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感证
庞曰∶《素问》载两感于寒,其脉应与其病形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口,不知人,六日死。言其六日死者,是脏腑荣卫或有所通行,故四日少阴与太阳俱病,五日太阴与阳明俱病,六日厥阴与少阳俱病,是重传得六日死矣。其有三日死者,《素问》谓阳明为五脏十二经脉之长,其邪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绝,故死矣。夫邪气盛则实,表里邪实,并领血气入胃,不通于荣卫气血,故气血随邪而尽,则三日死矣。其脉候《素问》已脱,今详之。凡沉者,皆属阴也。一日脉当沉而大,沉者,少阴也,大者,太阳也;二日脉当沉而长;三日脉当沉而弦,乃以合表里之脉也。沉长、沉弦皆隐于沉大。凡阴不当合病,唯三阳可以合病,今三阴与三阳合病,故其脉似沉紧而大,似沉实而长,亦类革至之死脉也。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7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人体感受外邪,大部分情况下是首先出现表证,也就是正气.邪气在人体肌表出现抗争.如果正气相对充足 ...
-
十、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原文336
十.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原文336 [郑论] 按热与厥,俱属五日,乃阴阳平应之候,故断之曰必自 愈. [阐释] 阴阳偏盛则病作, ...
-
三阴三阳传病证
三阴三阳传病证 庞曰∶伤寒一日,巨阳受病,前所说膀胱详矣.<病源>云小肠,虽则误其标本,其手足阴阳自有并病者.故<素问>云∶六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 ...
-
元月六日
元月六日 万千镜头同聚焦 大厦癫狂雨雪飘 爬窗巾帼花撒地 翻墙须眉乐消遥 好大喜功无彼岸 鬼迷心窍难尽头 幸灾乐祸膨膨哒 反唇相讥步步高 2021.1.7
-
伤寒论道
<伤寒论>: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条内容是什么意思呢?自古注解各不相同.现在不谦真人注解如下: 根据& ...
-
二十六、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原文300
二十六.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原文300 [郑论] 按欲卧而转至不得卧,阴阳不交甚已,又加以烦躁自利,安得不死? [阐释] 脉微.细. ...
-
伤寒太阳少阴两感证
李××,女,十八岁.因感寒后发热四十余日不退,曾经中西医治疗,症状如故,前来就诊.症见:胸满.食少,日晡发热,恶寒踡卧,不思水饮,二便自利.面色晦暗而黑,舌润滑,脉沉细如丝.查阅所服中医处方,有按阳虚 ...
-
0.2,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太少两感证
一,如1992年3月曾治我院某男,62岁.患者周身恶寒,背部尤甚,困倦欲眠,但卧床又难成寐,已历3日.其人形瘦色苍,嗜烟多年,宿患肺气肿.3年前曾摄胸片发现肺部有一阴影,初疑为肿瘤,经抗炎治疗后阴影消 ...
-
头风春瘟两感危重证救苏记
头风春瘟两感危重证救苏记 ▲ 曾骞 东城女史,侨寓本乡.辛丑年.庚寅月壬寅日,未时,遽然头壳暴痛欲裂.拊膺顿足.又因胸膈胀闷,自涌吐不止.呕家倒海.已数小时呕吐不缓.吐皆浓白痰偶夹新血,略夹食滞.延余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伤寒百证歌 阴阳两感歌,阳证阳毒歌,阴证阴毒歌
阴阳两感歌 伤寒热甚虽不死.两感伤寒漫料理.(仲景云.凡伤于寒则发为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又曰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故漫料理可也.)一日太阳少阴病.腹痛口干烦饮水. ...
-
蔡长福:肾虚两感患者不知,脾虚常病世医难料
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 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 ...
-
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是中医的两种证候,均可...
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是中医的两种证候,均可引起头晕,头胀,头痛,耳鸣,高血压等症状. 肝火上炎为实热证,而肝阳上亢为虚热证,有时两种证候不好分辨,因此,也不太好选择对应药物. 对于此种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可 ...
-
中医眼中:“疼痛”只有两个证型!| 中医
中医致效,笑谈中医,还原原汁原味中医的样子! 中医致效,笑谈中医,还原原汁原味中医的样子! 曾经有个中医的笑话,名医认为庸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然后,这个梗,被不明真相的群众 ...
-
五一过后,赶紧把两个证办了,明年可能就办不了!
五一过后,赶紧把两个证办了,明年可能就办不了!
-
太少两感形质病
太少两感形质病-阳和汤 太少两感气化病-麻黄附子细辛汤 太少两感神志病-防己地黄汤