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史上最神秘的一种名瓷,有可能是个冒牌货
作者:M·辰
#瓷器篇—21#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1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哥窑葵口盘,宋;国家博物馆藏。下同)
前面说到: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窑,以汝窑为魁。汝窑瓷因其绝妙的天青釉色、失传的烧造工艺以及传世品极少等原因,引得后世的人们对其怀有无限遐想,至今人们仍未能揭开其釉色及工艺之谜。然而实际上,五大名窑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当属哥窑。哥窑不仅窑址至今未现,就连我们现在所谓的“哥窑瓷”是否真的是哥窑所造还处于待确认状态呢?
今天,咱们就来梳理一下有关哥窑的前世前生问题:
1.哥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宋代确实有哥窑吗?
废话!宋代没有哥窑,五大名窑中的哥窑哪儿来的?
嘿嘿,话还真不能这么说,五大名窑中的哥窑还真不一定就是我们现在说(看)到的这个“哥窑(瓷)”。
怎么回事?您接着往下看……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哥窑”源头之谜
非常神奇的一件事是:后人说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可是宋人自己却从未用文字记录过有哥窑这么个东西(窑口)。不是说宋人没有记录过窑事,而是在有关窑事的文献上宋人没有提到过哥窑,但却有汝、官、定窑的记载。这是个问题!
宋之后的元代,元至正二十三年刊刻的《至正直记》一书中曾记载:乙未(至正十五年)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一香鼎…...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书中出现了“哥哥洞窑”和“哥哥窑”之说,但由于史料太少,目前尚不能证明元人所说的“哥哥洞窑”和“哥哥窑”与现在所说的“哥窑”之间有什么联系,但至少元时已出现“哥哥”窑之说。
元代之后,明初,曹昭在其《格古要论》中有关于哥窑的论述:“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躁,色亦不好。”意思是说哥窑有新旧之分,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品相不太好。从中可见,新哥窑至少是在元末,那么旧哥窑肯定是要早于元末,由于他前面说了“旧哥哥窑”以及“元末新烧”,可推理出明初时人们已有新旧哥窑的说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格古要论》中并未见提到弟窑。
之后,比《格古要论》晚一个世纪的《浙江通志》一书中记载了如下传说:“处州……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至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是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意思是说,处州之地有琉华山、山下有琉田,很多人在那里从事陶瓷业。传说过去有章生一、章生二两兄弟也在琉田从事造瓷,所造的瓷器冠绝当世,老大的窑叫做哥窑,老二的窑叫做生二窑。
《浙江通志》一书首次明确提到哥窑和弟窑,是目前已知的有关哥窑、弟窑烧瓷的最早的文字资料。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没有说明章生一和章生二是哪朝人?2.明确说明此为“传说”。也就是说,有关哥窑、弟窑它也只是听说而已,并不能确认有关哥窑、弟窑的年代与窑址。
之后,明嘉靖年间的《七修类稿续编》中则有进一步的说明:“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破……”
书中说的非常明确:章生一、生二两兄弟为南宋人,在处州龙泉县从事陶瓷业,章生一以“哥窑”命名其窑,章生二以地名“龙泉”命名其窑。并且哥窑瓷多断纹,称为“百圾破”(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哥窑”吻合)。
由此,确认了哥窑和弟窑的年代为南宋。
但是,问题来了。明嘉靖年间有一本名为《菽园杂记》的书,它对龙泉窑的记载可谓是细致有加,是研究龙泉窑场分布、原料出处、制作工艺以及烧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但它却对哥窑只字未提。如果说龙泉之地曾经有过哥窑,那么这本龙泉窑大全则不可能把它漏掉。
于是,人们开始质疑哥窑窑址是否是在龙泉?
再后来,建国后,考古人员将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哥窑与龙泉窑区域考古发掘出土的黑胎青瓷进行比对,发现两者不仅胎釉的化学组成、纹片颜色以及底足的切削形式不同,而且器型也不一样。因此有人认为传世哥窑瓷器并非龙泉窑所烧。
那么,问题来了:
1.要么龙泉窑场所出土的黑胎青瓷,就是文献中所说的哥窑产品。于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谓的传世品哥窑就是李鬼。
2.龙泉黑胎青瓷不是哥窑产品,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品哥窑才是正宗的哥窑货。那么就意味着这些传世品哥窑来自另外的窑口。它的窑口在哪儿?
史籍中所说的哥窑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传世品哥窑,究竟哪个是真的哥窑?它们的窑址又在哪里?至今,学界仍然没有解开这个谜。
(我们现在所说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指的是传世品哥窑瓷。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