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简单“之”字,却是隶书笔法组合字! 2024-08-02 19:15:20 编者按:学习书法,隶书是必修科目。我们收集整理这个系列《汉隶入门》,并经过重新编辑排版,以飨书友。本文为《汉隶入门》系列之十二。#12“之”法与“走之底”法▼“之”与“走之底”在汉碑隶书中出现次数非常多,而且写法也比较多样。从笔画来看,即是点、撇、捺的组合,其中捺其实就是一个倾斜的波画。点、撇、捺这三个笔画,每个都有多种形态,组合在一起,自然会带来多种形态变化。1.1 “之”法且不说清秀一路隶书与朴拙一路隶书相比,“之”与“走之底”有较大差别,即使是清秀一路隶书中也有着不小的差异。(如下图12-1、2)图12-1 《曹全碑》“之”、《礼器碑》“之”图12-2 《孔宙碑》“之”、《小子碑》“之”通过图12-1、2中的比较,可以看出“之”的写法,《曹全碑》与《孔宙碑》相 近,《礼器碑》与《小子碑》相近。首先,前二碑中第二个点作点状,后二碑中第二个点作短竖状。其次,前二碑的撇与捺是续接完成的,相接处只有一个交叠;后二碑撇与捺之间多了一个短竖(也常写作短撇),撇与捺的交接处是在短竖上。再次,前二碑中撇画的弧度是上拱的,后二碑则是略有下陷的。图12-3 “之”写法示范不过,“之”与“走之底”的书写,其难不在单个笔画做到精到,而是难在将这些笔画串成一体,使之一气呵成,有舟行水面、乘风破浪之势。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写“之”时,第一笔先字写中间的点(在《曹全碑》《孔宙碑》中为点,在《礼器碑》《小子碑》中为短竖),然后逆锋落笔写前一个点,注意映带,提笔凌空,至撇画位置逆锋入纸,写撇画,行笔至撇画末梢后,顿驻,翻折笔锋,然后完成捺。(图12-3)1.2 “走之底”法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走之底的捺如同一个斜波画,秀逸一路隶书中的走之底各有不同,情态各异。走之底除了捺,还有四个既像点也像撇的笔画,各个碑 帖不尽相同。图12-4 《曹全碑》“遭”、《礼器碑》“造”如图12-4中,《曹全碑》的走之底,是三个大小相似的点由内向外,然后写一个撇(或斜竖),这四个笔画都是斜向平行的,如“遭”字。《礼器碑》的走之底,则是三个点由外向内,长度则是一个比一个长,第四个笔画则是顺势作撇,如“造”字。图12-5 《孔宙碑》“速”、《小子碑》“近”《孔宙碑》的走之底,则是由内向外四个撇,每个撇方向相近,大小则不同,如“速”字。《小子碑》的走之底,则是前三个点由内而外呈灯泡光的发散状,第四个笔画作短撇,起笔处在第三个笔画里,如“近”字。以上所述的“走之底”的微妙变化,只要细致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写走之底,单个笔画一一写美观并不难,难的是像写“之”字那样首尾贯串,前后相接。因此,需要将这些用笔动作反复加以练习。(待续)推荐好帖:《曹全碑》字卡▽点击图片,即可选购▽【忠告】:1、本公众号刊发的诸多系列课程,有很多书法公众号进行了转载。知识分享,这是好事,我们也很乐见于此。但是,一些公众号编辑在转载之时,为了抹去本号的水印,进行了例字图片的局部截取,这样损害了范例的完整性,其实是对书法爱好者不利的做法。建议:重新寻找例字范本,辛苦一点,以保证例字的完整性,又便于大家学习。2、本系列教程作者是方建勋老师,也请转载者附带上原作者,尊重知识,感恩他人的辛苦付出。 资料来源:《汉隶技法》 赞 (0) 相关推荐 汉隶技法系列之十五:忽视了隶书之“白”,格调就差一大截了 15.匀称之美 一.布白匀称 初学隶书者,往往都注重点画的书写技法,注重有笔墨处,而不太在意无笔墨处即空白处:观察字帖时,眼睛也常常只是注意到点画与结构.其实,空白处同样值得细加研究.很多时候,需要学 ... 《曹全碑》隶书技法讲座(五) 金蛇狂舞 刘德海 - 琵琶 曹全碑隶书技法讲座(五) 任启政 第五讲:<曹全碑>偏旁部首练习(一) 一.言字旁.由一横点.三短横.一口字组成.横点.短横和口字的两横平行排叠.口字两竖左垂 ... 《曹全碑》隶书技法讲座(七) 踏古 纯音乐 - 琵琶名曲 曹全碑隶书技法讲座(七) 任启政 第七讲:<曹全碑>偏旁部首练习(三) 二十一. 土字旁.土字要加一点,体态较小. 城(13)地(15)域(24)圮(pi坍塌 ... 隶书曹全碑笔画详解(一)横! 隶书曹全碑笔画详解(一)横! 汉隶技法之十二:简单“之”字,却是隶书笔法组合字! 12."之"法与"走之底"法 "之"与"走之底"在汉碑隶书中出现次数非常多,而且写法也比较多样.从笔画来看,即是点.撇. ... 用笔十二字诀以及隶书笔法详解图 兹将古人所传用笔<十二字诀>摘录如下: 提:顿后必须提,蹲与驻后亦须提.提者,以笔提起,减于顿之分数,及顿与驻之分类也,先有落笔,后有提笔,提笔之分数,亦看落笔之分数. 转:围法也,有圆转 ... 宣宾老师上海公开课珍贵视频 第一集 手法部分(字幕下) 第一集 手法部分 宣宾老师家庭保健上海公开课珍贵视频 第一集 手法部分(字幕下) (因微信平台字数限制,把字幕分成了上下两部分) x型平衡法有口诀 周老书上说 左病右治 右病左治 左边有病右边平 ... 【菜园子】公开课:简单易学的羊粪发酵教程 公开课:简单易学的羊粪发酵教程 (本文内容根据木子少青谈话内容整理,并得到授权推送) 菜友们,本着来自菜园子,服务于菜园子的宗旨,本公众号之"菜园子"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一堂公开课 ... 视频公开课·万献初讲说文解字(540部首歌诀)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爱课程) 万献初讲 说文解字 (附:<说文>540部首歌诀,出<说文学导论>86-8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 http://sns.icourses.cn/v ... 《一棵小桃树》公开课上完了,简单动画比想象效果更好! 设计 · 思路 <一棵小桃树>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述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贾平凹到底是如何将"小桃树"的生长与&q ... 隶书曹全碑集字古诗,简单、实用,两三笔教你写活隶书! 隶书字帖<锦言精华曹全碑集字> 文案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告知后台删除 点个在看吧,要不就找不到文章了 公开课|米芾写隶书,为什么如此自在洒脱? 编者按:学习书法,隶书是必修科目.我们收集整理这个系列<汉隶入门>,并经过重新编辑排版,以飨书友.本文为<汉隶入门>系列之十四. #14 字各有性 ▼ 中国书法美学认为,字是有 ... 公开课|隶书“转”与“折”,千万要分清! 敬告:学习书法,隶书是必修科目.我们收集整理这个系列<汉隶入门>,并经过重新编辑排版,以飨书友.本文为<汉隶入门>系列之八. 转折之法 ▼ 通常我们所说的转折,其实在书法的用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