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唐昭宗

唐僖宗去世,李杰即位,就是唐昭宗。

唐昭宗即位后,深感唐僖宗时代的软弱,决心恢复朝廷的势力,很多人对之抱有希望。

唐僖宗当初逃往蜀地时,唐昭宗也跟着一起逃亡。中途,唐昭宗累得走不动了,躺在了石头上。田令孜催促唐昭宗快走,唐昭宗说自己脚疼,问田令孜有没有马,田令孜说:“这深山里哪来的马?”就用鞭子赶着唐昭宗前行,唐昭宗看着田令孜,嘴上不说话,心里却痛恨万分。

此时唐昭宗即位,田令孜仍然不听诏令,唐昭宗就开始频繁调动官员,准备对田令孜下手。

后来,王建攻入蜀地时,抓获了田令孜,不久将其杀死。

唐昭宗没即位时,对宦官也十分痛恨,即位后则开始疏远宦官。一天,唐昭宗与大家谈到各地的叛乱,孔纬说:“您的身边就有要谋反的,何况别的地方了?”唐昭宗问是谁,孔纬指着杨复恭说:“他只是您的家奴,如今却不可一世,不是要谋反又是什么?”唐昭宗顺势开始分化杨复恭的势力。

唐昭宗的舅舅王瓌向杨复恭求官,杨复恭没答应,两人发生矛盾。杨复恭偷偷让人将王瓌淹死。唐昭宗知道是杨复恭所为,更加痛恨杨复恭。

唐昭宗将杨复恭贬职,杨复恭不肯答应,要求退休,唐昭宗予以批准。

有人称杨复恭要谋反,唐昭宗派兵去捉拿杨复恭,杨复恭逃出京城,最后被人抓住杀死。

李茂贞给唐昭宗上书,语言十分不逊,唐昭宗派杜让能去准备讨伐李茂贞,但崔昭纬却把杜让能的一举一动都告诉了李茂贞,李茂贞就派人在京城闹事,唐昭宗气得要死,更加大了讨伐李茂贞的决心,却被李茂贞打败,李茂贞威胁唐昭宗,要杀死杜让能。唐昭宗无奈,将杜让能贬职,然后令杜让能自杀。

此后,李茂贞开始凌驾于朝廷之上。

郑綮幽默诙谐,常常用诗讥讽时事。唐昭宗以为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大家都很吃惊。郑綮听到任命后,笑着说:“你们大错特错了,即使天下无人了,也轮不到我啊!如果我都能做宰相,可知世道是什么样了。”郑綮几次推辞都没被批准,只好上任。

王行瑜、李茂贞、韩建带兵进入京城,唐昭宗责问道:“你们擅自带兵进京,想干什么?如果不想跟着我,那就把官让给别人!”王行瑜、李茂贞吓得冷汗直流,说不出话。三人本想废黜唐昭宗,但听说李克用已经向京城开来,于是只好离开京城。

唐昭宗见崔昭纬等人内外勾结,拉帮结伙,就想在身边布置忠诚的大臣,于是启用了孔纬、张浚。孔纬带病来见唐昭宗,哭着说不想上任,唐昭宗不答应。

最后唐昭宗杀死崔昭纬,人人称快。

李克用讨伐王行瑜、李茂贞、韩建,王行瑜、李茂贞就想挟持唐昭宗,京城大乱。唐昭宗逃出京城,数十万百姓跟着逃走。

李克用让儿子李存勖去见唐昭宗,这时李存勖才十一岁,唐昭宗见了李存勖,认为是栋梁之才。

唐昭宗回到京城,此时皇宫已经被烧毁,唐昭宗就住在大臣办公的地方,很多大臣连朝服和手板都没有。

唐昭宗想让张浚做宰相,李克用说:“如果张浚早晨做宰相,我晚上就能杀到朝廷!”京城人听了大惊,唐昭宗连忙劝抚李克用。

李茂贞再次进逼京城。唐昭宗逃出京城,被韩建控制。李茂贞进入京城,将已经修复的建筑再次烧毁。

继而,韩建胁迫唐昭宗关押了李氏宗族八位诸侯王,又解散了唐昭宗的卫兵,还将自己不喜欢的大臣贬职。

韩建又劝唐昭宗除掉李氏宗族诸侯王,唐昭宗说:“不至于这样吧?”没有答应韩建。韩建却假称奉唐昭宗之命,去捉拿诸侯王,诸侯王有的跳墙,有的逃上屋顶,大喊救命,最后有十一人被韩建杀死。

李茂贞、韩建听说朱全忠要来迎接唐昭宗,就急忙表示要效忠唐昭宗,并马上开始修复京城里的建筑。

唐昭宗痛恨宦官,崔胤就经常与唐昭宗商量对付宦官,却被宦官发现,于是宦官们更加与节度使勾结。宰相王抟当时名声很好,怕这样会引起混乱,就劝唐昭宗谨慎行事,崔胤因此就诬陷王抟。等到崔胤被贬职,崔胤就让朱全忠一起诬陷王抟,唐昭宗虽然明知道其阴谋,但又害怕朱全忠,所以竟把崔胤复职,把王抟先是贬职,接着赐死。于是崔胤独揽大权,宦官们对崔胤恨之入骨。

后来,唐昭宗性格变得郁闷,常常酗酒,喜怒无常,身边的人都十分害怕。刘季述、王仲先、王彦范、薛齐偓等人就偷偷密谋让太子即位,让唐昭宗做太上皇。

一天,唐昭宗出去打猎,半夜醉醺醺地回来,杀死身边几个人。第二天,宫门紧闭。刘季述就对崔胤说,一定是出事了,我要进宫看看,于是得知唐昭宗半夜杀人的事,出来后就以此为由要废黜唐昭宗,崔胤不敢反对。

于是,刘季述召集大臣们,说要让太子即位,随即进入宫里。唐昭宗见士兵们进了宫,吓得要逃走,被刘季述、王仲先拦住。唐昭宗说:“昨晚我喝醉了,做错了事,也不至于这样吧?”刘季述说:“这是大家的意思,您只是先到东宫,以后还会让您复位的。”

众人把唐昭宗送走,路上,刘季述不断陈述唐昭宗的过失:“某时,你不听我的话,罪过一;……罪过二……”说出了几十条。最后将唐昭宗锁在屋内,把锁头用铁水焊死,并派人监督,通过墙上的洞往里送饭,凡是铁器都不得入内,唐昭宗想要一点钱和纸笔都不允许。此时天气正冷,嫔妃和公主们冻得大哭不止。

然后太子李裕即位,称唐昭宗为太上皇。

孙德昭目睹刘季述等人所为,愤愤不平,崔胤就偷偷和孙德昭联系,准备对刘季述等人动手。

这天,孙德昭杀了王仲先,去见唐昭宗,唐昭宗和皇后打破屋门,走了出来,崔胤带着大臣们来见唐昭宗,刘季述、王彦范在混乱中被打死,太子又回到自己的住所。

唐昭宗问韩偓:“听说陆扆听说我复出,就换装出京了,有这事吗?”韩偓说:“您复出的事,只有几个人知道,陆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听到宫里发生变故,怎么能不害怕呢?即使换装逃走,也情有可原。如果您说他当初不为您尽力还算靠谱,如果说他不愿意您复出,恐怕是有人陷害他。”唐昭宗这才罢休。

崔胤一再建议杀死宦官,宦官们听说后吓得要死,就向唐昭宗求情。唐昭宗告诉崔胤,以后别再口头说这件事了,都写成文字上奏。于是宦官们就选进识字的宫女,来偷窥奏书,崔胤的奏书因此再次被泄露出去,唐昭宗却一点也没察觉。宦官们知道了崔胤奏书的内容,吓得常常互相哭泣诀别,并到唐昭宗那里诬陷崔胤,唐昭宗只好把崔胤贬职。

崔胤感觉宦官们已经察觉自己的意图,就急忙偷偷让朱全忠赶紧行动。

宦官们怕被唐昭宗所杀,就开始与军队图谋。唐昭宗问韩偓:“最近听说什么没有?”韩偓说:“听说宦官们正在与军队勾结。”唐昭宗说:“确实如此,这几天宦官们态度逐渐蛮横,让人受不了,有人劝我与宦官们在酒宴上和解。”韩偓说那他们会更嚣张,唐昭宗说那怎么办,韩偓说不如只处理少数为首的,其余的人允许他们改正,您如果一点行动没有,他们会始终认为您是在盘算他们。

唐昭宗于是就开始将宦官们外派,但宦官们置之不理,唐昭宗束手无策。

宦官们听说朱全忠要到了,就强令唐昭宗出京城,唐昭宗偷偷给崔胤写信说:“我不得不西行了,你们往东去吧,惆怅啊!惆怅!”又派人告诉韩偓:“他们太嚣张了,本想找你去对付他们,但他们不让去找,我和皇后只能相对哭泣。”

朱全忠逼近京城,城内人们十分害怕,纷纷逃出京城,大臣们都不敢上朝,朝廷上空无一人。

宦官们逼迫唐昭宗出京,李茂贞前来迎接。

唐昭宗与大臣们一起饮酒,唐昭宗问韦贻范:“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韦贻范说不知道,唐昭宗再问,韦贻范干脆不回答了。唐昭宗大怒,对韩偓说:“这样的人也能做宰相?”韦贻范则不断用大杯向唐昭宗敬酒,唐昭宗不接酒杯,韦贻范竟然把酒杯一直举到唐昭宗脸上。

一次,唐昭宗见周围没人,急忙偷偷召见韩偓和姚洎,三人在门外会合,互相握着手哭泣。姚洎劝唐昭宗快点回去,免得被人看见,唐昭宗急忙退回住所。

唐昭宗城中断粮,城里人甚至买卖人肉。李茂贞的储备也已经枯竭,只好给唐昭宗吃狗肉。唐昭宗不得不把自己的衣服和小皇子的衣服卖了,换钱使用。平时只能用松树枝喂御马。

唐昭宗把李茂贞等人召来说:“前些日子,皇室只能一天喝粥,一天吃饼,现在这两样也没了,不如跟朱全忠求和。”大家都不做声。唐昭宗急了:“快点求和吧!”

李茂贞单独来见唐昭宗,说要杀死宦官,与朱全忠和解。唐昭宗很高兴,随即杀死一批宦官,并与朱全忠联系。

但朱全忠仍然摆出作战架势。李茂贞怀疑是崔胤在里面搞动作,就劝唐昭宗召崔胤前来,崔胤竟不予理睬。李茂贞无奈,亲自给崔胤写信。朱全忠也给崔胤写信,并开玩笑说:“我不认识皇帝,得你来帮我辨别真假啊。”崔胤这才前来。

李茂贞怕朱全忠报复自己,就请唐昭宗把公主嫁给自己的儿子。皇后有些不愿意,唐昭宗说:“如果我能自由,还担心你的女儿?”

唐昭宗终于回到京城。

唐昭宗对韩偓说:“崔胤虽然也算忠心,但心机太深了。”

崔胤凭借朱全忠的力量,开始专权,唐昭宗的一举一动都要向崔胤报告。

唐昭宗想让韩偓做宰相,韩偓推荐了其他人。崔胤怕自己的权力被稀释,就让朱全忠去阻挠。唐昭宗看见朱全忠怒气冲冲的样子,只好把韩偓贬到外地。

唐昭宗偷偷与韩偓哭着告别,韩偓说:“朱全忠可比以前的那些人厉害多了,我如果死了都算幸运,免得看见他们篡位谋反!”

朱全忠讨厌太子李裕,就对崔胤说:“李裕曾经乘机即位,怎么能留下他呢?你怎么不去建议呢?”崔胤就跟唐昭宗说了。唐昭宗听了之后,就问朱全忠,朱全忠说:“我哪能妄自说这些,这是崔胤在陷害我。”

朱全忠派人暗中刺探唐昭宗的一举一动。唐昭宗一次哭着说“朱全忠为什么一定要杀太子呢?”痛苦得把手指都咬破了。朱全忠得知以后,更加坐立不安。

朱全忠势力强大,就逐渐有了篡位之心,崔胤于是对朱全忠开始戒备,朱全忠也察觉了崔胤的心思,于是开始诬陷崔胤,并偷偷将崔胤杀死。

李茂贞进逼京城,朱全忠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再次被毁。

唐昭宗中途遇到百姓,百姓连呼万岁,唐昭宗哭着说:“别再说万岁了,我不再是你们的皇帝了!”并对手下说:“这次漂泊,还不知道最后要到哪里呢!”大家都低头不语。

此时酒宴时,连皇后都要端着酒杯向朱全忠敬酒。

唐昭宗偷偷让王建、杨行密、李克用前来救驾。

此时,唐昭宗身边的军队几乎没了,只剩下侍奉的二百多人,朱全忠仍然不依不饶,将这些人全部杀死,然后找长得差不多的人换上。唐昭宗开始还没发觉,几天后才发现不对劲。

朱全忠忙于应对各地前来讨伐他的军队,怕唐昭宗节外生枝,就想废黜唐昭宗。

一天,朱全忠派人闯进宫,唐昭宗醉中急忙绕着柱子逃避,被追上杀死。

随即李祚被立为皇帝,就是唐景宗。

(0)

相关推荐

  • 晚宰相崔胤,一心想要振兴晚唐,没想到却成了灭唐的助攻推手

    天复四年正月,暮色初降,街鼓已歇,各坊闭户,大唐长安开化坊外,一队金吾卫军士正沿着坊墙悄然行进,他们不是在例行巡防,而是要去杀一个人. 这个人便是不久前的宰相,刚刚被贬为太子太傅的崔胤. 随后,这群披 ...

  • 《后宫·何玛丽传》:如果唐昭宗何皇后是玛丽苏文女主角

    唐朝末年,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的一户何姓百姓家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何玛丽,生得"婉丽多智",又美丽又聪明,深受传统妇德教育,心地善良. 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的儿子顾在珣为了拒绝父亲安排的政 ...

  • 宦官刘季述曾劝告朱温代唐为帝,朱温为什么没有答应?

    刘季述,唐僖宗时宦官,出身低徽.文德元年,唐僖宗驾崩,刘季述与杨复恭合谋拥立唐昭宗为帝.昭宗即位后,斗垮了杨复恭,刘季述遂逐渐掌握大权.当时南衙北司水火难容,崔胤外结宣武节度使朱温,密谋一举诛尽宦官. ...

  • 【大唐】凌烟风云(下)3

    黄巢本人对这一切浑然不觉,所以说这人最后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就没有一个开国君主应有的那种眼光和锐气.而此时的朱温正陷入与唐朝官军的苦战之中,兵力.粮食都捉襟见肘,于是他连续十次派人向黄巢求援,而黄巢竟 ...

  • 观唐习律95|报国危曾捋虎须,有人说,唐末七律韩偓为第一

    前言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绝句,诗云: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首诗的题目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 ...

  • 唐朝最后一位太子,被太监逼迫称帝两个月后被废,4年后死于非命

    文/格瓦拉同志 刘宋小皇帝刘准在被杀前曾哀嚎到:"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帝王家",其场面之凄惨,令见者无不动容.其实,每当帝国大厦崩塌时,不仅亡国君的性命难保,王子皇孙的下场亦是如此,他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三家分晋 豫让刺赵襄子

    故事从晋国的智宣子开始. 他想让智瑶做继承人.家人智果劝他说,智瑶哪里都好,就有一样,很不仁厚.要是让他做继承人,智氏宗族会消亡在他手里啊. 但智宣子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形,就赶紧脱离了智族姓氏,改姓为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吴起的一生

    吴起,最早在鲁国做官. 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为大将去和齐国交战,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鲁国人不敢相信吴起. 吴起为了取得信任,杀死了妻子,被封为大将,把齐军打得大败. 有人因此在鲁国国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被秦国封于商於,而被称为商鞅. 公孙鞅开始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到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希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 增兵减灶

    孙膑是和庞涓在一起学的兵法. 庞涓到魏国做将军,想借助孙膑的能力,便把孙膑请来,又怕孙膑得势,就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后来,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时,孙膑偷偷与他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苏秦和张仪

    苏秦向秦王献策取天下,秦王不采纳,苏秦就去游说燕.赵和其他国家联合抗秦. 这时秦国攻打魏国,又要进攻赵国.苏秦担心这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挑动张仪去秦国用计. 张仪和苏秦曾经一起在鬼谷门下学习合纵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孟尝君田文 鸡鸣狗盗

    齐国的田婴有个儿子叫田文.田文建议田婴广散钱财,蓄养门客.田婴便让田文主持这件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班,号为孟尝君.他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望,邀请孟尝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乐毅伐齐 千金买骨

    燕昭王励志图强,想用重金招募人才.他向郭隗说:"您如果见到人才,我一定重用."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买下马头带回来.君主大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田单与火牛阵

    正当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一个小官田单在忙着让家人用铁皮包上车轴外端. 燕军大军压境,人们争相涌出城门,人车挤成一团. 木制的车轴因此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只能眼睁睁被燕军俘获. 只见到田单家族的铁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通过与胡人的交往,认识到中原战车和步兵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倡议借鉴胡人的短装,学习骑马射箭. 这个认识是跨时代的.直到后来的元朝,胡服骑射的威力才得到最大的展现. 赵武灵王说:"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