用

相信我们都曾做过噩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梦中惊醒,惊魂不定,甚至会吓得哭出来。没有人喜欢做噩梦,那种真实的恐惧感让自己感觉无力,但是噩梦其实是有一定作用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噩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会面对恐惧。

心理学家让参与实验研究的被试带上电极帽,在他们进入睡眠的整个过程中实时记录脑电波的变化情况。当参与者进入睡眠后,研究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他们叫醒,然后询问他们当下的情绪状态以及做梦的内容。

研究的结果发现,无论被试是清醒的,还是处在做梦的状态中,当他们感受到恐惧时,大脑的活跃区域是相同的

尔后,研究人员进行了更深入的实验,向其中一组新被试展示一系列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图片,比如恐怖袭击/充满恐怖气息的照片。研究发现,在前一晚中恐惧情绪越多的被试,对这些“恐怖照片“的反应就越少。这就意味着,似乎经历恐惧的梦境可以消退清醒时的恐惧反应梦可能在训练着我们,做噩梦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现实中自己会产生的恐惧情绪,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你其实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境

有一种梦叫做“清醒梦“,最初是一位荷兰医生在1913年提出的。当人们在做”清醒梦“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梦中拥有类似清醒状态下的思考和记忆能力,甚至部分人能使自己梦中的感觉跟现实中体验一模一样,但却很清楚自己只是在做梦。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将清醒梦解释为“潜意识的强念力再现”,指的是当大脑对某些事物/事情存在着执念的时候,就可以将梦境从无意识的混沌状态转变成半意识的状态。

澳大利亚的学者们做了一项相关的研究,期望可以发现一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清醒梦“。神奇的是,他们对被试在入睡前5分钟使用“温和”的记忆诱导技术,就可以让被试控制46%的”清醒梦“。

有些好笑的是,这个神奇的操作技术非常简单,就是在睡前5分钟对自己反复说一句话:下次我做梦的时候,我会记得我在做梦。你不妨也试试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验证下这个实验的结果。

小心你的“白日梦“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跟喵心理一样,在生活里时常会发呆,晒着太阳就会做起白日梦。有时候,白日梦是那么栩栩如生,仿佛真实存在过一样。甚至有些人做白日梦的时候,会陷进去,反而“现实生活”逐渐淡出。

一篇心理学的学术论文中写道:近些年,白日梦越来越明显地在演变成一种极端的、适应不良的行为,直到症状变成了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状况。当下适应不良的白日梦还没有出现在精神健康的诊断手册里,但我们也开始逐渐关注适应不良的“白日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了。

有些陷入适应不良“白日梦”中的人们会在公共场合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有时候会分不清楚自己脑海中出现的场景是梦境还是现实,会担心自己迷失在梦境中。

因此,我们可以在发呆的时候适当地做白日梦,作为现实生活的“调剂品”,但不要脱离生活陷入梦境中去,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

当然,现代心理学家们对梦的解释和研究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有些解释还有待补充完善。但我们相信,随着科技发展,随着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终将揭开“梦”的神秘面纱。

-end.-

作者:喵心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